-
公开(公告)号:CN10882294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493290.6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0M173/00 , C10N40/22 , C10N3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泡沫环保型微乳化金属切削液,原料的重量份为:矿物油20~30份、有机二元酸5~8份、三乙醇胺3~7份、单一醇胺3~7份、抗硬水剂1~3份、防锈剂0.5~1份、抗菌剂0.1~0.3份、防腐剂0.1~0.3份、表面活性剂11~14份、乳化剂0.2-1.0份、水30~40份。所用基础油为结构均一、低毒低害、易乳化的矿物油,其他原料均不含酚类、亚硝酸盐和重金属盐;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这种切削液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得的切削液具有较低的界面张力,因而不易起泡沫。
-
公开(公告)号:CN10483127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171385.2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电极为基底的聚对氨基苯磺酸/二氧化钛/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将碳纳米管悬浮液和纳米二氧化钛胶体的混合液均匀的滴涂在活化的空白电极表面,烘干后置于对氨基苯磺酸水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聚合,聚合完成后晾干,即得以电极为基底的聚对氨基苯磺酸/二氧化钛/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电子运输性能好且能够有效的避免二氧化钛较快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具有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分子分离测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92653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667231.7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23C26/00 , C09K11/02 , C09K11/56 , C09K11/66 , C09K11/88 , B82Y20/00 , B82Y30/00 , B01J31/22 , B01J31/04 , B01J31/26 , C02F1/30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量子点层层组装的纳米复合物薄膜及其应用,属于纳米薄膜材料技术领域。选用量子点材料作为主体材料,采用原位配体交换法在导电基底上进行量子点的层层组装,获得多层有序的纳米复合物薄膜材料。相比其它组装方法,原位配体交换法能够精确控制尺寸、形状和组成,并且可以有效地提高量子点的稳定性和迁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1775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12015.5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0M173/02 , C10N30/16 , C10N30/06 , C10N4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装配用无痕水性润滑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润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轮胎装配用无痕水性润滑液,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水溶性聚合物2~5%、增稠剂2~3%、表面活性剂2~3%、杀菌剂0.3~0.5%、润湿剂2~5%、流平剂2~5%、防锈剂0.3~1.0%、铝缓蚀剂0.3~1.0%、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所述润滑液不使用基础矿物油和油性剂,在轮胎装配使用过程中,不仅能提供良好的润滑性和对铝合金轮辋的防护功能,而且具有更高的橡胶相容性,干后不会在接触面留下白色痕迹,制备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111775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12012.1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0M173/02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动平衡测试用润滑液及制备方法,属于润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轮胎动平衡测试用润滑液,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1~3%、增稠剂1~2%、表面活性剂1~2%、杀菌剂0.3~0.5%、流平剂1~3%、润湿剂1~3%、抗氧化剂0.03~0.05%、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解决了国内现有润滑液润滑性能差、干燥后成膜或白色痕迹重、进口产品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应用于轮胎尤其是子午线轮胎产品动平衡检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可大大降低因润滑引起的误判率,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干燥后不会在轮胎表面形成透明膜,也不会留下白色痕迹,不影响轮胎的外观品质,制备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2260357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96686.2
申请日:2011-07-1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8B3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亲性壳聚糖-胆汁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两亲性壳聚糖-胆汁酸衍生物具有通式I的结构,其中,R1为H或COCH3;R2、R3分别为-H或-OH;R4为-CH2CHOHCH3;首先将壳聚糖在活化试剂EDC和NHS存在下与胆汁酸反应得到疏水的胆汁酸-壳聚糖,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与环氧丙烷反应得到水溶性好的胆汁酸-壳聚糖衍生物。本发明的方法可获得表面活性、乳化性和增溶性良好的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可作为药物增溶及缓释载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831277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510171385.2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电极为基底的聚对氨基苯磺酸/二氧化钛/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将碳纳米管悬浮液和纳米二氧化钛胶体的混合液均匀的滴涂在活化的空白电极表面,烘干后置于对氨基苯磺酸水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聚合,聚合完成后晾干,即得以电极为基底的聚对氨基苯磺酸/二氧化钛/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电子运输性能好且能够有效的避免二氧化钛较快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具有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分子分离测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123331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210570104.7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吖啶黄-镍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电极的活化;(2)制备聚吖啶黄修饰电极:活化后的电极,置于pH=6的1.0×10-3mol/L吖啶黄磷酸缓冲溶液中,在-1.0~1.7V电位范围内循环伏安聚合7圈,扫描速率为100mV/s,制得聚吖啶黄膜修饰电极;(3)制备聚吖啶黄-镍复合修饰电极:将聚吖啶黄修饰电极在0.1mol/L的硫酸镍溶液中在-0.2~0.8V的范围内以20mV/s的速率扫描10分钟,得到聚吖啶黄-镍复合修饰电极;将聚吖啶黄-镍复合修饰电极放入pH=6.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法扫描,在0.15V左右出现一氧化峰,改善了电极的电化学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75077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06837.3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温度的电化学方法,属于电化学方法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已有测定CMT方法所用仪器昂贵、操作费时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温度的电化学方法,其步骤为:(1)工作电极的预处理;(2)工作电极表面积的测定;(3)测定不同扫描速率下氧化峰电流与温度的关系,及测定不同温度下待测溶液中扩散系数;(4)通过氧化峰电流与温度的关系、或通过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找出临界胶束温度。其优点为:测试前溶液无需预处理,测试不受溶液浊度的影响,所用操作仪器更为普遍,价格便宜;其操作步骤也简单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123331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210570104.7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吖啶黄-镍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电极的活化;(2)制备聚吖啶黄修饰电极:活化后的电极,置于pH=6的1.0×10-3mol/L吖啶黄磷酸缓冲溶液中,在-1.0~1.7V电位范围内循环伏安聚合7圈,扫描速率为100mV/s,制得聚吖啶黄膜修饰电极;(3)制备聚吖啶黄-镍复合修饰电极:将聚吖啶黄修饰电极在0.1mol/L的硫酸镍溶液中在-0.2~0.8V的范围内以20mV/s的速率扫描10分钟,得到聚吖啶黄-镍复合修饰电极;将聚吖啶黄-镍复合修饰电极放入pH=6.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法扫描,在0.15V左右出现一氧化峰,改善了电极的电化学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