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聚集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84032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838822.6

    申请日:2016-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204/32 C01P2004/03 C01P2004/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聚集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聚集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层状石墨、氧化剂和酸液进行氧化反应,得到氧化石墨,然后将所述氧化石墨进行高温处理以使得所述氧化石墨剥离为石墨烯,得到石墨烯聚集体,接着将所述石墨烯聚集体在能够高温沉积生成纳米颗粒的气体的存在下进行高温气相沉积,以在所述石墨烯聚集体的不同石墨烯层之间生成纳米颗粒。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聚集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石墨烯层之间沉积纳米颗粒,保证片层之间充分隔离,从而增大了比表面积并防止了后期处理时石墨烯片层回叠的发生。

    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4032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838764.7

    申请日:2016-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层状石墨分散在溶剂中,然后使得到的分散液流经微型通道进行高压挤出处理,所述高压挤出处理的进料端压力比出料端压力高至少1MPa,得到石墨烯分散液。该方法不仅能够将层状石墨进行有效剥离,而且还能够提高石墨烯的生产效率,简单高效,对设备要求低,是大规模制备石墨烯的理想方法。此外,该方法无需通过使用超声探头震荡产生气穴作用实现剥离和分散,不会产生金属杂质,极具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碳纳米管及其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545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710470706.8

    申请日:2017-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纳米管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及其纯化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化碳纳米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惰性气氛下,将含有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杂质的碳纳米管中的金属氧化物进行还原反应;(2)在惰性气氛下,将步骤(1)得到的碳纳米管与环戊二烯进行接触反应,生成茂金属;(3)将步骤(2)中生成的茂金属脱除。还公开了上述方法纯化得到的碳纳米管。本发明的纯化方法能够在不破坏碳纳米管结构同时最大程度地脱除金属杂质。

    加热体组件和具有其的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5530716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796012.X

    申请日:2014-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体组件和具有其的汽车,其中加热体组件包括:外壳,外壳内限定有一端开口的腔室;发热体,发热体设在腔室内,发热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加热电极;盖板,盖板设在开口处并与外壳密封连接以封闭发热体,盖板上设有电极孔,加热电极的一部分伸出电极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热体组件,通过在外壳的开口处设置盖板对发热体进行遮挡,使封装过程中封装材料无法通过零部件之间的缝隙进入发热体内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封装效果好,保证了产品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种碳纳米管及其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545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710470706.8

    申请日:2017-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纳米管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及其纯化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化碳纳米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惰性气氛下,将含有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杂质的碳纳米管中的金属氧化物进行还原反应;(2)在惰性气氛下,将步骤(1)得到的碳纳米管与环戊二烯进行接触反应,生成茂金属;(3)将步骤(2)中生成的茂金属脱除。还公开了上述方法纯化得到的碳纳米管。本发明的纯化方法能够在不破坏碳纳米管结构同时最大程度地脱除金属杂质。

    加热体组件和具有其的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5530716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410796012.X

    申请日:2014-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体组件和具有其的汽车,其中加热体组件包括:外壳,外壳内限定有一端开口的腔室;发热体,发热体设在腔室内,发热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加热电极;盖板,盖板设在开口处并与外壳密封连接以封闭发热体,盖板上设有电极孔,加热电极的一部分伸出电极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热体组件,通过在外壳的开口处设置盖板对发热体进行遮挡,使封装过程中封装材料无法通过零部件之间的缝隙进入发热体内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封装效果好,保证了产品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