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92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455809.9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因素的优化自适应三相有源电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有源电感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优化自适应有源电感被应用于变频调速电机驱动系统的网侧滤波,实现替换无源电感。相比于现有技术基于网侧电流THD的自适应控制,本发明在此基础上加入直流母线电流纹波自适应控制环路和工况判断环路,不但可以进一步降低不平衡工况时产生的100Hz、200Hz谐波,还可以减小网侧三次谐波,从而进一步提升电能质量。通过多种控制策略动态特性仿真对比实验得出的结果,本发明提供的优化自适应三相有源电感在不同工况下网侧电流THD和直流母线电流纹波均得到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16670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955548.X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匝间距平面螺旋线圈,包括磁芯和放置在磁芯上方的由一根绝缘导线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一圈一圈盘绕得到的平面螺旋线圈;线圈的匝间距从圆心向外沿半径方向呈现由密到疏、再由疏到密的排布。本发明在不改变等匝间距平面螺旋线圈内径、外径、匝数、线规的前提下,依据线圈上的磁场分布改变线圈的疏密排布方式使之成为变匝间距平面螺旋线圈,减小了线圈上磁场强度的整体幅值,使线圈的邻近效应损耗问题得到减缓,最终缓解线圈交流内阻增大的趋势以减小磁耦合结构的铜损,同时保证该结构相比同等规格(内径、外径、匝数、线规)的等匝间距螺旋线圈结构在磁场分布与偏移容差特性上不具有明显劣势。
-
公开(公告)号:CN109067184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10997500.5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恒流恒压无缝切换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包括三桥臂逆变器和磁耦合结构;三桥臂逆变器的包括3条桥臂,每条桥臂上均各设有2个开关管,三桥臂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有直流电源;磁耦合结构包括与三桥臂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的发射端、和与负载连接的接收端;其中发射端由两个线圈串联而成,两个线圈的两个端点和两个线圈之间的1个节点,分别连接其中1条桥臂2个开关管之间的节点;接收端为单个线圈;通过控制三桥臂逆变器不同桥臂的开关管的通断,实现恒流输出特性与恒压输出特性之间的切换。本发明通过采用三桥臂逆变器与磁耦合结构进行组合,利用切换工作桥臂的方式实现恒流到恒压的无缝切换,从而保证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1820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007745.0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寿命模型参数波动的精确评估IGBT可靠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IGBT的型号和使用环境,确定IGBT所在电路的电气参数;S2、确定IGBT的热应力:根据IGBT所在电路的电气参数,在仿真软件中搭建电路图,根据IGBT的Datasheet中的损耗参数和热模型,仿真得到IGBT的结温随时间变化的波形;S3、结合Bayerer模型参数和IGBT的结温,进行的IGBT寿命评估。本发明可有效评估IGBT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66708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955548.X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匝间距平面螺旋线圈,包括磁芯和放置在磁芯上方的由一根绝缘导线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一圈一圈盘绕得到的平面螺旋线圈;线圈的匝间距从圆心向外沿半径方向呈现由密到疏、再由疏到密的排布。本发明在不改变等匝间距平面螺旋线圈内径、外径、匝数、线规的前提下,依据线圈上的磁场分布改变线圈的疏密排布方式使之成为变匝间距平面螺旋线圈,减小了线圈上磁场强度的整体幅值,使线圈的邻近效应损耗问题得到减缓,最终缓解线圈交流内阻增大的趋势以减小磁耦合结构的铜损,同时保证该结构相比同等规格(内径、外径、匝数、线规)的等匝间距螺旋线圈结构在磁场分布与偏移容差特性上不具有明显劣势。
-
公开(公告)号:CN10906718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97500.5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恒流恒压无缝切换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包括三桥臂逆变器和磁耦合结构;三桥臂逆变器的包括3条桥臂,每条桥臂上均各设有2个开关管,三桥臂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有直流电源;磁耦合结构包括与三桥臂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的发射端、和与负载连接的接收端;其中发射端由两个线圈串联而成,两个线圈的两个端点和两个线圈之间的1个节点,分别连接其中1条桥臂2个开关管之间的节点;接收端为单个线圈;通过控制三桥臂逆变器不同桥臂的开关管的通断,实现恒流输出特性与恒压输出特性之间的切换。本发明通过采用三桥臂逆变器与磁耦合结构进行组合,利用切换工作桥臂的方式实现恒流到恒压的无缝切换,从而保证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18207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711007745.0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F30/30 , G06F30/2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寿命模型参数波动的精确评估IGBT可靠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IGBT的型号和使用环境,确定IGBT所在电路的电气参数;S2、确定IGBT的热应力:根据IGBT所在电路的电气参数,在仿真软件中搭建电路图,根据IGBT的Datasheet中的损耗参数和热模型,仿真得到IGBT的结温随时间变化的波形;S3、结合Bayerer模型参数和IGBT的结温,进行的IGBT寿命评估。本发明可有效评估IGBT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6224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62566.2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H01M2/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电解液引流结构,其夹设于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之间,所述的电池电解液引流结构包括引流层、吸液条,所述引流层包括第一弧面部、第二弧面部,所述第一弧面部、第二弧面部均为若干个,所述第一弧面部与所述第二弧面部的轴线均竖直布置,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弧面部相邻侧分别光滑连接于同一个所述第二弧面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弧面部的凸弧面抵接于一所述单体电池的外壁,所述第二弧面部的凸弧面抵接于另一所述单体电池的外壁,当单体电池侧壁发生破损,泄露的电解液可以从第一弧面部的凹弧面或者第二弧面部的凹弧面向下流到所述吸液条上,并被所述吸液条吸收,避免了电解液在单体电池外壳上方的积聚造成严重的腐蚀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911229Y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620095767.8
申请日:2006-03-2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F02P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高能干式汽车点火线圈的结构是:包括点火线圈器件及其支撑的壳体(1),并且采用具有三个铁心柱(2)、三个气隙(10)并构成三个闭合的磁路,即形成"三环三柱三隙"型磁路结构;采用一个初级绕组(5)和两个次级绕组(8),各绕组线圈数近似为某设计基数的立方,三绕组连接后有三个出线接点或者扩展为四个及以上的多个出线接点,由其形成"三绕组三方数三接点"及其可扩展型电路结构,其中,初级绕组的两个接点各接一个低压接线针(3);两个次级绕组串联后,其两端头分别连接高压点火针(4)、初级绕组的一个接点;点火线圈器件和壳体之间由环氧树脂(9)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国产化、成本低、实用性强和性能优越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5005586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0623916.8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分霍尔电流传感器,包括底座、壳体和霍尔感应单元等零部件,所述霍尔感应单元包括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在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上对称分布的两个磁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磁芯的内部空间的两根导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霍尔元件,以及与所述霍尔元件电性连接的运放电路;本实用新型的差分霍尔电流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当两根所述导线中通入电流后,通过设置所述霍尔感应单元能够同时检测两根导线电流是否一致,不需要两次测量单股单相电流,实际应用不受限,能够满足现代工业的发展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