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光缆绝缘修复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03457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1171151.5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光缆绝缘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工装架的准备,制作可以移动的工装架,工装架上在同一水平面上间隔安装有两个可以上下同步移动的悬臂,在悬臂前端安装可以沿悬臂连线移动的滑座,在滑座上安装海底光缆用的夹头;工作台的准备,在工作台上安装与海底光缆对应的模具及与模具连接的挤出机;绝缘缺陷点的去除、拼装、注塑修复和开模。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述的海底光缆绝缘修复工艺,特别设计了工装架,实现了海底光缆绝缘缺陷部分的张紧,并通过工装架与工作台的拼装,确保了海底光缆绝缘缺陷部分在模具型腔中的位置精准,提升修复部分的精度和质量稳定性,保障了海底光缆的绝缘性能。

    轻型海缆缆型过渡接头的在线过渡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490563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64195.9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海缆缆型过渡接头的在线过渡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A型海缆上需要缆型过渡的位置做缆型过渡标识;(2)在A型海缆的外侧包覆加强防护层,且加强防护层的端部固定在缆型过渡标识处;(3)A型海缆带着加强防护层一起进入护套挤出机,在加强防护层外侧挤出护套层,得到A型海缆向以A型海缆为缆芯的B型海缆的缆型过渡接头。本发明过渡接头的在线过渡工艺,以一整根缆芯的生产方式在线完成A型海缆和B型海缆的过渡连接,实现A型海缆向B型海缆的无光纤接头缆型过渡,由于没有光纤接头,不会增加海底光缆系统的光纤损耗,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重量轻,存储、运输、施工方便的特点。

    轻型海缆缆型过渡接头的在线过渡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490563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10264195.9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海缆缆型过渡接头的在线过渡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A型海缆上需要缆型过渡的位置做缆型过渡标识;(2)在A型海缆的外侧包覆加强防护层,且加强防护层的端部固定在缆型过渡标识处;(3)A型海缆带着加强防护层一起进入护套挤出机,在加强防护层外侧挤出护套层,得到A型海缆向以A型海缆为缆芯的B型海缆的缆型过渡接头。本发明过渡接头的在线过渡工艺,以一整根缆芯的生产方式在线完成A型海缆和B型海缆的过渡连接,实现A型海缆向B型海缆的无光纤接头缆型过渡,由于没有光纤接头,不会增加海底光缆系统的光纤损耗,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重量轻,存储、运输、施工方便的特点。

    一种轻型海底光缆的缆型过渡接头

    公开(公告)号:CN208060796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20427538.4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型海底光缆的缆型过渡接头,包括缆芯,缆芯贯穿整个海缆,缆芯上位于缆型过渡位置处设有缆型过渡标识,缆芯外侧包覆有复合带层,复合带层的端部通过胶带固定在所述缆型过渡标识上,所述复合带层的外侧包覆有护套层。本实用新型的缆型过渡接头,以一整根缆芯的生产方式在线完成轻型海底光缆和轻型护套海底光缆的过渡连接,实现轻型海底光缆向轻型护套海底光缆的无光纤接头缆型过渡,由于没有光纤接头,不会增加海底光缆系统的光纤损耗,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重量轻,存储、运输、施工方便的特点;由于没有破坏轻型海底光缆的结构,过渡接头部分的参数接近轻型护套海底光缆的要求,可以适用于水深在5000米以上的深海。

    双侧光纤接续净化室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641152U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21662156.1

    申请日:2017-1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侧光纤接续净化室,包括净化室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室主体安装在移动式底盘上,所述净化室主体内设有风机过滤机组和高效过滤器使得净化室主体内整体形成百级洁净度区域;所述净化室主体相对设置的两面侧墙上均开设有接续槽,所述净化室主体另外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墙上均设有进线孔,所述接续槽延伸至与所述进线孔连通,所述接续槽上设有能够开合的密封板。本实用新型的双侧光纤接续净化室,通过在净化室主体内满布风机过滤机组和高效过滤器来缩小净化室主体的尺寸,实现更为方便的移动方式并加大百级洁净度区域的覆盖面积,增强净化室的牢固程度,杜绝自重下沉,实现更为实用的双边接续。

    海陆缆接头盒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66810U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21512073.4

    申请日:2017-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陆缆接头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端部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连通至筒体内部的进缆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和筒体通过卡箍密封连接;所述筒体的端部和端盖上均设有外翻板;所述卡箍的横截面为“C”字形结构,所述卡箍的自由端设有紧固件;所述卡箍上设有横截面为倒“V”字形的开口槽,所述端盖和筒体同轴设置后两者的外翻板均容置在所述开口槽内,收紧所述紧固件使得端盖和筒体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海陆缆接头盒,端盖和筒体之间基于卡箍锁紧密封连接,相较于传统的固定方式结构简单,易加工,易组装,同时满足海陆缆接头的接续要求,同时耐腐蚀,强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