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4528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06915.3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焦煤传热过程模拟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上设有炉膛,所述加热室与所述炉膛之间隔有加热套件,所述加热套件上设有炉料底部测温热电偶,所述炉膛顶部设有炉盖,所述炉盖上设有炉料表面测温热电偶,所述炉膛上开有荒煤气导出孔。本发明对焦炉的实际加热状况进行模拟,通过本装置可以有效的测定不同预处理工艺条件下的炼焦煤的传热变化,为热工制度的修改提供帮助,为降低废水处理量的煤的水分调节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本装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将煤料水分调节技术成功用于炼焦煤后,焦化废水处理量降低50~80%,蒸发煤中水分的能耗降低30%,并且降低了配煤成本,年效益近亿元。
-
公开(公告)号:CN10628138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71443.2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B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B5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煤炼焦中焦化收益的评估方法,属于煤化工领域。本发明采用配煤综合效益指数G作为评估配煤炼焦中焦化收益的标准,配煤综合效益指数G为每个月的输入部分与输出部分的差值,每个月的输入部分包括焦炭收益和后续焦化产品收益,后续焦化产品收益又包括焦炉煤气收益、粗焦油收益和粗苯收益;输出部分为每月配煤实际成本。本发明提供的评估方法是一种集配煤成本、焦炭收益以及后续焦化产品收益于一体的焦化综合收益评价方式,对前期采购成本控制,后期焦化产品收益计算,均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5516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71269.X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闭空间内煤粉存储过程的安全控制方法,首先对密闭空间内的煤粉做粒度筛分,得到粒度分布情况;再将高挥发分煤种进行粉碎得到最小粒级的高挥发分煤粉;进行煤粉爆炸试验,得出爆炸临界氧浓度CO2;进行程序升温氧化实验,得出CO浓度激增的临界参数:温度TCO和CO浓度CCO;对密闭空间内的煤粉温度、氧浓度、CO浓度进行监控;当密闭空间内的煤粉温度≥TCO,或密闭空间内的CO浓度≥CCO,或密闭空间内的氧浓度≥CO2时,对密闭空间进行充氮处理,直至密闭空间内的煤粉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80688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72627.9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尘云着火温度测试装置,包括加热炉,加热炉内设有带石英盖的石英管,所述石英管通过连接管与粉室连接,粉室通过单向电磁阀与储气罐连接,储气罐通过闸阀与第一泵连接,第一泵通过橡胶管分别与带有流量表的氧气源和带有流量表的氮气源连接;连接管上设有第二泵和第一测压计;所述储气罐上设有第二测压计;石英盖上设有泄压口。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确定粉尘云着火温度的方法。本发明可测定不同氧浓度和压力下粉尘云的着火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53758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51307.7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元生 , 薛改凤 , 常红兵 , 鲍俊芳 , 郑俊平 , 张庆喜 , 仉翼鹏 , 力飞 , 李进 , 强农场 , 陈明 , 孙竹 , 张雪红 , 项茹 , 鲁婷 , 陈鹏 , 陈细涛 , 詹立志 , 任玉明 , 宋子逵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22 , G01N1/28 ,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焦炭在高炉反应的装置,包括刚玉盒、刚玉筛板、刚玉杆;刚玉盒上带有第一筛孔,并固定在刚玉管的底部;刚玉管的上部设有第二筛孔,刚玉管的顶部设有刚玉盖,刚玉盖通过悬臂与立柱连接;悬臂分别与悬臂升降机构、悬臂旋转机构连接;刚玉杆穿过刚玉盖伸入刚玉管内,与刚玉管内的刚玉筛板连接,刚玉筛板的下方一侧设有刚玉刷;刚玉杆分别与刚玉杆升降机构、刚玉杆旋转机构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拟焦炭在高炉反应的方法。该方法能真实模拟焦炭在高炉中自上而下的裂化过程,能准确的测定焦炭高温性能;该装置能真实模拟焦炭在高炉下部的反应,从而能准确的测定焦炭高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879674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75541.1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 B01D53/8625 , B01D53/90 , C10B57/00 , C10B5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炉烟气余热利用及其脱硝的复合工艺,即将焦炉烟气SCR法脱硝过程中增加焦炉烟气对炼焦煤进行调干湿步骤,从而实现焦炉烟气与炼焦煤的换热,达到回收利用焦炉烟气热量的目的。