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催化氧化反应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83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12712.6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温催化氧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换热组件和集气组件,换热组件由支撑组件以及固定在支撑组件上的多组换热管件构成,换热管由外套管以及穿设在外套管内的芯管组成,外套管的两端封闭,芯管的一端由引出部一端伸出并连接至冷却水源,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竖直部的底部,且芯管的管口与外套管底部具有间隙,外套管的引出部侧壁设置有蒸汽出口。集气组件由设置在下封头内的集气总管以及置于筒体内的集气支管构成集气支管穿插在换热管之间,本发明的恒温催化氧化反应器为套管式反应器,不存在热膨胀导致设备变形的问题,并且制造简单,方面检修维护,装料简单。

    一种零泄漏立式酸冷凝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368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83950.7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泄漏立式酸冷凝器,包括上管箱、下管箱以及立式管壳换热组件,所述立式管壳换热组件包括壳体、上管板、下管板、玻璃换热管和折流板,壳体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上管箱和下管箱分别设置有烟气出口和烟气进口,下管箱的底部设置有排酸口。本发明的酸冷凝器中高温工艺气从底部侧面进口酸冷器,底部设置整流墙,工艺气均匀的进入各玻璃管内,减少玻璃管破裂几率,提高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酸冷凝器中上管板和玻璃换热管采用0泄漏密封形式,下管板采用0泄漏密封形式,能够实现酸冷凝器的零泄漏。

    一种低热值细渣焚烧热回收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469677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08367.7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热值细渣焚烧热回收系统及工艺,包括干化装置和焚烧炉,干化装置包括压滤装置、干燥机和空气预热器,气化细渣水洗后通过浆液输送泵与压滤装置连接,通过压滤装置进行初步压滤后通过输送装置与湿渣缓冲仓的入口连接,湿渣缓冲仓的出口通过输送机与干燥机连接,空气预热器与所述干燥机连接,所述干燥机干燥后的细渣通入所述焚烧炉进行焚烧,所述焚烧炉为立式侧烧结构,底部设置出渣口。与现有技术中采用间接换热的方式相比,本发明采用空气预热器排出的低温热烟气直接干燥物料,不需要额外的热源,减少设备投入,提高换热效率,干燥效率提高20%左右,且干燥机出来的低温烟气直接进去布袋除尘器达标后处理。

    一种恒温催化氧化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221933604U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20195940.X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催化氧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换热组件和集气组件,换热组件由支撑组件以及固定在支撑组件上的多组换热管件构成,换热管由外套管以及穿设在外套管内的芯管组成,外套管的两端封闭,芯管的一端由引出部一端伸出并连接至冷却水源,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竖直部的底部,且芯管的管口与外套管底部具有间隙,外套管的引出部侧壁设置有蒸汽出口。集气组件由设置在下封头内的集气总管以及置于筒体内的集气支管构成集气支管穿插在换热管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恒温催化氧化反应器为套管式反应器,不存在热膨胀导致设备变形的问题,并且制造简单,方面检修维护,装料简单。

    一种耐腐蚀管壳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3041073U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21682871.3

    申请日:2020-08-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腐蚀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管板、管箱、换热管,所述管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换热管穿过所述安装孔、O型密封圈在所述壳体内呈阵列式布置,所述O型密封圈的内侧面紧密抵触所述换热管的外壁,每根所述换热管一端与所述管板的密封连接处至少有两个所述O型密封圈。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耐腐蚀管壳式换热器,克服了现有管壳式换热器热应力影响大、材料适用性差、使用范围较小的不足,尤其是在高温承压的腐蚀性工作环境下,进一步提高耐腐蚀管壳式换热器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同时使之清洗维护更为方便。

    一种热膨胀自吸收大孔分布板

    公开(公告)号:CN212293440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1167340.0

    申请日:2020-06-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膨胀自吸收大孔分布板,包括分布板本体,分布板本体由多个依次环套的环形板构成,相邻两个环形板之间具有间隙并通过膨胀环连接,环形板和膨胀环上均设置有多个耐磨复合短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分布板上设置膨胀环,能够吸收板体因升温而产生的膨胀变形,避免耐磨复合短管受到挤压而出现损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管壳式余热锅炉的出口调节塞阀

    公开(公告)号:CN212055898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20577957.3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管壳式余热锅炉的出口调节塞阀,包括阀座、阀芯和阀杆,阀座设置在余热锅炉的后管箱内,阀芯设置在阀座内,阀座包括喇叭部、大筒部和端板,喇叭部的大径端与大筒部的一端对接,大筒部的另一端通过端板封闭,喇叭部的小径端与余热锅炉的中心管出口对接,阀座通过筋板固定在后管箱内,阀座的大筒部侧壁均匀分布有多个排气孔,阀杆的一端与阀芯连接,阀杆的另一端穿过阀座的端板并伸出后管箱设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调节塞阀的悬臂易变形的问题,余热锅炉中心管的高温气体沿阀座圆周方向分布的排气孔排出至后管箱内,有助于中心管高温气体和换热管出口的气体混合均匀,能够对锅炉出口气体实现精准的温度。

    一种板式换热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570138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1281062.9

    申请日:2019-08-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密封装置及多个相互交替堆叠的第一换热板、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第二换热板均为拱形板;以任意一个第一换热板为基准板,所述第一换热板的下侧面与一个第二换热板焊接,且所述第一换热板与一个第二换热板之间形成第一拱形空间;所述第一换热板的上侧面与另一个第二换热板焊接,且所述第一换热板与另一个第二换热板之间形成第二拱形空间;所述密封装置依次与第一换热板的端部、第二换热板的端部焊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不仅提高了板式换热器各组件之间的连接牢靠性,而且提高了板式换热器的密封性能,避免第一介质通道、第二介质通道中的物料发生窜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