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动态交通流和用户心理的电动汽车出行引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114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374131.0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交通流和用户心理的电动汽车出行引导方法。提出改进的累积前景理论方法,建立基于多参考点的评估用户出行心理预期效用模型,以对用户出行决策的价值进行量化;建立动态交通流模型,基于用户的心理预期效用模型,通过交通流状态和EV用户出行需求评估出行决策,由此建立考虑交通流状态和用户心理预期的出行引导策略,搭建基于动态交通流和用户心理的EV出行引导平台,以降低EV用户出行的拥堵概率和耗电量,提升用户的出行体验,同时减缓交流拥堵情况,并减小EV的充电负荷,同时实现电网和路网的优化。

    一种考虑用户有限理性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9185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911193203.6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用户有限理性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对活动属性分析,判断当前条件下该活动发生的概率,建立出行者的活动‑出行链间的转移关系;S2、建立出行者的活动‑出行链上的出行选择概率模型;S3、得到出行者在活动‑出行链上的转移规律和电动汽车在活动‑出行链上的充电规律;S4、分析得到出行者每日出行次数,结合出行者每日出行次数和每条活动‑出行链上电动汽车充电规律,获得电动汽车的日充电需求。本发明的方法相比于统计分析法不仅能够得到更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结论,同时能够揭示影响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变化的内在原因;相比于基于完全理性假设的电动汽车行为和充电需求分析方法更具有合理性。

    一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智能在线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528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910333663.8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智能在线识别方法,本发明分为离线训练、在线应用和模型性能评估三个步骤。离线训练是运用随机响应数据构建训练集,利用改进的CatBoost算法对原始特征进行分类,得到低频振荡稳定性在线识别模型。在线应用是对在广域测量中获得的随机响应数据进行去噪和归一化构造原始输入特征,将原始输入特性输入识别模型判断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稳定性。模型性能评估是对模型的精度进行判断。本发明提出的模型具有处理速度快的特点,可以进行在线应用,辅助电网工作人员在实际电网运行中发生低频振荡时快速报警,在低频振荡发生前采取紧急预防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一种基于动态交通流和用户心理的电动汽车出行引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114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74131.0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交通流和用户心理的电动汽车出行引导方法。提出改进的累积前景理论方法,建立基于多参考点的评估用户出行心理预期效用模型,以对用户出行决策的价值进行量化;建立动态交通流模型,基于用户的心理预期效用模型,通过交通流状态和EV用户出行需求评估出行决策,由此建立考虑交通流状态和用户心理预期的出行引导策略,搭建基于动态交通流和用户心理的EV出行引导平台,以降低EV用户出行的拥堵概率和耗电量,提升用户的出行体验,同时减缓交流拥堵情况,并减小EV的充电负荷,同时实现电网和路网的优化。

    一种考虑用户有限理性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9185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93203.6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用户有限理性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对活动属性分析,判断当前条件下该活动发生的概率,建立出行者的活动-出行链间的转移关系;S2、建立出行者的活动-出行链上的出行选择概率模型;S3、得到出行者在活动-出行链上的转移规律和电动汽车在活动-出行链上的充电规律;S4、分析得到出行者每日出行次数,结合出行者每日出行次数和每条活动-出行链上电动汽车充电规律,获得电动汽车的日充电需求。本发明的方法相比于统计分析法不仅能够得到更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结论,同时能够揭示影响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变化的内在原因;相比于基于完全理性假设的电动汽车行为和充电需求分析方法更具有合理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