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32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94197.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纵向导热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导热性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通过在传统堆叠‑切割工艺的基础上,将制得的石墨烯纵向导热体与聚合物层再进行一次堆叠操作,再进行第二次切割,得到石墨烯纵向导热体;该方法采用的二次堆叠既可以使石墨烯纵向导热体获得垂直导热结构,又可以通过聚合物将易分层的石墨烯包覆起来,加强了石墨烯纵向导热体在水平各个方向上的抗拉性能,提高了材料的一体性,为后续加工工艺和应用提供了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998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13153.3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1G53/00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131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锰氢氧化物前驱体、正极材料和电池以及制备方法。所述富锰氢氧化物前驱体的化学式为MnxNiyCoz(OH)2,0.5≤x
-
公开(公告)号:CN11175574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010640875.3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锂离子传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的溶液、有机锂盐、活化剂和缩合剂混合进行反应,得到快速锂离子传输材料;所述有机锂盐为选自腺苷‑5’‑二磷酸三锂盐、腺苷5‑O‑硫一磷酸二锂盐或鸟苷5‑O‑(3‑硫代三磷酸)四锂盐。本发明提供的快速锂离子传输材料应用到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或锂金属表面保护涂层时,添加量少,并且兼具良好机械性能和优异的锂离子传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2286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27005.3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2/1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绿色制备结构可控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高碘酸盐与强酸混合后,加入石墨混合搅拌,进行反应;B)将步骤A)得到的反应液倒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清洗,分离浓缩后,得到氧化石墨烯;C)将所述氧化石墨烯进行剥离,得到单层氧化石墨烯。本发明制备氧化石墨烯的过程简单、安全可控,耗时耗能少,且在本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的过程中,不存在高锰酸钾体系易爆炸且会引入重金属离子排放问题,以及没有氯酸钾体系制备氧化石墨烯存在易爆炸和有毒气体释放的问题,且氧化石墨烯表面结构可控,可用于表面结构可控氧化石墨烯的绿色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784234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222420.9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其具有核壳结构,内核基材xLi2MnO3·(1‑x)LiTMO2·My为金属M离子掺杂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外壳包覆层为富含氧空位型快离子导体LiaMOb。本申请还提供了复合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淬火加退火联合手段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实现金属离子掺杂和富氧空位型快离子导体表面包覆效果,这种改性后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更高的放电比容量以及更优的倍率性能等特点。本申请还提供了复合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79929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253069.X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界面改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偏硼酸铵和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粉末在分散剂中混合球磨后去除分散剂,得到混合物;B)将所述混合物高温焙烧,得到硼酸铵改性的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本发明基于偏硼酸铵与Li2CO3和Li2O反应,经过球磨处理在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颗粒表面原位生成高离子电导无机陶瓷层LixByOz。该方式成本低,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无毒无害,在引入表面LixByOz(LiBO2,Li3BO3,LiB3O5,Li2B4O7)包覆层的同时,能去除表面Li2CO3和Li2O的杂质。将硼酸铵改性的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应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或隔膜中,提升电池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41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209063.2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核壳结构的氧化亚硅基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Mg2Si、氧化锂和氧化亚硅混合后,依次经球磨、过筛和第一次固相反应,冷却后进行第一次粉碎分级处理,得到反应产物;b)将步骤a)得到的反应产物采用弱酸溶液进行处理后过滤,水洗后得到未包碳的材料;c)将步骤b)得到的未包碳的材料与有机碳源水溶液混合后干燥,进行第二次固相反应,冷却后进行第二次粉碎分级处理,得到单层碳包覆的材料;d)采用碳源气体对步骤c)得到的单层碳包覆的材料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冷却后进行第三次粉碎分级处理,得到氧化亚硅基负极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亚硅基负极复合材料兼具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首次库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6539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10824858.5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征纳米材料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的峰值力轻敲模式对待测的纳米材料进行原位扫描,得到不同时间的形貌图;b)通过对步骤a)得到的不同时间的形貌图中选择区域的面积变化,确定纳米刻蚀的速率,得到纳米材料稳定性的表征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得方法首次提出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的峰值力轻敲模式对纳米材料稳定性进行表征,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稳定性好,并且表征结果直观、可靠,为研究纳米材料的稳定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8637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007194.7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4/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金属电池,包括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由依次叠加设置的锂箔和石墨纸组成,且所述锂箔设置于所述隔膜端。本申请还提供了锂金属电池的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锂金属电池,其以石墨纸作为锂箔负极的集流体,降低了非活性组分集流体的重量,提高了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且提高了集流体与活性锂之间的基点接触以促进了锂金属电池的长周期稳定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2462544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011383580.9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G02F1/1333 , G02F1/137 , G06F3/04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晶手写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局部可擦除的液晶手写板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手写板包括:液晶手写板主体和外置可发热擦除器;所述液晶手写板主体包括:透明导电膜,黑色导电浆料膜,和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膜和黑色导电浆料膜之间的胆甾相液晶层;所述透明导电膜和黑色导电膜通过面接触的方式对所述胆甾相液晶层中的胆甾相液晶进行电预热,电预热的温度小于胆甾相液晶的清亮点;所述外置可发热擦除器的发热温度大于胆甾相液晶的清亮点。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手写板以上下导电膜面均匀发热作为内部预热,外置擦除器提供大于胆甾相液晶的清亮点温度作为液晶手写板的局部擦除驱动方式,可实现液晶手写板快速、有效的局部擦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