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947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010768461.9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 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33/138 , E21B43/00 , E21B47/00 , E21B4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钻孔封孔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瓦斯抽采钻孔高压循环注浆封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泥浆泵、高压气瓶、2个囊袋、至少1个气袋、一体化管道、转接头、至少6个压力自紧式密封装置,本发明一体化程度高,连接容易,操作简单,封孔成本低;注浆原料为煤基浆液,与煤体结合程度高,不仅可以完成对大裂隙的封堵,还可以渗透到微小裂隙中进行封堵;本发明突破了传统封孔工艺的局限性,能够实现二次或多次注浆,保证注浆压力,从而提高钻孔利用效率,强化瓦斯抽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947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68461.9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 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33/138 , E21B43/00 , E21B47/00 , E21B4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钻孔封孔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瓦斯抽采钻孔高压循环注浆封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泥浆泵、高压气瓶、2个囊袋、至少1个气袋、一体化管道、转接头、至少6个压力自紧式密封装置,本发明一体化程度高,连接容易,操作简单,封孔成本低;注浆原料为煤基浆液,与煤体结合程度高,不仅可以完成对大裂隙的封堵,还可以渗透到微小裂隙中进行封堵;本发明突破了传统封孔工艺的局限性,能够实现二次或多次注浆,保证注浆压力,从而提高钻孔利用效率,强化瓦斯抽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86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18597.0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受碱水侵蚀的弱胶结围岩巷道锚杆锚索支护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现场采集巷道顶板淋水区域碱水样本,分析碱水的基本理化性质,构建碱蚀指数,建立侵蚀强度与时间的动态关系模型;S2、根据靶区巷道服役期间的碱蚀指数、变形量、渗透性和强度多元数据,构建指数回归非线性围岩劣化度模型;S3、根据锚杆锚索在巷道服役期间的电阻率和极化电位,构建锚杆锚索电阻率增率和侵蚀速率模型;S4、根据劣化度及锚杆锚索电阻率增率和侵蚀速率,动态调整锚杆锚索支护设计方案。本发明综合考虑不同碱水环境、侵蚀强度、弱胶结围岩劣化度和锚杆锚索侵蚀状态,基于此对锚杆锚索的支护设计方案进行动态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6977221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01924.9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南开大学
Inventor: 郭庆华 , 郭大林 , 宋刚 , 宋磊 , 李鑫 , 韩猛 , 王利欣 , 刘静川 , 周保飞 , 史大新 , 蒋明巍 , 王奕鸣 , 郑宇轩 , 黎达 , 黄秋云 , 宋丽培 , 赵星 , 彭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矿井重粉尘环境的图像复原方法,包括:获取重粉尘图像并进行降低亮度处理,获得初步处理图,计算获得初步处理图的环境光估计值;获取无粉尘环境下的图像作为参考图;构建窗口函数,根据窗口函数对初步处理图与参考图进行处理,计算粉尘评价参数;基于环境光估计值与粉尘评价参数计算噪声项,基于噪声项对初步处理图进行处理获得最终复原图像。本发明有效处理矿井重粉尘环境的图片,减少经典暗通道算法及其他增强算法的图像处理这种图片时会存在大面积失真或信息丢失严重现象,保留主体更多的细节信息,颜色恢复也符合实际情况,并且在场景中存在光源时,也能更加有效地抑制像素过饱和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7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91197.9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马新青 , 郭庆华 , 晏学功 , 李德春 , 郭大林 , 宋刚 , 韩猛 , 郭炜舟 , 程龙 , 武飞 , 唐小锋 , 渠嘉伟 , 王宝林 , 张明伟 , 付光梅 , 李永强 , 马鹏飞
