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511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81311.3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镇江蓝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包括供气部、除湿部和送气管道,送气管道设置在主缆内,且与主缆同向延伸,送气管道的管壁上设置有排气口,供气部、除湿部和送气管道的进气口依次连通,供气部排出的除湿气体经由除湿部、送气管道排至主缆内,以使除湿气体从主缆内向外排出。该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能够实现从内向外对主缆进行除湿,将主缆内的水蒸气排出至主缆外,并阻挡主缆外部的潮湿空气和水进入到主缆内,保证了良好的除湿效果,避免主缆因内部存水导致的快速腐蚀,进而保证了主缆具有良好的强度,进而保证了悬索桥良好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7285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483884.X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镇江蓝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湿源定位方法、寻源送风方法和系统,其中湿源定位方法包括:确定钢箱梁内空气运动形成的速度场以及紊流粘度场;确定湿度伴随场方程,进而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数量与位置,构建湿度伴随场矩阵方程;根据湿度伴随场矩阵方程,计算对应的湿度伴随场系数矩阵;确定湿源强度的搜索范围;根据湿度伴随场系数矩阵在搜索范围内进行湿源定位。本发明通过钢箱梁内部湿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反向定位湿源,控制风口的开启和关闭,提高送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1945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22008.7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镇江蓝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叠热泵驱动的深度除湿系统及应用,系统包括:具有低温制冷循环和高温制冷循环的复叠式热泵、一级除湿转轮、二级除湿转轮;湿空气经复叠式热泵的冷端冷凝除湿后,从冷端出口进入一级除湿转轮的除湿区进行一次吸附除湿,一次吸附除湿后,根据除湿需求,或者从一级除湿转轮的除湿区出口排出,或者进入二级除湿转轮的除湿区实现二次吸附除湿;再生空气经复叠式热泵的热端加热升温后,从热端出口流出后,根据再生需求,或者分别进入一级除湿转轮的再生区和二级除湿转轮的再生区,或者只进入一级除湿转轮的再生区,以实现吸湿剂的再生。本发明可根据不同工况调整转轮吸附除湿的级数,满足不同湿度范围的空气的深度除湿要求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76849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18063.9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镇江蓝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再生的复合除湿系统,包括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和除湿转轮;湿空气经所述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的冷端冷凝除湿后,进入除湿转轮的除湿区经吸附除湿后排出;再生空气经所述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的热端加热升温后,进入除湿转轮的再生区以实现吸湿剂的再生。还涉及一种所述基于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再生的复合除湿系统在空气除湿中的应用。本发明将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与除湿转轮复合,分别利用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的蒸发器和除湿转轮对湿空气进行冷凝和转轮复合除湿,同时利用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高温热能对转轮再生空气加热,实现了高湿环境下的深度除湿,有效解决了传统除湿系统效能不足,耦合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465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67422.6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镇江蓝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5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驱动的复合除湿系统控制方法,在运行过程中切换除湿模式,所述除湿模式包括单转轮除湿模式、单热泵除湿模式、复合除湿模式;包括以下步骤:A.系统待机:当环境相对湿度<50%时,系统处于待机状态;B.解除待机:当环境相对湿度≥50%时,系统解除待机状态,并根据环境温度选择运行模式:同时在环境温度<14℃时,运行单转轮除湿模式;在14℃≤环境温度<26℃时,运行单热泵除湿模式;在环境温度≥26℃时,运行复合除湿模式;C.环境湿度判断:经过设定时间Δt1后再次判断环境相对湿度,若环境相对湿度≥50%,则保持系统运行状态;若环境相对湿度<50%,则关闭所有运行部件,系统返回待机状态,直至Δt1后的下一次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57243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37880.X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镇江蓝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5H8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主缆电动缠包带装置的工作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先在主缆上依次组装该桥梁主缆电动缠包带装置;再使进料机构做旋转运动将缠包带缠绕在储料筒上;然后将储料筒与内侧导轨分离,并连接到外侧导轨上;再使储料筒上的缠包带通过引导装置做旋转与直线复合运动,从而螺旋缠绕在主缆上,压紧装置跟随引导装置将缠包带再次压紧;单次缠绕完成后,使缠包带牢固粘连。优点是:不但可以方便、迅速地将缠包带自动缠绕在主缆上,而且还减少了自动缠包带装置反复安装、拆卸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缠带效率,节省了人力并有效减少了工人高空作业的带来的安全隐患,尤其是还提高了缠包效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