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摩擦阻尼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21872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96419.1

    申请日:2014-03-1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摩擦阻尼器,涉及一种阻尼器。在圆筒形的所述缸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一上盖板和与地基固定连接的下盖板,一与振源连接的活塞杆穿过上盖板并与上盖板滑动连接,其特征是,在所述活塞杆上固定安装两上下设置的螺母,在两所述螺母之间的活塞杆上自上而下依次套置有一上挡板、橡胶体和下挡板,圆形的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与缸体的内壁接触配合,在圆柱形的所述橡胶体的外围套置有一与缸体内壁接触配合的螺线形的螺旋摩擦板;所述缸体被橡胶体分成了两个腔室,在两所述腔室中分别设有阻尼件。本新型摩擦阻力器,通过粘滞阻尼吸收振源一部分能量,提高了减振效率;振源消除后螺旋摩擦板恢复原状,提高了螺旋摩擦板的使用寿命。

    一种类圆柱物料输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20070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26509.0

    申请日:2013-07-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类圆柱物料输送装置,涉及一种输送装置,用于解决圆柱物料或类圆柱物料的输送机械化水平低的问题。它包括安装座、转动件、滑动模块和输送杆,环形的安装座上表面沿周向均匀设有至少三个导向柱;所述滑动模块包括沿周向固定在安装座上的滑轨、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固定在滑块上部的滚柱和固定在滑块侧面的输送杆,所述输送杆围成输送物料的输料通道;所述转动件上设有导向槽和弧形槽孔,并分别与滚柱和导向柱的上部滑动连接。转动转动件可实现滑块带动输送杆沿滑轨的直线滑动,进而改变输料通道的大小。上述方案有效提高了输送圆柱物料或类圆柱物料时的机械化水平,并提高了输送效率。

    一种新型阻尼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19176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276036.2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阻尼器,涉及阻尼器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粘滞阻尼器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摩擦阻尼器磨损严重的问题。振源作用于活塞杆使得活塞杆向下运动,下腔室的油液压力增大,迫使自适应顶杆向上运动,下腔室中的部分油液进入中间腔室中使得中间腔室中的油液压力增大,从而使得摩擦板与活塞缸之间产生摩擦力,并且可以通过调整调节阀改变腔室中的油液压力,从而增大摩擦板与活塞缸间的摩擦力。新型阻尼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活塞缸和外筒体之间具有缝隙,使得油液在流经过程中散去一部分热量,从而保证新型阻尼器良好的散热性能。本发明利用摩擦阻尼和粘滞阻尼减小振动,避免了摩擦阻尼力造成的摩擦板的过度磨损。

    一种新型阻尼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19176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76036.2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阻尼器,涉及阻尼器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粘滞阻尼器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摩擦阻尼器磨损严重的问题。振源作用于活塞杆使得活塞杆向下运动,下腔室的油液压力增大,迫使自适应顶杆向上运动,下腔室中的部分油液进入中间腔室中使得中间腔室中的油液压力增大,从而使得摩擦板与活塞缸之间产生摩擦力,并且可以通过调整调节阀改变腔室中的油液压力,从而增大摩擦板与活塞缸间的摩擦力。新型阻尼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活塞缸和外筒体之间具有缝隙,使得油液在流经过程中散去一部分热量,从而保证新型阻尼器良好的散热性能。本发明利用摩擦阻尼和粘滞阻尼减小振动,避免了摩擦阻尼力造成的摩擦板的过度磨损。

    自反馈控制摩擦阻尼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61423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108166.1

    申请日:2011-04-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反馈控制摩擦阻尼器,属于阻尼器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的活塞体,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体具有长方体形内腔,其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在封闭端的内侧壁设有作动活塞;所述活塞体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其一端设有带有轴向通孔的端盖,另一端密封装配有内部充有气体的增压气室,所述作动活塞穿设在端盖上的轴向通孔内;在活塞体的至少一个外侧壁上设有摩擦板,所述摩擦板与活塞体的外侧壁通过至少一个活塞销连接,所述活塞销的销孔与活塞体的内腔相通;活塞体的内腔充填有液态物质。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耗能能力强,可根据振幅的变化调整阻尼力,尤其适合工作情况复杂、振动情况复杂的环境。

