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锂金属混合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3014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0217426.1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锂金属混合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对硬碳粉末进行一定的预处理而获得具有丰富亚纳米孔结构的改性硬碳,以该改性硬碳作为负极材料去制备负极,再与正极、隔膜和电解液组装成锂离子‑锂金属混合电池,过程中控制正负极面载量和面容量,进而调控电池的n/p比为0.2~0.4。本发明采用上述特定改性硬碳作为负极材料,对锂金属/准锂金属进行内部储存隔绝电解液接触、减少副反应从而抑制电极表面副反应产物和死锂的产生、抑制电极失效,并能够控制一定的n/p比,在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提高电池循环寿命,即提升高比能混合电池的寿命。

    一种碳材料-锂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0409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599523.1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材料‑锂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碳材料和有机粘结剂在极性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浆料;S2)使浆料复合于锂箔表面,经烘干得到碳材料‑锂金属复合材料。本发明以自由可调的厚度涂布和混合比例在锂箔表面上真空烘干形成碳材料‑锂金属复合箔材。碳材料良好的导电性能够有效的分散电流密度,实现均匀的锂金属沉积;烘干后形成独特的碳材料堆叠结构能够提供金属锂沉积的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二维平面以及锂与覆盖在其表面的碳材料反应后生成金黄色的LiC6作为亲锂性物质修饰,有助于锂在负极均匀形核生长。

    一种智能析锂阻断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64431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111062920.2

    申请日:2021-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析锂阻断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析锂阻断电解液,包括锂盐和有机溶剂;其中,共溶剂为氟代羧酸酯;所述氟代羧酸酯的碳原子个数为4~7,氟代位置处于酯基中远离碳氧单键的一侧。本发明采用一定的氟代羧酸酯作为共溶剂,与锂盐搭配形成电解液。采用上述电解液,可以与析出的锂反应,一旦有锂金属析出,随着反应的进行,电池会生成高阻抗界面,当阻值达到一定值后会阻断电流,达到智能析锂阻断的效果,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上述电解液可以降低电解液粘度、提高锂离子电导率,同时,其可以构筑低锂离子去溶剂化的界面层,提升锂离子在电解液及界面层的迁移速率,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柔性电池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78285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321269.X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电池,包括:一体化正极;一体化负极;凝胶电解质;所述一体化正极包括:正极基材;设置在所述正极基材表面的铝原子层;设置在所述铝原子层表面的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一体化负极包括:负极基材;设置在所述负极基材表面的铜原子层;设置在所述铜原子层表面的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凝胶电解质设置在正极活性材料层和负极活性材料层之间。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电池能够有效降低非活性材料的比重,有利于提升柔性电池整体的质量、体积能量密度;借助于基底实现高柔性;柔性电池整体很薄,可以广泛应用于可穿戴领域;一体化电极尺寸、形状可以定制化。

    一种三维分级多孔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2431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491088.1

    申请日:2021-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分级多孔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导电剂、胶粘剂、导电高分子材料修饰的造孔剂与溶剂混合得到浆料;S2)将所述浆料涂覆于集流体表面,干燥后,去除造孔剂,得到三维分级多孔集流体;所述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分解温度高于造孔剂的分解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通过改变造孔剂的种类实现三维结构形状和孔隙大小的调控,从而利于锂电沉积在孔道腔体内部;采用导电高分子材料修饰的造孔剂,可在三维集流体中的孔道原位合成具有缺陷化学位点,具有吡啶氮,吡咯氮等富电子基团,增加对锂离子的亲和性,从而可进一步引导锂离子沉积在三维孔道内部,利于应用于实际电池体系,可以用于锂金属电池负极、无锂负极的使用。

    一种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0922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011437477.8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金属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三聚氰胺泡沫和苯胺溶液混合后静置,得到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和过硫酸铵反应,得到反应产物;将所述反应产物和锂箔辊压复合,得到金属锂负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原位缓冲层材料具有较强的机械模量,弱导电性的纤维层在枝晶接触到纤维的时候可以分散枝晶尖端的高电流密度,抑制枝晶生长,均化锂离子浓度,同时弹性可膨胀的缓冲层材料具有更大的预留空间,可以束缚大量堆积的“死锂”,适应体积膨胀。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金属负极及其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