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E和机器学习的海岸带遥感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89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80925.9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GEE和机器学习的海岸带遥感监测方法,包括:基于GEE平台获取待监测的海岸带的预处理后的遥感影像数据;输入训练好的U‑Net分类模型,得到分类结果;对分类结果进行栅格转化和接边处理后,进行完整的海岸带的地物的分类识别,以实现海岸带遥感监测;训练步骤如下:获取预处理后的训练集,基于多组预设的训练参数和交叉熵损失函数,对预构建的U‑Net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多个训练后的U‑Net分类模型;将综合评价指标值最高的训练后的U‑Net分类模型,作为训练好的U‑Net分类模型。本发明能够自动学习和提取遥感影像中的海岸带地物特征,显著提高了海岸带资源监测的效率和影像数据的处理速度。

    一种多植被盐沼生物地貌演化模拟预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3776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414025.6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植被盐沼生物地貌演化预测方法和系统,构建基于水沙动力模型和植被动力模型的耦合模型;使用水沙动力模型进行水沙流动模拟,模拟结束后得到水沙流动模拟结果,计算胁迫因素的特征值,将三种胁迫因素的特征值由水沙动力网格插值进植被动力模型的植被网格中;使用植被动力模型进行植被分布模拟,在植被网格上完成植被的定植、演替、压力死亡、年死亡和扩张过程,模拟结束将植被分布的模拟结果由植被网格加权平均至水沙动力网格,以及输入至水沙动力模型;通过若干次循环达成对盐沼生物地貌的长期模拟。本发明的模拟预测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模型仅能考虑单一植被物种、潮流动力过分简化等问题,保证模拟过程科学性和准确性。

    通过降低浅水区浪高达到防护的淹没式多孔结构物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90743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260886.9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降低浅水区浪高达到防护的淹没式多孔结构物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合金笼内填满粒径均匀的石子,构建淹没式多孔结构物;针对不同的入射波浪参数设计步骤S1中构建的淹没式多孔结构物的成型参数;设计物理实验及数值模型,确认波浪透射系数与结构物物理参数以及波浪参数的经验关系;基于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得出适用于预测波浪透射系数的拟合公式,针对不同的入射波浪条件,通过拟合公式调整结构物物理参数,构建最终的淹没式多孔结构物,完成设计。通过此方法设计出针对特定波浪条件的淹没式多孔结构物,能够迅速减小入射波浪的能量,达到降低入射波高的目的。

    一种海浪下有效波高的预测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71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75859.1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浪下有效波高的预测方法,包括步骤一:基于历史NOAA浮标数据,组成数据集;将所述数据集进行预处理筛除缺失值和异常值数据后,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步骤二:采用Tensorflow架构,从keras库中调用LSTM层搭建LSTM模型后添加Attention层,获取LSTM神经网络和Attention机制相结合的预报模型;步骤三:使用所述训练集对所述预报模型进行迭代训练,并将所述测试集输入至训练好的所述预报模型中进行测试;并根据反归一化处理对所述预报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将满足预设预报精度标准评价的所述预报模型作为海浪有效波高预报模型,用于确定海浪待测点有效波高;本发明用于海洋水文气象预报领域,提高了LSTM模型预报有效波高的准确性,为研究海浪智能预报系统奠定基础。

    一种基于水系重构的湿地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5000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1648661.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系重构的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勘察待修复潮滩湿地的植被、地表水特征和地下水特征;S2、构建潮滩湿地的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动力模型;S3、分析潮滩湿地的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动力特征,分析湿地植被生长条件和分布特征;S4、根据潮滩湿地水与地下水水动力特征,构建连通潮沟水系和铺设排水暗管。本发明方法主要基于地表水与地下水循环机制,明确湿地水动力特征及植被生长条件,通过增强湿地水动力和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控制、降低潮滩湿地盐度,促进低盐植被复种,实现潮滩湿地生态修复目标。

    通过降低浅水区浪高达到防护的淹没式多孔结构物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90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60886.9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降低浅水区浪高达到防护的淹没式多孔结构物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合金笼内填满粒径均匀的石子,构建淹没式多孔结构物;针对不同的入射波浪参数设计步骤S1中构建的淹没式多孔结构物的成型参数;设计物理实验及数值模型,确认波浪透射系数与结构物物理参数以及波浪参数的经验关系;基于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得出适用于预测波浪透射系数的拟合公式,针对不同的入射波浪条件,通过拟合公式调整结构物物理参数,构建最终的淹没式多孔结构物,完成设计。通过此方法设计出针对特定波浪条件的淹没式多孔结构物,能够迅速减小入射波浪的能量,达到降低入射波高的目的。

    一种多用裹浆体材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64702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611303.7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用裹浆体材料及其应用,其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偏高岭土20~30份,硅酸钠10~15份,氢氧化钠5~10份,粉煤灰10~20份,水30~40份,另外提出了应用中裹浆量的计算公式。本发明能有效改善再生粗骨料的各方面性能,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抑制混凝土中的碱骨料反应,增强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作为再生混凝土的表面防护材料,优化其抗冲磨性能。

    一种盐沼植被混生区域互花米草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7505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45399.7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盐沼植被混生区域互花米草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盐沼植被样本库;构建遥感影像数据集;采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方法对盐沼植被样本库和遥感影像数据集进行处理生成NDVI时间序列曲线,从NDVI时间序列曲线中提取盐沼植被的生长季开始时间SOS和生长季结束时间EOS这两个物候参数,得到各个盐沼植被物候期,然后通过剔除互花米草与本地原生盐沼植被重叠的物候期,确定互花米草提取最佳物候期;对互花米草提取最佳物候期内的遥感影像数据集获取NDVI最大值对应的像素并生成合成影像;将盐沼植被样本库和合成影像输入到随机森林分类器中获取互花米草空间分布信息。本发明的互花米草提取方法能够,能够将互花米草和原生盐沼植被区分开来,提高互花米草识别准确率。

    一种多用裹浆体材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6470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611303.7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用裹浆体材料及其应用,其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偏高岭土20~30份,硅酸钠10~15份,氢氧化钠5~10份,粉煤灰10~20份,水30~40份,另外提出了应用中裹浆量的计算公式。本发明能有效改善再生粗骨料的各方面性能,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抑制混凝土中的碱骨料反应,增强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作为再生混凝土的表面防护材料,优化其抗冲磨性能。

    一种多尺度波-流-泥沙耦合岸滩演变预测模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760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07649.2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尺度波‑流‑泥沙耦合岸滩演变预测模型方法,涉及潮滩地貌形态演变模拟技术领域,包括集成潮流动力、波浪运动、泥沙动力模块并进行求解,对潮滩地区的地貌形态演变进行预测;根据实测潮滩地形数据建立坐标系,基于水文站获取潮流、波浪、泥沙数据并作为边界条件,导入模型;构建基于潮流动力、波浪运动、泥沙动力模块集成的岸滩演变预测模型,设定各模块所需参数;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流体连续方程、波浪能守恒方程、一维垂向平均悬沙对流扩散方程以及底床更新方程,获取不同阶段的潮滩剖面地形,从而准确的模拟波、流作用下的潮滩剖面形态演变过程,与传统潮流泥沙模型相比,模拟精度更高,且能够显著提高计算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