Abstract: 本发明供公开了一种基于矸石离层注浆系统的井下灌浆防灭火结构及方法,包括一级注浆站、二级注浆站,一级注浆站和二级注浆站之间通过输浆管路连接,输浆管路包括第一输浆管路和第二输浆管路,第一输浆管路和第二输浆管路均通过浆泵将一级注浆站的浆液送入二级注浆站,第一输浆管路或第二输浆管路上连接有一级阀门,一级阀门的上游段连接有防灭火管路,防灭火管路上连接有二级阀门,防灭火管路延伸至灭火灌浆钻孔内,其方法通过切换灌浆管路和防灭火管路实现利用矸石离层注浆液进行防灭火灌浆,不仅能有效处理煤矸石,而且利用矸石离层注浆系统替防灭火制浆系统,起到一套系统多种用途的目的,降低了煤矿的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147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0651931.7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开大学 , 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郭庆华 , 郭大林 , 宋刚 , 宋磊 , 李鑫 , 韩猛 , 王利欣 , 刘静川 , 周保飞 , 史大新 , 蒋明巍 , 王奕鸣 , 郑宇轩 , 宋丽培 , 彭强 , 黎达 , 赵星 , 黄秋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图像清晰化复原方法,包括:1)利用均值滤波将煤矿井下原图分为高频图像和低频图像;2)求取低频图像中的RGB通道的最小值作为初始暗通道;再对其进行引导滤波,得到精确暗通道;3)利用经验公式求取各个像素点的环境光度和环境大气光;再对环境大气光进行自适应处理,得到自适应环境大气光;4)求得初始透过率,再对其进行引导滤波,得到精确透过率;5)求取初步复原图像,再将其从RGB色域变换到HSV色域,并提取出饱和度分量和亮度分量;再进行色彩纠正、亮度增强、图像融合,得到复原结果图像。本发明解决了煤矿井下获取清晰图像时使用传统快速暗通道复原算法引入的色彩偏移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91225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05019.2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蚀顶板厚煤层综放工艺参数确定方法,根据碱蚀程度动态调整综放工艺参数,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碱水环境及碱蚀强度,获取、检验综放工作面碱水强度,对顶板碱蚀程度进行概化分区;步骤二:确定采放比,根据煤层厚度、碱蚀程度确定的采放比必须满足“煤壁稳定、高顶煤采出率”的机采高度分区动态调整原则;步骤三:确定综放工艺参数,针对不同碱蚀程度动态确定放煤工艺及参数。该方法对应控制参数确定简便、合理,可有效解决碱蚀顶板稳定性差、顶煤采收率低、综放工艺参数选取困难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7588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28849.5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新青 , 翁明月 , 孙凯 , 宋刚 , 李德春 , 郭庆华 , 晏学功 , 郭大林 , 杨健 , 张照伟 , 郝英豪 , 苏士杰 , 王利欣 , 赵书浩 , 苏广宁 , 宋香凯 , 武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覆岩离层注浆安全绿色开采工艺,包括:表土层,表土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盘区巷道,盘区巷道的顶部设置有采煤工作面,盘区巷道的一侧设置有停采线,采煤工作面的内部留设有工作面小煤柱,盘区巷道的地面设置有充填站,充填站内将矸石通过破碎、球磨制成矸石浆液,且设置有注浆泵,充填站的其中一侧固定连接有注浆管路,注浆管路沿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布置,注浆管路的外部连接有注浆钻孔,注浆钻孔布置在采煤工作面中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现代化矿井开采,基于覆岩离层注浆矸石处理,将井下采煤与处废、防冲、减震、保水、减沉同步协调开展,达到防治冲击地压、减少矿震、保护含水层。
-
公开(公告)号:CN1198254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38931.6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层重构可定位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地质钻孔柱状图综合确定各岩层位置、厚度及物理力学参数,得到各关键层位置及“垮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三带高度;选择“裂隙带”上方最近的一个关键层作为目标层位,在关键层下方施工定向钻孔对岩层进行水力压裂;向岩层压注低渗透性塑性化胶结材料,将该岩层重构为低渗透性塑性隔水层;在采空区产生前,离层注浆孔施工到低渗透性塑性隔水层上方,并灌注清水;待采煤工作面回采后,随着采空区覆岩垮落、下沉,低渗透性塑性隔水层也随之下沉,与上方的关键层间产生离层空间;观测到注浆孔水位快速下降后,向孔内压注离层注浆材料;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即可停止该孔注浆工作;本发明通过水力压裂重构低渗透性塑性隔水岩层,为无明显软硬岩赋存条件的岩层或离层空间下方无有效厚度隔水层作为保护层条件矿井的覆岩离层注浆工艺提供了一种可准确定位合理注浆层位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7363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05391.8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26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子显微图像的岩石冻融损伤深度学习识别方法,属于岩土工程与深度学习技术领域。解决了当前技术对岩石冻融损伤识别成本高、效率低且识别结果受操作人员主观影响较为严重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S1、采集多个岩芯并对其进行冻融循环处理;S2、采集和建立电子显微图像的样本数据集;S3、初步选择一个观测范围;S4、构建残差神经网络模型;S5、判断正确和错误的典型图像数据集为再次取样时提供建议;S6、得到岩石冻融循环损伤程度等级,配合获得的损伤特征,解释判断原因,提高判断可信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用较低的成本,以较高的效率和准确度实现了对岩石冻融损伤程度的判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