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71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28215.8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长电(张掖)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石本构特性VG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泡水后岩石样品置于平整试验台之上,通过补水保持岩石表面一直处于饱和状态,每隔一段时间将表面擦干后进行称重,计算岩石样品质量增长量;S2、将岩石样品质量增长量换算成水的体积ΔV,根据岩石截面积S及测量得到的孔隙率ε,求解得到湿润峰深度变化Δzf,测量多组数据,根据数据拟合Greep‑Ampt模型,求解得到含水率下岩石的湿润峰基质吸力Sfi;S3、得到i个方程以及4个未知量m,n,l,α;解方程组得到VG模型参数;本发明通过测量Green‑Ampt入渗模型参数,利用该参数与VG模型参数的换算关系,间接求解Van‑Genuchten模型参数,进而获取岩石的土水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9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93228.6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长电(张掖)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1N15/08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高渗岩石的渗流特性参数反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一维多孔介质非饱和两相渗流模型,取多孔介质,设置持续供水边界,与一维渗流实验对应,根据试样水理特征参数测试结果设置试样渗透率和孔隙率,将入口毛细压力pec和孔隙分布指数λ设置为典型值,开展试样渗流场仿真计算;S2、通过计算反演得到砂岩和花岗岩的入口毛细压力pec和孔隙分布指数λ;S3、不同试样的渗流场计算结果和渗流模拟实验结果对照,基于岩石渗透率和孔隙率,结合岩石一维渗流实验结果,开展仿真计算得到岩石的孔隙尺寸和分布指数本构特征参数;本发明能够高精度地反演出高渗岩石的渗流特性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38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45849.4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库盆防渗抽水蓄能电站管道型接地网及其设计方法。本发明通过抽水管道连通管道型地网与水库,使用少量水库水加湿站址岩石,并利用库底防渗层渗水辅助,降低岩石电阻率,进而降低接地网接地电阻。管道型接地网设计方法:从抽水蓄能电站库址岩石地质特征参数测试和内部渗流场研究两个角度确定库址岩石内部含水率分布规律,基于岩石电阻率与含水率测试数据,结合岩石内部含水率分布规律得到库址岩石的电阻率随渗流的变化规律,并基于抽水蓄能电站接地网散流模型确定库址岩石所需加湿范围,根据库址岩石的电阻率随渗流的变化规律和库址岩石所需加湿范围对管道型接地网进行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618403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38423.X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R2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接地极在监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直流接地极接地电阻在线监测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接地极引流杆塔模型的直流接地极散流模型,计算引流杆塔在直流接地极不同工况下的沿线地电位升,并结合接地极引线电阻率计算出最优监测点;以最优监测点接地电阻为基础针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修正;通过在最优监测点对接地极引线对地电位差和在接地极极址或换流站对接地极引线电流进行在线监测,实现对接地电阻的在线监测。该方法实现了接地电阻的在线监测,克服了离线测量方式费时费力,监测效率低、精度低的缺陷。对直流接地极的安全运维具有工程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88575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47972.3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在地中构建直流电流场,以促进旱区绿化植物成活的方法和系统,包括:将绿化植物幼苗栽植于沙沟内,使其根系栽植于湿沙层中;在绿化植物幼苗附近布置一根钢棒作阴极棒,在远离绿化植物幼苗的位置布置数根钢棒作为阳极棒,将阴极棒和阳极棒竖直埋入地下;在地面布置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将蓄电池的负极连接阴极棒,正极连接阳极棒,安装控制器,形成供电装置,在地中构建直流电流场;定期对绿化植物幼苗的进行检查,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对供电装置进行移除以供再利用。本发明以太阳能为能源,并且可重复利用,具有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的优势。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旱区绿化植物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易于大面积推广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3044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68607.3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性点谐振接地时避雷器GPR安全限值计算方法及系统,根据变电站GPR反击站用避雷器的基本原理搭建10kV系统的仿真模型,确定不同消弧线圈配置方式下的避雷器受反击特性;记录避雷器在故障过程0.5s中的放电电流波形和两端电压波形;通过记录故障过程中避雷器两端的电压波形和放电电流波形,经卷积计算得到避雷器在GPR的反击下吸收的能量;通过记录故障过程中避雷器两端电压变化波形,确定10kV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GPR反击避雷器的机理,将确定线路对地电容数值带入仿真模型,将避雷器吸收能量与通流容量进行对比,校核避雷器在GPR反击下的安全性,得到不同线路对地电容下避雷器GPR安全限值。准确确定避雷器反击情况,避免安全事故和损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