    自反馈控制摩擦阻尼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61423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08166.1

    申请日:2011-04-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反馈控制摩擦阻尼器,属于阻尼器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的活塞体,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体具有长方体形内腔,其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在封闭端的内侧壁设有作动活塞;所述活塞体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其一端设有带有轴向通孔的端盖,另一端密封装配有内部充有气体的增压气室,所述作动活塞穿设在端盖上的轴向通孔内;在活塞体的至少一个外侧壁上设有摩擦板,所述摩擦板与活塞体的外侧壁通过至少一个活塞销连接,所述活塞销的销孔与活塞体的内腔相通;活塞体的内腔充填有液态物质。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耗能能力强,可根据振幅的变化调整阻尼力,尤其适合工作情况复杂、振动情况复杂的环境。

    一种顶杆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61308B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410276912.1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顶杆装置,涉及顶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在工作过程中顶杆和被动件磨损严重、顶杆工作位置调节不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顶杆装置和被动件之间为滚动摩擦,代替了普通顶杆与被动件之间产生的滑动摩擦,减小了被动件和顶杆的摩擦磨损,提高了顶杆和被动件的使用寿命。当顶杆装置受到安装位置的限制,使得顶杆不能准确的对被动件作用时,可以通过调节安装在顶杆座中顶杆套的位置,使得顶杆装置有合理的工作位置,从而保证顶杆准确地对被动件作用。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调节方便,可以广泛应用。

    一种类圆柱物料输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20070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326509.0

    申请日:2013-07-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类圆柱物料输送装置,涉及一种输送装置,用于解决圆柱物料或类圆柱物料的输送机械化水平低的问题。它包括安装座、转动件、滑动模块和输送杆,环形的安装座上表面沿周向均匀设有至少三个导向柱;所述滑动模块包括沿周向固定在安装座上的滑轨、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固定在滑块上部的滚柱和固定在滑块侧面的输送杆,所述输送杆围成输送物料的输料通道;所述转动件上设有导向槽和弧形槽孔,并分别与滚柱和导向柱的上部滑动连接。转动转动件可实现滑块带动输送杆沿滑轨的直线滑动,进而改变输料通道的大小。上述方案有效提高了输送圆柱物料或类圆柱物料时的机械化水平,并提高了输送效率。

    一种间歇送料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72820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046535.8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间歇送料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包括输料管,其特征是,在输料管的下部设有一间歇送料单元,所述的间歇送料单元包括由驱动轴所驱动的摆动分料-落料机构和用于摆动分料-落料机构复位的弹性体所组成;所述的摆动分料-落料机构通过驱动轴设置在输料管上,其上端设有上挡片,下端设有下挡片;在输料管的管体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输料管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输送物料的高度,所述的上挡片插置于开口内时可以阻挡上挡片之上的物料下落,此时下挡片远离输料管的下端口,反之上挡片于开口内脱出时,此时的下挡片位于输料管的下端口。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适用于在弹簧生产、检测设备中使用。

    一种新型齿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19210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94484.5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17

    Abstract: 一种新型齿轮,涉及齿轮技术领域,用于解决齿轮轴不能转动时,齿轮安装不方便的问题。包括齿轮板和齿轮座,在所述齿轮板的中心设有安装孔,在以齿轮板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设有至少三个螺纹孔;所述齿轮座为圆形金属板,在所述齿轮座一端面的中心设有一与所述安装孔配合的圆形突台,一与齿轮轴及平键配合的轮轴孔贯穿突台和齿轮座,在所述突台外部的齿轮座上沿周向均匀设有与螺纹孔数目相同的弧形槽,若干所述弧形槽分别与若干螺纹孔相对设置,在所述弧形槽与对应的螺纹孔上配合安装有螺钉。可通过转动齿轮座使得轮轴孔与对应的齿轮轴及平键相适应,使得齿轮能够准确的啮合,同时主从动齿轮安装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