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046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61933.6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福建大唐国际宁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南电力试验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G01N33/204 , G01N3/40 , G01N3/02 , G01N1/32 , B24B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检测设备领域,公开了电站蒸汽管道金相检验与硬度检测一体化装置,包括:检测机构,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同时为后续机构提供安装环境与空间,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打磨件和两组检测仪,用于对电站蒸汽管道进行金相检验与硬度检测;调节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检测机构的内部,用于调节检测机构的高度和位置,从而便于打磨件和检测仪对不同高度的蒸汽管道进行检测。本发明通过自动化调节机构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对检测装置位置和角度的自动控制,显著提高了检测精度和一致性。同时,装置配备弹性调节和保护措施,有效减少了打磨和连接组件的磨损,降低了维护成本,提升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0414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524299.X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超临界锅炉高再集箱接管结构及其焊接工艺,属于电站锅炉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接管材料采用9Cr‑3W‑3Co马氏体耐热钢;S2.接管与高温再热器间的异种钢接头使用镍基焊材ERNiCr‑3(82焊丝)或者ERNiCrCoMo‑1(617焊丝)填充;S3.接管与P92集箱筒体选用与P92钢相匹配的焊材或者与9Cr‑3W‑3Co马氏体耐热钢相匹配的焊接材料;S4.接管与P92集箱筒体采用坡口角接的连接形式。本发明得到的9Cr‑3W‑3Co钢接管部件的使用寿命是现有T92钢接管部件的3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16180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1911396580.X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氏体耐热钢在超临界高温蒸汽下氧化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尤其适用于9%Cr马氏体耐热钢。该方法应用金属氧化动力学的抛物线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对阿伦尼乌斯方程进行了数学修正,结合大量电厂实际运行的结果和模拟实验数据,运用分步线性拟合和函数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一个9%Cr马氏体耐热钢在23~35MPa高温蒸汽环境下的氧化膜厚度计算公式,该公式综合考虑了时间和温度对氧化膜厚度的影响,将蒸汽温度和运行时间代入该公式即可计算出该条件下9%Cr马氏体耐热钢的氧化膜厚度。该公式突破了多数氧化动力学模型只考虑单一因素影响的限制,克服了传统氧化皮厚度测量方法测试周期长、成本较高、操作复杂、精度不稳定,或者需要割钢管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843285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0659656.X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B23K3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焊缝抗时效脆化的高等级马氏体耐热钢用焊丝及其应用。焊丝化学组分为:C:0.05~0.12%、Si:0.15‑0.40%、Mn:0.40‑1.0%、P:0.01%以下、S:0.008%以下、Ni:0.20%以下、Cr:8.50~9.50%、W:0.90~1.90%、Mo:0.30‑1.10%、Co:2.50‑3.50%、Nb:0.03~0.07%、V:0.15~0.25%、N:0.03~0.07%、B:0.001‑0.004%、Cu:0.10%以下、Ti:0.01%以下、Al:0.03%以下,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焊缝成形好,初始韧性高,时效脆化倾向小,接头高温蠕变持久强度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084649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1171444.0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C21D9/08 , C21D9/50 , C21D11/00 ,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9%Cr热强钢管道焊后热处理升温速率的优化计算方法,包括建立9%Cr热强钢管道焊后热处理温度场模型;计算9%Cr热强钢管道各组热处理参数;基于得到的的热处理参数,建立9%Cr热强钢管道升温速率预测模型;基于管道径向温度梯度的要求,通过9%Cr热强钢管道升温速率预测模型选择升温速率。本发明能够根据加热器功率和工期时间的要求,计算不同规格9%Cr热强钢管道焊后热处理的最大升温速率,可以用于指导P91、P92、E911、G115等9%Cr热强钢管道接头焊后热处理升温速率的优化选择,在达到满足焊后热处理要求的同时,减少热处理时间,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309572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550388.5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3 , C21D9/50 , C21D11/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9%Cr钢高温高压管道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9%Cr钢管道局部焊后热处理最小加热宽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M组不同规格的9%Cr钢管道焊后热处理内外壁在一定温差时所需的最小加热宽度;2,基于M组不同规格的9%Cr钢管道焊后热处理加热宽度数据,采用作图软件绘制9%Cr钢管道焊后热处理加热宽度速算云图;3,根据绘制的9%Cr钢管道焊后热处理加热宽度速算云图建立任意规格的9%Cr钢管道焊后热处理加热宽度计算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计算任意规格的管道焊后热处理的最小加热宽度。本发明的方法可快速地确定9%Cr钢管道焊后热处理的最小加热宽度,便于现场热处理技术人员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266971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811462079.4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再热裂纹的含W高强度低合金耐热钢,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C:0.04~0.11%、Si:0.50%以下、Mn:0.10‑0.60%、P:0.03%以下、S:0.01%以下、Ni:0.40%以下、Cr:1.90~2.60%、V:0.20~0.30%、Nb:0.02~0.08%、Mo:0.05~0.30%、W:1.45~1.75%、Ti:0.01~0.06%、B:0.001~0.012%、Al:0.03%以下、N:0.01%以下,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耐热钢具有优异的抗再热裂纹性能,能够应用于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高温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688700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710726407.6
申请日:2017-08-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08 , C21D9/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9%Cr热强钢管道焊后热处理加热功率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M组不同规格9%Cr热强钢管道所需的焊后热处理加热宽度;步骤2、据步骤1中获得的M组不同规格9%Cr热强钢管道焊后热处理加热宽度,计算该M组管道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加热器的热流密度,使用双线性插值的方法建立任意规格9%Cr热强钢管道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加热器热流密度计算模型;步骤3、建立任意规格9%Cr热强钢管道焊后热处理加热功率计算模型。本发明能够快速、精确的获取不同规格9%Cr热强钢管道焊后热处理所需要的加热功率,便于现场安装,从而保证焊后热处理质量,具有提高焊后热处理效率,节约材料和能源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7492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07057.3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定低合金耐热钢再热裂纹敏感性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评定T/P23钢再热裂纹敏感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得到晶界M23C6相析出量随T/P23钢中碳、铬、钼、钨元素含量变化的关系;(2)得到碳当量指数CM23C6;(3)根据T/P23钢中碳当量指数CM23C6和硼元素的含量得到再热裂纹敏感性评价公式。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直接试验方法评定T/P23钢再热裂纹敏感性费时、费力和成本高的问题,具有快速和低成本的优点,非常适合于原材料采购验收过程中的再热裂纹敏感性评定,也可用于钢厂T/P23钢产品的质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881318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32790.9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优化设计9%Cr热强钢管道焊后热处理分区数量的方法,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精确获得了9%Cr热强钢管道焊后热处理温度场分布;使用RBF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管径、壁厚、管内空气流速、热处理分区数量与热处理环向温差的预测模型;使用三线性插值的方法确定任意规格(管径和壁厚)9%Cr热强钢管道热处理需要的最少分区数量;应用本发明可以在满足热处理环向温差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最少分区数量从而节约成本,确保焊后热处理施工质量,从而保障火电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