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道的气动软体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282887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0227448.7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管道的气动软体机器人,包括功能模块、气泵、方向调节气囊组、行走驱动件和两个固定气囊;行走驱动件的两端与两个固定气囊的一端连接,气泵安装在一个固定气囊的另一端;方向调节气囊组的一端与另一个固定气囊的另一端连接,功能模块安装在方向调节气囊组的另一端;行走驱动件能够随着充、放气而伸长、缩短;方向调节气囊组包含至少三个椭球形气囊,每个椭球形气囊与相邻的椭球形气囊相互紧连在一起,各个椭球形气囊的膨胀和收缩运动相互独立,通过所有椭球形气囊的协调运动实现机器人的转向。该机器人能够柔性自适应不同口径大小的管道,能够实现机器人与管道内壁的柔性接触,实现多功能作业。

    一种兼具游动与吸附功能的水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227821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356092.9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兼具游动与吸附功能的水下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上板、下壳体、离心叶盘、吸盘、推进器、防水无刷电机、防水干仓及安装在防水干仓中的电控装置;下壳体和上板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形成排水通道;在下壳体与上板之间的排水通道空间中心安装离心叶盘;在上板前部的左右两侧垂直对称安装有两个垂直推进器,两个可旋推进器通过防水舵机对称固定于上板尾端侧面;防水无刷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上板中心与离心叶盘过盈连接;下壳体内部为空腔,在下壳体的下表面布置有多个吸盘,吸盘的吸盘中孔与空腔贯通;吸盘的吸盘中孔、空腔、离心叶盘的内部通道、上板与下壳体之间的空间构成整个水流进出的路径。该机器人结构紧凑、普适性强、能耗小,尤其适用于较狭小的操作空间中。

    一种兼具游动与吸附功能的水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227821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011356092.9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兼具游动与吸附功能的水下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上板、下壳体、离心叶盘、吸盘、推进器、防水无刷电机、防水干仓及安装在防水干仓中的电控装置;下壳体和上板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形成排水通道;在下壳体与上板之间的排水通道空间中心安装离心叶盘;在上板前部的左右两侧垂直对称安装有两个垂直推进器,两个可旋推进器通过防水舵机对称固定于上板尾端侧面;防水无刷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上板中心与离心叶盘过盈连接;下壳体内部为空腔,在下壳体的下表面布置有多个吸盘,吸盘的吸盘中孔与空腔贯通;吸盘的吸盘中孔、空腔、离心叶盘的内部通道、上板与下壳体之间的空间构成整个水流进出的路径。该机器人结构紧凑、普适性强、能耗小,尤其适用于较狭小的操作空间中。

    一种用于管道的气动软体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282887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227448.7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管道的气动软体机器人,包括功能模块、气泵、方向调节气囊组、行走驱动件和两个固定气囊;行走驱动件的两端与两个固定气囊的一端连接,气泵安装在一个固定气囊的另一端;方向调节气囊组的一端与另一个固定气囊的另一端连接,功能模块安装在方向调节气囊组的另一端;行走驱动件能够随着充、放气而伸长、缩短;方向调节气囊组包含至少三个椭球形气囊,每个椭球形气囊与相邻的椭球形气囊相互紧连在一起,各个椭球形气囊的膨胀和收缩运动相互独立,通过所有椭球形气囊的协调运动实现机器人的转向。该机器人能够柔性自适应不同口径大小的管道,能够实现机器人与管道内壁的柔性接触,实现多功能作业。

    一种兼具游动与吸附功能的水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13677094U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22799541.9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兼具游动与吸附功能的水下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上板、下壳体、离心叶盘、吸盘、推进器、防水无刷电机;下壳体和上板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形成排水通道;在下壳体与上板之间的排水通道空间中心安装离心叶盘;在上板前部的左右两侧垂直对称安装有两个垂直推进器,两个可旋推进器通过防水舵机对称固定于上板尾端侧面;防水无刷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上板中心与离心叶盘过盈连接;下壳体内部为空腔,在下壳体的下表面布置有多个吸盘,吸盘的吸盘中孔与空腔贯通;吸盘的吸盘中孔、空腔、离心叶盘的内部通道、上板与下壳体之间的空间构成整个水流进出的路径。该机器人结构紧凑、普适性强、能耗小,尤其适用于较狭小的操作空间中。

    一种用于管道的气动软体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14643614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20444197.3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管道的气动软体机器人,包括功能模块、气泵、方向调节气囊组、行走驱动件和两个固定气囊;行走驱动件的两端与两个固定气囊的一端连接,气泵安装在一个固定气囊的另一端;方向调节气囊组的一端与另一个固定气囊的另一端连接,功能模块安装在方向调节气囊组的另一端;行走驱动件能够随着充、放气而伸长、缩短;方向调节气囊组包含至少三个椭球形气囊,每个椭球形气囊与相邻的椭球形气囊相互紧连在一起,各个椭球形气囊的膨胀和收缩运动相互独立,通过所有椭球形气囊的协调运动实现机器人的转向。该机器人能够柔性自适应不同口径大小的管道,能够实现机器人与管道内壁的柔性接触,实现多功能作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