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2495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21021.3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江西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南昌工程学院 , 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位监测装置,通过设置基柱、第一安装架、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二安装架、控制盒和太阳能光伏板,可实现各个部件之间的快速安装组合;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槽和第一安装条,可实现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和第三水位传感器的快速安装拆卸,便于维修更换;通过设置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第三水位传感器、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和浮板,可对水位进行多重监测,减小测量误差;通过设置第一伺服电缸,可实现对第二连接柱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第二伺服电缸,可通过调节两个第二伺服电缸的伸缩程度实现对太阳能光伏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可加大太阳能光伏板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0170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21759.X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沉淀池,通过将沉淀池本体设计成包括第一沉淀池分体和第二沉淀池分体,在水污染管理沉淀过程更加有效,沉淀效果更佳;通过设置第一滚珠丝杆、第一丝杆螺母、第一正反转电机、第一连接杆、第一送料口和第一送料架,可将第一沉淀池分体内侧底部的沉淀物向第二沉淀池分体输送,方便快捷;通过设置第二滚珠丝杆、第二丝杆螺母、第二正反转电机、第二连接杆、第二送料口和第二送料架,可将第二沉淀池分体内侧底部的沉淀物向沉淀收集池输送,方便快捷;通过设置沉淀收集仓、进料口、伺服电缸和倒置U型架,可将第二沉淀池分体输送来的沉淀物进行收集,可将沉淀池内部的沉淀物快速清理,可避免沉淀物长时间堆积。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84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82520.5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G01P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力式水流流速测量装置,它包括测量杆、保护壳、拉力传感器、连接绳、阻力球和数据接收处理装置,所述保护壳固定在所述测量杆上,所述拉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保护壳内部;所述连接绳一端连接所述阻力球,另一端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所述数据接收处理装置连接。该拉力式水流流速测量装置通过测量阻力球受水体的压差阻力,并将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数据换算水流流速;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而且稳定可靠,有利于普及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60779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49086.8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 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
IPC: C02F3/32
Abstract: 一种高速公路污水阶梯式组合人工湿地处理方法,污水通过多级跌水阶梯充分复氧,好氧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高效降解污水中的COD等有机化合物;然后经过沉砂池的沉降,大部分无机颗粒沉降在池底,为后续污水的进一步净化减轻负荷;经过两级人工湿地反应池的吸附降解,污水可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增加高速公路雨污水沿线收集处理效率,利用地势高差引流,整个污染物处理通过曝气生化降解、物理过滤截留、植物生长吸附等过程的协同作用,从而将高速公路污水污染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14970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080100.8
申请日:2018-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对封水效果有要求的地下工程,尤其是对绝对禁止地下水渗透工程的一种降水井封堵技术。本发明通过将封井端管与底板(筏板)混凝土相结合,分阶段实施的办法,并设置五道部位封水实现对降水井的完全封堵。其中,分阶段实施部分,包括第一阶段封井端管预制、第二阶段封井端管安装及投入水泵进行降水、第三阶段浇筑施工垫层、底板(筏板)一期混凝土封堵封井端管外部的地下水、第四阶段紧固封水盲板,封堵封井端管内部的地下水以及第五阶段底板(筏板)二期混凝土浇筑施工,实现全封堵地下水五个阶段。
-
公开(公告)号:CN105908826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76270.4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E03F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5/14
Abstract: 一种便于疏通及防堵的城市排水管道,正对进水井的排水管道的下内壁设有直角梯形槽,所述直角梯形槽沿水的流向从上游至下游布置收集流经的污泥,在直角梯形槽的竖直侧的顶端设有挂钩,挂钩连接L形重块,所述L形重块放置在排水管道内壁底端,紧靠L形重块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的顶端通过挂钩连接排水管道的上壁。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的排水管道容易实施,在不改变现有排水管道的结构基础上,即可实现防堵和疏通的目的,便于普及使用,操作性强,对环卫工人的操作要求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908822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76268.7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1/001 , E03F3/02 , E03F5/0401
Abstract: 一种城市低洼地带排水系统,根据城市低洼地带地形,找到雨水倒灌入口,在其雨水倒灌入口横向设有1?3排敞开式排水管道,所述敞开式排水管道之间铺有草坪,并且敞开式排水管道直接接入城市主排水系统,在城市低洼地带的人行道采用渗水砖铺设,在低洼地带内存在高度差坑地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对城市低洼地带的简单改造,首先实现了“堵”,通过1?3排的敞开式排水管道,让雨水不会进入到低洼地带。
-
公开(公告)号:CN1168766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26392.4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一种水渠修复治理用清淤装置,包括机架和枢接在机架底部的行走轮,机架上设置有一转轴,转轴一端键连接有一端盖,端盖上固定连接有铲斗,转轴、端盖以及铲斗构成一同步转动的整体;转轴外同轴设有筛笼,筛笼上半部设有进料口,包括内筛网和外筛网。本发明转动的铲斗可将淤泥直接连同植被和砂石一同铲起,转动至进料口后在自重以及喷头的射流作用下进入筛笼;通过过滤目标不同的筛笼在搅拌杆以及射流的共同作用下分别实现对植被、石头以及淤泥的过流,所获取的淤泥可直接用于后续的固液分离操作;所产生的对铲斗和筛笼淤泥冲刷的射流均由单排喷头产生,通过端盖上滑槽联动控制喷头的射流方向即可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983601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218615.4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居民小区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设施、雨水传输设施、初雨分离池、沉淀池和清水池,雨水收集设施与初雨分离池的进口通过雨水传输设施连接,初雨分离池的出口与沉淀池的进口连接,沉淀池的出口与清水池的进口连接。通过雨水收集设施汇集屋顶、路面及绿化区域的雨水,经雨水传输设施进入初雨分离池、沉淀池净化后储存于清水池,并按需分配给各用水单元。该系统适用于南方多雨地区城市小区内建筑、道路、绿化区域内的雨水滞蓄下渗、收集、净化与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72952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674908.9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水和污水分流收集系统及生态治理方法,该系统包括排水沟、沉砂池和植被缓冲带,其特征在于:排水沟包括雨水通道和污水通道,污水通道末端连接沉砂池,沉砂池末端连接植被缓冲带。排水沟分为雨水通道和污水通道,雨水进入雨水通道可直接排入附近流域,不对流域造成污染;污水则进入污水通道,由污水通道输送入末端的沉砂池,经过沉砂池沉降,大部分无机颗粒沉入池底,后由出水口进入植被缓冲带,经过植被缓冲带的进一步净化,污水可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增加了天然雨水的利用率和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效率,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整个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从源头治理,大大减轻了后续河湖污染防治压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