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固反应器的气体分布板

    公开(公告)号:CN108479643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570023.4

    申请日:2018-06-05

    Inventor: 邵松 高永川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固反应器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气固反应器的气体分布板。包括分布板本体以及开设在分布板本体上的多个贯穿孔,任意一个贯穿孔中均固定插设有复合陶瓷套管,复合陶瓷套管上靠近反应器反应腔室的一端凸出于分布板本体设置,复合陶瓷套管上靠近反应器气相腔室的一端凸出于分布板本体设置或与分布板本体平齐设置;复合陶瓷套管包括固定套设在贯穿孔中的外套管以及固定套设在外套管中的陶瓷内套管,在外套管内腔中并位于陶瓷内套管的两端还分别设有端盖,端盖上分别开设有与陶瓷内套管中心孔的两端相应的开口。本发明可克服分布板上气孔的磨损问题,并达到长周期运行的效果。

    一种催化烟气中SO3的脱除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23783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0686692.5

    申请日:2020-07-16

    Inventor: 邵松 吕凤 高永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烟气中SO3的脱除系统及工艺,脱除系统包括余热锅炉、脱硫塔、喷射系统,脱硫塔的进气管路或余热锅炉的进气管路设置喷雾干燥管段,喷射系统与喷雾干燥管段连通,向喷雾干燥管段中喷射脱硫剂溶液,脱硫剂溶液在喷雾干燥管段中被烟气加热干燥为脱硫剂固态微粒,脱硫剂固态微粒与烟气至少进行脱硫反应;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的脱硫工艺相比,通过喷雾干燥方式形成脱硫剂固态微粒,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脱硫剂与烟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另一方面本申请通过喷雾干燥后形成的脱硫剂固态微粒直接与SO3接触并发生反应,提高了脱硫剂与SO3之间的反应速率,从而有利于提高烟气处理过程中SO3的脱除效率。

    一种催化烟气中SO3的脱除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23783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0686692.5

    申请日:2020-07-16

    Inventor: 邵松 吕凤 高永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烟气中SO3的脱除系统及工艺,脱除系统包括余热锅炉、脱硫塔、喷射系统,脱硫塔的进气管路或余热锅炉的进气管路设置喷雾干燥管段,喷射系统与喷雾干燥管段连通,向喷雾干燥管段中喷射脱硫剂溶液,脱硫剂溶液在喷雾干燥管段中被烟气加热干燥为脱硫剂固态微粒,脱硫剂固态微粒与烟气至少进行脱硫反应;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的脱硫工艺相比,通过喷雾干燥方式形成脱硫剂固态微粒,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脱硫剂与烟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另一方面本申请通过喷雾干燥后形成的脱硫剂固态微粒直接与SO3接触并发生反应,提高了脱硫剂与SO3之间的反应速率,从而有利于提高烟气处理过程中SO3的脱除效率。

    一种显热-潜热复合模块化硫蓄热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8031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28450.7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热‑潜热复合模块化硫蓄热设备,硫蓄热单元包括管箱、管板、储硫管和电加热器。管板将管箱内部分隔为汇硫区和换热区。储硫管置于管箱的换热区内,储硫管的底部封闭,其顶部与管孔对接。管箱的换热区内由上至下设置有若干折流板,使换热区内形成蛇形流道,储硫管穿过折流板设置,管箱侧壁对应蛇形流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取热介质进口/出口;储硫管内部填装有硫,电加热器的加热部置于储液管内并与硫接触。本发明采用硫作为储热介质,不但解决了显热储能温度波动幅度大的问题,还实现了潜热/显热的复合蓄热,通过储热模块内温度和压力的控制使硫的最高温位达到700℃,提高了储能密度。

    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78403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36859.6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制冷系统包括制冷机组和蓄冷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数据中心在各时段的预测冷量需求;针对每个时段,基于该时段的预测冷量需求和电价确定制冷机组和蓄冷设备在该时段的供冷量;基于蓄冷设备在各时段的供冷量,确定蓄冷设备在各时段的供冷参数。本发明能够量化描述某个时间段的供冷量分配方式对于整个预测周期中的节能和电能消纳的影响程度,从而合理分配制冷主机和蓄冷模块的供冷比例,在利用蓄冷系统帮助实现电网削峰填谷的基础上,能够提高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延长供冷系统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