本发明有效解决脱硝技术在焦炉烟气脱硝过程中的存在的能源损耗问题,通过复合SCR法与煤调湿或干燥工艺,解决了脱硝过程中的烟气温度与最终热量回收的矛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7896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322602.8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B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B5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粉煤比例下生产焦炭的配煤炼焦方法,所述粉煤比例为[33%,40%],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单种煤为气煤、1/3焦煤、肥煤、焦煤和瘦煤,并确定各单种煤的比例;2)对各单种煤进行混合后破碎,在细度80±2%范围内时,测定配合煤中小于0.3mm粒级所占重量百分比并根据其重量百分比的不同确定所配肥煤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大于25mm,最大奥亚膨胀度b值大于220%,基氏流动度固?软温度区间大于110℃的肥煤配比。本发明通过增加膨胀性能好、胶质体稳定的肥煤用量,能够克服配合煤中粉煤比例过高时,配合煤堆比重会降低,粉煤与其他煤粒之间的接触融合紧密程度不高的缺陷,从而生产出优质、热强度稳定的焦炭,满足3000立方米以上高炉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6244174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59599.3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炉墙喷补装置及方法,属于炼焦技术领域。所述碳化炉墙喷补装置包括:定位机构一端活动设置在滑槽内;高温成像仪设置在定位机构的另一端;封板设置在定位机构的另一端;吹扫机构一端设置在平煤车上,另一端设置在封板的一侧;耐火泥浆输送机构一端设置在平煤车上,另一端与封板连通,耐火泥浆输送机构与吹扫机构一端连通;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定位机构、高温成像仪、吹扫机构、耐火泥浆输送机构及平煤车连接。本发明碳化炉墙喷补装置及方法可代替人工进入炭化室高温修补作业,有效的减轻了劳动强度,保证了生产安全,无须降温处理,既缩短了修补时间,确保了生产节奏,又保证了有利于炭化室墙体的长寿。
-
公开(公告)号:CN106228011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83776.X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炭质量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属于高炉冶炼技术领域。该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焦炭在基准期的各项指标,2)计算每月各项焦炭指标超出基准期的概率X,3)计算焦炭质量的稳定性指数Z,4)以月为单位,采用所述步骤3)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焦炭稳定性指数Z与各月相应时期高炉的焦比进行回归分析,结合配煤成本找出焦炭稳定性指数Z的控制范围。本发明通过建立焦炭质量稳定指数,来反映高炉生产用焦炭质量的波动状况,提供了一种可简单有效的对高炉生产用焦炭质量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弥补了以往依靠经验评价不准、难以量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82365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56707.X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1/00 , B01D53/78 , B01D53/40 , C02F103/18 , C02F101/18 , C02F10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001 , B01D53/40 , B01D53/78 , B01D2251/306 , B01D2251/606 , B01D2257/304 , B01D2257/408 , B01D2258/0283 , C02F2101/18 , C02F2101/32 , C02F2103/18 , C02F22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碳酸钾脱硫冷凝液的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去除真空碳酸钾脱硫冷凝液中的悬浮物;将去除悬浮物后的真空碳酸钾脱硫冷凝液加压输送至上升管的桥管处,其中,去除悬浮物后的真空碳酸钾脱硫冷凝液在所述桥管处的压力大于等于1.5公斤/cm2;在所述桥管的高压氨水喷嘴之前喷洒去除悬浮物后的真空碳酸钾脱硫冷凝液,以通过所述桥管处的荒煤气热量对真空碳酸钾脱硫冷凝液中的油类和氰根离子进行分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废液含高浓度的CN‑及油类难处理的技术问题,降低了高浓度含CN‑、油类等污染物对后续生化系统微生物的毒化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