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4101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046258.4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用户需求响应评估方法,其步骤为,首先研究智能电网中通讯系统的交互机制,建立智能电网框架下的信息双向交互系统的结构模型,确定信号交互方式;其次研究长期稳态需求响应特性,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需求响应评估模型;然后研究短期动态需求响应特性,利用条件概率分布理论,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需求响应评估模型;最后分别对长、短期需求响应中的待评估对象进行评估。本发明可为智能电网优化和控制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如电力调度以及电价制定方面的随机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741017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46258.4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 G06Q10/0631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用户需求响应评估方法,其步骤为,首先研究智能电网中通讯系统的交互机制,建立智能电网框架下的信息双向交互系统的结构模型,确定信号交互方式;其次研究长期稳态需求响应特性,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需求响应评估模型;然后研究短期动态需求响应特性,利用条件概率分布理论,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需求响应评估模型;最后分别对长、短期需求响应中的待评估对象进行评估。本发明可为智能电网优化和控制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如电力调度以及电价制定方面的随机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333581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87282.6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62 , F24F11/30 , F24F11/46 , F24F11/65 , F24F2110/00 , F24F2140/5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负荷关系的多联机式中央空调有序用电的控制方法,包括:1、确定空调负荷的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2、若当前负荷超过设置阈值,则执行协议控制,包括A通过协议读取空调工作模式,确定空调工作状态是制冷还是制热;B将室内机的风速调为最低模式;C,制冷或制热模式下,调高或调低各室内机的设定温度;D关闭各室内机的运行。3、若当前负荷低于设置阈值,则恢复各室内机原始状态。优点:通过和多联机式中央空调通讯协议的交互,以调节各室内机的风速、温度、开关机状态为手段来降低多联式中央空调的整体负荷,能做到对多联式中央空调的精细化控制;将多联机式中央空调纳入到有序用电管理中来,扩大应用范畴。
-
公开(公告)号:CN105184402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510549526.X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基于决策树的个性化用户短期负荷预测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用户负荷进行波动分量辨识,判断其锯齿形波动是否显著;如果显著将进入波动分量提取环节,再得出用电模式数;如果不显著,则将直接得出用电模式数。针对用电模式数大于7种的用户采用最近日负荷预测法。针对用电模式数在2种~6种的用户采用基于用电模式挖掘的用户侧短期负荷预测法。针对用电模式数只有1种的用户采用聚类预测还原法。本发明通过对用户历史负荷进行数据挖掘,从而提取出用户用电模式,根据模式数的多少,建立基于决策树的个性化用户短期负荷预测算法,实现精确的用户短期负荷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67842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69716.6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东南大学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 G06Q10/0631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线预测中相似日最优天数组合的选取方法,步骤一:相似日的预筛选和相似日天数组合选取;步骤二:相似日组合矩阵进行基线负荷的预测;步骤三:相似日组合矩阵中最优相似日天数组合选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线预测中相似日最优天数组合的选取方法,充分、合理和有效地利用了历史日数据库,充分挖掘非需求响应因素,量化历史日相似度并排序,通过不同天数组合的误差对比最终确定了相似日最优选取天数组合,其中采用了灰色关联法、综合加权法、多元线性回归法、MRE误差评价等方法的优点,极大地提高了需求响应基线预测的经济性和准确性,为需求响应技术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80933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31733.3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率的电力系统海量用户分类方法,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S1计算用户一月之内各日负荷率;SS2计算月均负荷率和月内负荷率标准差;SS3建立负荷率分类图;SS4根据日内稳定程度划区;SS5根据日间稳定程度划区。本发明成功解决了用户负荷分类的海量规模和随机波动这两大难题,且分类流程简单,计算量小,开发难度低,物理含义明晰,实用性强,采用该方法可快速完成海量用户负荷的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04376364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77416.7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N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家居负荷管理优化方法,通过对智能家居系统中的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与风速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对蓄电池荷电状态与充放电电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将负荷分为不可控型负荷、中断型负荷和不可中断型负荷,并给出了中断型负荷和不可中断型负荷开关状态需要满足的条件;建立智能家居负荷管理模型,模型包括由用户总电费构成的目标函数和包含有功功率平衡和最大功率限制的约束条件;利用遗传算法对本发明的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在满足基本的负荷约束和用户需求约束情况下,调节各负荷的工作状态,使得当天的总电费最小。本发明能够对智能家居负荷进行管理,使得当天总电费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04331737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75567.9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神经网络的办公建筑负荷预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确立办公建筑负荷预测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特征变量和输出目标向量;初始化粒子群解集;计算每个粒子的适应度值;更新粒子的局部最优位置和全局最优位置;更新微粒的速度和位置;判断结束条件;如果满足结束条件,则输出当前最优位置;赋值神经网络并进行神经网络模拟,预测办公建筑负荷。通过基于神经网络的办公建筑负荷预测方法,综合考虑了影响办公建筑负荷波动变化的所有内扰与外扰因素。同时针对办公建筑特殊的周期性用电特性,将其周期性负荷变化一并考虑进去,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实现办公建筑的高精度负荷预测,具有负荷预测精度高、简单易实现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513568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310437526.1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4R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破智能电能表硬件限制的自动对时方法。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利用采集终端透传DL/T645广播校时命令对同一个终端下的时钟超差智能表分阶段进行校时,通过在多个校时周期实施操作,逐步减小智能表时钟超差范围,最终使得表计时钟被校准。本发明使用广播对时命令远程自动对智能表进行校时,突破了目前智能表单表授时的硬件编程按钮的限制,避免了人工去现场作业,操作简便、可靠性高,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941214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60088.3
申请日:2014-04-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DC的电子式互感器校验系统及方法,所述的校验系统包括标准电磁式互感器、标准信号交换器、采集卡、同步时钟、TDC单元、计算机。本发明将传统由非同步采集卡构建的检验系统和TDC单元相结合,通过增加TDC单元,测量触发采样信号到开始采样的延时时间,对测量的标准信号的相位做校正,从而克服标准通道的相位测量误差,实现高精度的校验平台;本发明既可以用于电子式互感器校验,也可用于谐波准确度测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