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96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28297.5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段水文模拟的径流变化归因非线性贡献识别方法,包括:将年径流序列划分为天然时期和人类活动影响时期;选择流域水文模型,利用水文气象数据分别率定天然时期和人类活动影响时期的流域水文模型的参数;解析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解析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合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解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协同作用;量化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以及二者协同作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本发明在径流变化归因线性解析的基础上,重点识别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二者的协同作用,识别结果可客观反映水文过程对环境要素非线性响应,有效地应用到流域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具体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5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31363.2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土壤蓄水容量参数的寒区水文过程模拟方法,将RCCC‑WBM模型中静态的土壤蓄水容量参数Smax替换为与温度相关的动态土壤蓄水容量参数DSmaxi。本发明是基于RCCC‑WBM模型和气温变化对寒区土壤蓄水容量参数影响的物理机制,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动态土壤蓄水容量参数的寒区水文过程模拟方法,可以更为客观准确地模拟冻土变化下的寒区径流过程;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量化冻土变化下土壤蓄水容量的变化,有效支撑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较好模拟寒区径流趋势,有效支撑流域水资源评价与规划管理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55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731363.2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土壤蓄水容量参数的寒区水文过程模拟方法,将RCCC‑WBM模型中静态的土壤蓄水容量参数Smax替换为与温度相关的动态土壤蓄水容量参数DSmaxi。本发明是基于RCCC‑WBM模型和气温变化对寒区土壤蓄水容量参数影响的物理机制,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动态土壤蓄水容量参数的寒区水文过程模拟方法,可以更为客观准确地模拟冻土变化下的寒区径流过程;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量化冻土变化下土壤蓄水容量的变化,有效支撑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较好模拟寒区径流趋势,有效支撑流域水资源评价与规划管理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6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5282.1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8/23 , G06Q10/063 , G06F11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流域实际蒸散发模拟及变化归因量化解析方法,确定流域的天然时期和人类活动影响时期,基于RCCC‑WBM模型,提出以径流模拟率定模型参数为基础的流域实际蒸散发模拟方法,分阶段模拟流域实际蒸散发变化并进行归因识别,量化解析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以及二者协同作用对实际蒸散发量变化的影响。利用RCCC‑WBM模型,通过径流模拟优化分阶段率定模型参数,在此基础上,模拟不同流域状态(表征不同人类活动情势)和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流域实际蒸散发过程,进而识别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二者的协同作用对流域实际蒸散发量的影响。该方法能够更灵活、有效地应用到流域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具体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6335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102915.7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14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N20/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面向不均匀站点分布的地下水干旱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干旱管理与应对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研究区域的地下水监测站点历史监测信息和位置信息,并将目标研究区域网格化;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和反距离插值法,重构目标研究区域各网格点地下水位序列;基于预设的标准化降水指数算法,结合移动平均法,确定目标研究区域各网格点标准化地下水位指数序列;基于游程理论,识别地下水干旱事件,并确定地下水干旱事件特征。该方法解决了当前基于不均匀地下水监测站点数据进行区域地下水位插值存在系统误差,地下水干旱识别准确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5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43729.X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7/1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文模拟和偏差纠正的径流变化归因分解量化方法,包括划分天然时期和人类活动影响时期;利用天然期的水文气象资料,率定模型参数;基于天然时期实测与模拟的径流量过程,计算月径流的平均模拟偏差;利用人类活动影响时期的气象资料驱动流域水文模型,模拟人类活动影响时期的天然径流过程;基于月径流模拟偏差,对天然时期和人类活动影响时期模拟的天然径流量进行纠正;利用基准期和人类活动影响期的实测值与偏差纠正的天然径流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本发明方法既具备基于水文模拟径流变化归因识别方法的灵活性,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模拟误差对径流变化归因识别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63353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02915.7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14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N20/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面向不均匀站点分布的地下水干旱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干旱管理与应对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研究区域的地下水监测站点历史监测信息和位置信息,并将目标研究区域网格化;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和反距离插值法,重构目标研究区域各网格点地下水位序列;基于预设的标准化降水指数算法,结合移动平均法,确定目标研究区域各网格点标准化地下水位指数序列;基于游程理论,识别地下水干旱事件,并确定地下水干旱事件特征。该方法解决了当前基于不均匀地下水监测站点数据进行区域地下水位插值存在系统误差,地下水干旱识别准确性差等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