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59487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66065.X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IPC: B63C1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海深自适应管道,包括管体,管体内分别设置有连接深海设备的定叶轮和与定叶轮紧固连接的中轴,中轴上套设有动叶轮,中轴外壁面设置有螺旋凹槽,动叶轮通过螺旋凹槽在中轴上移动的同时发生旋转,动叶轮和定叶轮之间设置有弹簧,还公开了使用该自适应管道的深海设备;未工作时,动叶轮和定叶轮在弹簧作用下分离,且轴上是重合状态,工作时,根据海水深度(即进出口压差)的大小,动叶轮旋转下移相应的高度,使得过流面积减少,流通阻力增大,从而使流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本发明无需额外的控制组件,可根据海水深度情况自动调节,在全海深范围内可实现流量的稳定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86434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57692.3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氧化银电池正极用新型低阻抗导电骨架及其制造方法,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喷射或模塑等工艺,在常规正极银或镀银导电骨架的基础上,复合一层耐氧化导电塑料层。本发明具有低阻抗,高稳定性,克服了原有正极银导电骨架使用过程中初期阻抗过高的不足。采用本发明,以15C电流放电时,起始电压由1.17V~1.19V提高到1.25V~1.27V,提高单体电池初始放电电压60mV以上,提高成组电池使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50368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610903985.8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IPC: H01M6/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贮备式电池的自动激活装置,包括电池组和设置在电池组上方的贮液器,所述的电池组和贮液器之间连通有公共气室,所述的贮液器内设有空腔,空腔内注入电解液,空腔上设置有出液孔,所述的出液孔处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的出口端与电池组相连通,所述阀门的进口端通过管道连通有高压气源;本发明每个电池单体对应一个阀门,具有单独的电解液流道,可实现电解液的均匀分配,无公共流道漏电现象,提高电池的质量比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328968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0863339.3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贮备电池中旁路电流的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贮液器、电解液分配管、电解液支管和电池组,所述的电解液支管有多根且并行排列,所述的电池组由多个电池单体组成,每根电解液支管上连接一个电池单体,所述的电解液支管内表面设置有金属镀层;还公开了其方法,电池激活后,贮液器中的电解液溶液通过电解液分配管平均分配到各个电解液支管中,通过电解液支管分别注入电池组中对应的电池单体;电解液溶液通过电解液支管时,与设置在电解液支管内表面上的金属镀层发生反应,生成的反应产物阻塞电解液支管,从而阻断公共流道。本发明结构简单、方法简单可靠,能在电解液流道中产生绝缘物质来阻断电解液流道,消除旁路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807181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378039.7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海的电爆式进水阀,包括阀体以及位于阀体前侧的阀芯腔,阀芯腔内设有阀芯,所述的阀芯腔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阀体后侧设有连通阀芯腔的推杆腔,所述的推杆腔内设有与阀芯连接的推杆,推杆后端设置有电爆阀以及与电爆阀连接的电缆,所述的推杆腔后侧设置有用于对推杆固定的切断销,防止发火前推杆动作,所述的推杆腔前侧设置有用于对推杆限位的定位销,对发火后的推杆进行固定,以防止进水阀由于水流压力而关闭。
-
公开(公告)号:CN10632896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63339.3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6/5022 , H01M6/32 , H01M6/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贮备电池中旁路电流的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贮液器、电解液分配管、电解液支管和电池组,所述的电解液支管有多根且并行排列,所述的电池组由多个电池单体组成,每根电解液支管上连接一个电池单体,所述的电解液支管内表面设置有金属镀层;还公开了其方法,电池激活后,贮液器中的电解液溶液通过电解液分配管平均分配到各个电解液支管中,通过电解液支管分别注入电池组中对应的电池单体;电解液溶液通过电解液支管时,与设置在电解液支管内表面上的金属镀层发生反应,生成的反应产物阻塞电解液支管,从而阻断公共流道。本发明结构简单、方法简单可靠,能在电解液流道中产生绝缘物质来阻断电解液流道,消除旁路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393724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23635.4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一体化双极性电极,包括一体化复合框体、正极、负极、以及复合框体之间的密封层,所述复合框体将金属基体与框体塑料一体化连接,正极置于金属基体的一侧,负极置于金属基体的另一侧,复合框体之间的密封层置于相邻一体化双极性电极之间防止电解液外漏;还公开了一种电池堆;本发明的复合框体兼具金属基体与框体的作用,充分结合了塑料聚合物的绝缘性与金属的导电性,连接位置非常牢固、无缝隙、密封性能良好,可完全杜绝相邻单体电池之间的电解液连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放电末期单体电池间电解液连通而导致漏电陡增的问题,提高活性物质利用效率,减轻电池重量,提高电池比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450141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863147.2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IPC: H01M2/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贮备式电池的注液系统,包括电池壳、贮液罐、注液阀、气体发生器和排气阀,电池壳内设置有电池壳空腔、若干个电池单体和与气体发生器相连通的公共流道及公共气道,电池壳空腔和电池单体与公共流道之间分别设置有空腔注液孔和电池单体注液孔,空腔注液孔的孔径小于电池单体注液孔的孔径,电池壳空腔和电池单体与公共气道之间分别设置有空腔排气孔和排气管,贮液罐包括出液口和进气口,注液阀包括与出液口相连通的注液阀进口和与公共流道相连通的注液阀出口,排气阀包括与进气口相连通的排气阀出气口和与公共气道相连通的排气阀进气口;本发明注液均匀,公共流道无电解液残留,电池放电时无漏电电流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385948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1166065.X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IPC: B63C1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海深自适应管道,包括管体,管体内分别设置有连接深海设备的定叶轮和与定叶轮紧固连接的中轴,中轴上套设有动叶轮,中轴外壁面设置有螺旋凹槽,动叶轮通过螺旋凹槽在中轴上移动的同时发生旋转,动叶轮和定叶轮之间设置有弹簧,还公开了使用该自适应管道的深海设备;未工作时,动叶轮和定叶轮在弹簧作用下分离,且轴上是重合状态,工作时,根据海水深度(即进出口压差)的大小,动叶轮旋转下移相应的高度,使得过流面积减少,流通阻力增大,从而使流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本发明无需额外的控制组件,可根据海水深度情况自动调节,在全海深范围内可实现流量的稳定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05434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95126.3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性锌银电池用负极,由底层锌箔和依次连接在底层锌箔表面的一个或多个面层锌箔构成,所述的底层锌箔为表面设有凹坑的无穿孔结构,所述的面层锌箔为网状结构;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锌箔为负极材料可制备超薄、异型结构负极,可根据不同空间结构要求进行电极设计;负极由两层或多层锌箔组成,可根据电池容量和结构设计调整锌箔层数;凹坑状和网状结构锌箔可增大反应面积,提高电流密度,适应大电流放电;底层锌箔处理后表面为凹坑状、无穿孔可阻止电解液进入双极性电极中,使其可用于双极性结构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