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38695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010840930.3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Z型ZnO/Au/g‑C3N4复合膜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与用途,具有等离子体共振增强效应。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出ZnO微米针薄膜材料,再经过离子吸附‑紫外光还原过程,制备出ZnO/Au微米针薄膜。最终经过吸附‑煅烧处理制备出ZnO/Au/g‑C3N4三元微米针薄膜杂化材料;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制备手段和简便的操作流程制备出具有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增强的Z型ZnO/Au/g‑C3N4复合膜光催化材料用以CO2分子的光催化转化碳基燃料过程,并且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与二次污染的形成,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污染处理光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53559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31808.7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G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小质量检测的微悬臂梁装置,包括悬臂梁装置、悬臂梁固定基板、电极板固定基板、垫片、电极距离调节用垫片、电极板,悬臂梁装置通过弹簧压片固定在悬臂梁固定基板上;电极板固定基板上设有垫片,垫片上设有电极距离调节用垫片,电极板置于电极距离调节用垫片上,并用弹簧压片固定在电极板固定基板上;本发明的一种微小质量检测的微悬臂梁装置,含有由单晶硅组成的微悬臂梁、电极板装置、含有微小电容检测电路。微小质量物体作用于悬臂梁内部的微通道,引起悬臂梁产生形变,通过检测悬臂梁和电极板之间的电容变化,从而计算出微小质量物体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226720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810947802.1
申请日:2018-08-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冲击和超声振动复合的半固态金属塑性加工方法及装置,涉及超声振动与激光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激光组件、超声振动组件、模具组件和加热组件。对处于半固态的金属材料进行激光冲击,同时对半固态金属施加超声振动,既有利于去除材料中的气体和减少氧化物夹杂,也使晶粒细化,组织致密,产生微结构,并改变材料内部的残余应力分布,克服了传统工艺的缺陷,提高材料性能。施加超声振动使激光冲击作用深度更深,作用效果更明显。此方法可推广到材料加工的许多领域,如焊接、表面熔覆等。
-
公开(公告)号:CN11213868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840811.8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CO2光还原用多界面电子转移体系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具体为一种3D‑CdIn2S4/Au/2D‑rG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用途。首先通过水热法制备出3D CdIn2S4微米花球结构,再经过恒温水热搅拌及紫外光还原过程,制备出3D‑CdIn2S4/Au;最终进过二次水热制备出3D‑CdIn2S4/Au/2D‑rGO三元杂化材料;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制备手段和简便的操作流程制备出具有高效的多维多界面电子传输机制的3D‑CdIn2S4/Au/2D‑rGO复合光催化剂用以CO2分子的光催化转化碳基燃料过程,并且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与二次污染的形成,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污染处理光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050366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25944.8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 清华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局部自适应灵敏度背景建模方法。首先使用一种新的像素级方法获取背景像素点的颜色空间信息和局部二值相似模式(LBSP)特征,建立背景模型。该方法利用迭代思想,降低缓慢运动和短时间静止目标对背景模型真实性的影响,获得更可靠的背景模型。其次使用样本一致性策略进行前景检测。最后使用自适应灵敏度的模型更新策略获得距离阈值R(x)和学习率T(x)。为使获得的距离阈值R(x)更加合理,提出了距离阈值修正机制用于获得更恰当的距离阈值。即通过一种新颖的方法判定当前像素的复杂程度,然后在此基础上赋予距离阈值修正机制,使距离阈值的动态调整更可靠。本发明公开的背景建模方法能够在复杂背景下获得更精确的前景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025234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56554.5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MoS2/SnS2/r-GO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本发明包括(1)SnS2光催化剂的制备:向一定浓度的五水氯化锡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L-半胱氨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浴加热搅拌,水热反应所得的产物,得到二硫化锡前驱体;(2)MoS2/SnS2/r-G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以去离子水溶液为溶剂,在合成二硫化钼的过程中依次加入还原氧化石墨烯和步骤(1)制备的二硫化锡前驱体,磁性搅拌,然后倒入真空反应釜水热反应,待自然冷却后,洗涤并放入烘箱中干燥,得到MoS2/SnS2/r-GO复合光催化剂用于还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简单、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与二次污染的形成,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污染处理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939575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342607.2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01J27/24 , C02F1/30 , C02F1/72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薄层CdS/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制备步骤如下:1、将尿素置于马弗炉中高温煅烧,得到二维薄层g-C3N4前驱体;2、将二维薄层g-C3N4前驱体加入到硝酸溶液当中,水浴加热条件下搅拌处理,将所得固体样品洗涤至中性、真空干燥后,进行煅烧,待冷却至室温后,研磨,得到二维薄层g-C3N4纳米片;3、将二维薄层g-C3N4纳米片在含有Cd2+的溶液中超声处理,离心,将所得固体加入到含有S2-的溶液中继续超声,得到二维薄层CdS/g-C3N4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通过简单便捷的煅烧、酸处理以及二次煅烧的手法制备出二维薄层g-C3N4纳米片,并通过简单的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制备出高效的二维薄层CdS/g-C3N4复合光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7254581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710309505.X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21D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冲击和超声振动挤压协同强化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激光组件、振动组件、液压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方法采用激光冲击强化和超声振动挤压强化同时对金属板料上已开的孔进行强化,所述芯棒与孔成间隙配合状态以对孔进行约束,以防止激光冲击工件外表面时孔和孔角的畸变,并增加孔壁的强化效果;在激光冲击金属板料外表面时,孔中的芯棒施加超声振动,利用一定频率、振幅和模态的功率超声与激光冲击波产生相互作用,在孔壁附近一定深度形成三维的压应力分布,使孔获得较高的抗疲劳性能和较光整的内表面。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强化工艺的缺陷,解决了单一激光冲击和单一超声振动挤压强化孔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725458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309505.X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21D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0/005 , C21D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冲击和超声振动挤压协同强化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激光组件、振动组件、液压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方法采用激光冲击强化和超声振动挤压强化同时对金属板料上已开的孔进行强化,所述芯棒与孔成间隙配合状态以对孔进行约束,以防止激光冲击工件外表面时孔和孔角的畸变,并增加孔壁的强化效果;在激光冲击金属板料外表面时,孔中的芯棒施加超声振动,利用一定频率、振幅和模态的功率超声与激光冲击波产生相互作用,在孔壁附近一定深度形成三维的压应力分布,使孔获得较高的抗疲劳性能和较光整的内表面。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强化工艺的缺陷,解决了单一激光冲击和单一超声振动挤压强化孔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701230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182202.6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件连接孔的超声挤压强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以芯棒作为超声挤压强化工具,在芯棒与连接孔之间保持2%~6%挤压余量的条件下,将芯棒以10~60mm/min速度均匀通过连接孔,同时给芯棒加上15~80kHz频率的呼吸式超声振动,交替式径向振幅在3~50μm,整个过程采取的是拉拔挤压方式;该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振动部分、工作台、导向筒、液压缸、支架。超声振动部分与液压杆用螺纹套筒连接,液压缸、导向筒分别安装于支架顶板的两侧工作台安装于支架底板上。上述挤压过程中在孔壁面增加了挤压余量,孔壁附近形成残余压应力,加深了径向残余压应力层,产生晶格畸变,位错密度增加,同时减少了孔壁面附近的材料轴向塑性流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