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波链路衰减时序跨域特征的降雨反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61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73860.3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微波信号处理技术的降雨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波链路衰减时序跨域特征的降雨反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方法利用CWT将微波衰减时序转换为包含时间‑频率跨域特性的时频图,并通过2‑D CNN对时频图进行训练,实现晴雨天气区分。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微波基线衰减,计算路径平均衰减率,最终反演出路径平均降雨率。本发明实施方式利用先进信号处理技术和深度学习模型充分挖掘微波链路衰减时序的跨域特征,为准确识别降雨因子提供更细粒度化信息,对提高降雨反演精度,提升雨洪模拟能力,以及制定水灾害应急防控策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面向多任务学习的目标感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22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77995.9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任务学习的目标感知方法,涉及计算机视觉的目标感知领域。本发明采用改进的多层特征提取网络作为网络主干,并设计了一种将硬共享与软共享相结合的双颈部结构,分别用于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任务。首先构建已知的训练数据与对比标签,将训练数据输入该网络中,将输出的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结果分别与对比标签通过损失函数的计算方式进行对比,以此更新该网络的内部参数,直至损失结果收敛,保存该网络;将实际视频或图像集输入该网络,得到与视频或图像集相对应的目标检测与语义分割结果。本发明基于硬共享与软共享相结合的双颈部结构,在提升网络预测性能的同时增加网络的泛化性能。该改进方案适用于现有的多任务学习场景。

    一种基于剩余持续时间的频谱碎片整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6534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354867.2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剩余持续时间的频谱碎片整理方法,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对业务请求按线路速率进行分区,并进行路由和频谱分配,然后度量每个区域的碎片量;在碎片量达到启动碎片整理的条件时,判断是否有半数业务即将结束,若是则立即进行碎片整理;碎片整理时,若有连续业务所需频隙数与空闲频谱块占用的频隙数相等,则进行对应迁移,否则将业务迁移到最近空闲频谱块处;碎片整理后,判断分区内的碎片量是否达到碎片整理结束的条件,若是,则结束此流程,否则继续碎片整理,直至循环达到最大次数。本发明方法避免了盲目进行碎片整理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减少了业务中断以及碎片整理的次数,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以及阻塞率性能。

    一种步态的识别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49270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07341.5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步态的识别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所述识别方法包括:获取步行样本数据和待识别的步行数据,按照预设模型参数,对标准隐马尔可夫模型进行初始化,基于步行样本数据,对初始化后的标准隐马尔可夫模型进行训练,基于维特比算法,利用训练后的标准隐马尔可夫模型和步行数据,确定步态分割路径,步态分割路径包含若干个步态分割节点,按照步态分割节点,将步行数据分割成若干个步行数据集合,并确定每个步行数据集合对应的步态,无需利用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步态,从而未涉及到泄露用户个人隐私的问题,也不会受到动态背景的影响,提高了步态识别的准确度。

    一种基于光网络子拓扑图的域间路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30538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710464.6

    申请日:2015-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网络子拓扑图的域间路由方法,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将整个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子拓扑图的划分,将子拓扑图信息进行存储;二、业务请求到达,接收到消息的子控制器判断该请求的源、目的节点是否属于子控制器管理的单域,是,则由该子控制器完成域内RSA过程;否则,则通知根控制器处理该请求;三、根控制器分析请求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所在域,并调用子拓扑图完成域间的RSA过程,并将计算结果下达给各子控制器完成分段建路过程,最终完成整个连接请求的建立过程。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以更加优化的全局视野统一管理、配置网络资源,在降低网络阻塞率、时延的同时达到节能的作用。

    一种最大化网络编码NC效益的EPON节能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0181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410193243.1

    申请日:2014-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编码技术(NC)的服务互通以太网无源光网络(SIEPON)节能调度机制。该节能调度机制通过面向最新的EPON标准草案‑SIEPON,同时实现了在OLT和ONU两端的节能,此外,在该节能调度机制中,充分考虑了双向业务流量的情况,提出了一种OLT和ONU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可自适应、周期性的开启和关闭的调度模式。

    一种基于NC和QoS感知的服务互通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05932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410164728.8

    申请日:2014-04-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编码和QoS感知的服务互通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系统,该系统同时考虑了业务的本地化趋势以及多样性特点,从提升网络的节能效率和网络性能方面出发,紧紧围绕着SIEPON中ESP新型数据路径结构,利用了功分器的广播特性,有效提升了信息传送能源效率的能力;通过SIEPON中ESP的分类功能模块[C]、队列功能模块[Q]、调度功能模块[S]等的配置,有效提升了网络在数据传送性能、多等级服务质量支持等方面的能力。

    一种基于分区的频谱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0356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494549.0

    申请日:201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活频谱光网络中基于分区的频谱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频谱资源按照请求速率的种类数分为多个区域,并为每个区域中的频谱资源进行编号;将到达业务请求根据其速率映射到相应的频谱分区中;并根据不同速率业务请求所需的带宽计算其占用的频隙数,在分区中选择满足业务请求带宽需求的空闲频谱资源;根据频谱资源中传输信号的误码率是否满足业务的需求,建立或阻塞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降低了不同调制格式信道交错排列的可能性,加大了不同调制格式之间的保护带宽,降低了信道间物理层损伤对传输质量的劣化,有效地保证了传输质量。本发明适用于多速率多调制格式共存的灵活频谱光网络中业务的传输。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PON中的节能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981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83170.5

    申请日:2014-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编码(Network Coding,NC)的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s,PON)中的节能调度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基于NC的PON中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与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的节能问题以及服务质量,将ONU节能技术、网络编码技术和双向集中式调度相结合,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适应实际网络传输需求,能在网络低负载条件下实现更好的节能效果,在中高负载情况下,提升网络带宽利用率与网络的服务质量。

    空分复用弹性光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2117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342516.8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分复用弹性光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资源可用度为业务规划K条路径,按路径代价值降序排列;基于路径长度,计算业务所需的频谱块;将第k条路径的纤芯分为不相邻组和相邻组,计算各纤芯的频谱规整度;判断相邻组是否存在业务,若否,则在不相邻组进行频谱分配,根据灵活的纤芯频谱碎片指标和业务所需的频谱块,通过最小指标变化差值来确定所选的频谱位置;当不相邻组出现首次业务阻塞时,将相邻组纳入频谱分配过程,根据串扰‑碎片效应值、频谱规整度和业务所需的频谱块,为业务分配受串扰和碎片程度影响最小的频谱位置。本申请可统筹考虑ICXT与频谱碎片问题,利于实现网络频谱资源高效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