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77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26697.1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旋转风机叶片表面摩擦荷电的电场分析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计算绝缘表面试品在风洞试验后的表面电荷密度分布数据;构建绝缘表面试品的几何模型,导入所述表面电荷密度分布数据,形成静电场仿真模型;基于所述静电场仿真模型,计算得到绝缘表面及周围空间的电场分布。本发明通过探究叶片绝缘表面摩擦电荷对异常接闪放电的影响规律,解决目前旋转风机叶片表面沉积摩擦电荷产生的电场分布不明确导致雷击接闪失效的诱发机制不明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560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39115.6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G06F18/23211 ,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雷电监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同名团簇识别的雷电地闪轨迹提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将一次完整的雷暴过程,以连续的短时时间窗格划分,对每个时间窗格内的地闪点分别进行聚类,将单个时间窗格内的聚类团簇视为同时发生,由连续的几个时间窗格内各选1个团簇质心组成雷电地闪运动轨迹,被选出的这些团簇即为同名团簇。通过聚类手段获得一定时间段内的雷暴团簇分布,依据同名团簇的惯性原理,提出几条判据,识别地闪轨迹。该方法依据同名雷云团簇的运动惯性,提取出的轨迹方向性更强,便于分析雷电地闪活动的移动趋势,所得轨迹可继续用于地闪活动的短时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38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45849.4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库盆防渗抽水蓄能电站管道型接地网及其设计方法。本发明通过抽水管道连通管道型地网与水库,使用少量水库水加湿站址岩石,并利用库底防渗层渗水辅助,降低岩石电阻率,进而降低接地网接地电阻。管道型接地网设计方法:从抽水蓄能电站库址岩石地质特征参数测试和内部渗流场研究两个角度确定库址岩石内部含水率分布规律,基于岩石电阻率与含水率测试数据,结合岩石内部含水率分布规律得到库址岩石的电阻率随渗流的变化规律,并基于抽水蓄能电站接地网散流模型确定库址岩石所需加湿范围,根据库址岩石的电阻率随渗流的变化规律和库址岩石所需加湿范围对管道型接地网进行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618403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38423.X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R2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接地极在监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直流接地极接地电阻在线监测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接地极引流杆塔模型的直流接地极散流模型,计算引流杆塔在直流接地极不同工况下的沿线地电位升,并结合接地极引线电阻率计算出最优监测点;以最优监测点接地电阻为基础针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修正;通过在最优监测点对接地极引线对地电位差和在接地极极址或换流站对接地极引线电流进行在线监测,实现对接地电阻的在线监测。该方法实现了接地电阻的在线监测,克服了离线测量方式费时费力,监测效率低、精度低的缺陷。对直流接地极的安全运维具有工程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55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051157.3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9B23/1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高速旋转物放电过程多参量同步观测平台及方法,所述观测平台包括:风洞平台,具有形成弧形气流的试验段,所述试验段底部设置引导气流流动的弧形引流板,所述试验段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部分向上扩张形成突出的空腔;试验电极,包括:上板电极,固定在所述空腔上端模拟雷云,且连接直流叠加冲击的高压电源;下板电极,固定在所述引流板下方模拟大地;和棒电极,部分伸出所述引流板处于弧形气流中以模拟高速旋转物,其余部分在所述引流板的内部,所述棒电极与所述下板电极通过绝缘垫片隔绝并各自接地;以及同步观测系统,用于对放电过程的电学参数、光学参数、热力学参数进行同步观测。本发明实现对高速旋转目标物放电的静态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65739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622006.7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试验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绕击模拟试验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输电线路雷电绕击试验参数和数据;步骤2、建立空间坐标系并绘制放电点空间分布图;步骤3、分析绕击概率空间变化规律;步骤4、绘制等概率散点图与拟合曲线图;步骤5、对输电线路绕击概率进行计算。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雷电绕击模拟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雷电绕击特性的研究,对总结其放电规律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建立和修正雷电屏蔽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1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326884.X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3/06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旋转风机叶片表面多荷电状态耦合的分析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带金属圆盘的绝缘表面样品经风洞试验后的绝缘样品表面的电位分布数据;基于所述电位分布数据,结合电荷反演算法,得到带金属圆盘的绝缘表面样品的电荷密度分布;基于仿真软件中的空间电场分布模型,结合反演得到的电荷密度分布,对稳态下的空间电场进行计算,得到带金属圆盘的绝缘表面样品的空间电场分布图。本发明通过风洞试验、电位分布测量结合电荷反演和空间电场分布仿真,实现对风机表面多荷电状态耦合的电荷分布与空间电场分布的计算,并基于计算结果分析旋转风机叶片表面多荷电状态耦合的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54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41336.2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雷电防护技术,具体涉及考虑旋转风机叶尖电晕电荷影响的雷电先导发展计算方法,将先导发展模型与旋转风机叶尖电晕放电电荷分布模型相耦合,仿真计算程序通过Matlab和Comsol Multiphysics联合编程实现,仿真计算中建模剖分以及电磁场计算通过Comsol实现;以下行先导开始步进为t=0时刻,通过Matlab调用Comsol中每一时间步长下的计算结果,并进行循环判断,为下一步长计算赋予新的计算初值;循环得到不同雷电流幅值下的雷电击距,拟合得到雷电流与雷电击距的关系式。该方法有助于减少因雷击造成的叶片损坏事故,保证风机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26766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635968.1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R19/17 , G06F30/2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雷害防护技术,具体涉及考虑交叉跨越输电线路屏蔽的三维雷击跳闸率计算方法,获取交叉跨越输电线路杆塔参数和雷电活动参数;基于二维电气几何模型理论中击距的定义,在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中依次求解各导线的引雷范围表达式;在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下建立雷电入射角与空间直线单位方向向量的关系式,获取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下雷电入射角的概率分布;基于网格法统计有效网格的个数得到各个导线的雷电暴露面积;循环考虑不同雷电入射角和雷电流幅值下待求导线引雷范围的平均雷电暴露面积,计算导线的绕击跳闸率。该方法可以为交叉跨越区段下方线路的雷害风险评估以及交叉跨越区段满足防雷规程要求的去地线跨越方式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2541211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80660.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雷电害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输电通道内多条线路屏蔽的雷击跳闸率扫描计算方法,该方法在输电通道内并行架设多条线路屏蔽作用的研究方面,提出一种基于EGM计算原理、通过计算机扫描遍历求解的绕击计算方法,从而求取考虑输电通道内并行架设多条线路屏蔽作用的各基杆塔线路的绕击跳闸率,为密集通道线路的雷害风险评估以及防雷措施改造工作提供指导。采用新的计算机扫描方法,基于对雷电先导直线方程的平移,可以不用求解输电线路各个导线的击距圆的具体暴露弧段,直接得出相应暴露弧段在地面投影的引雷宽度,跳过了对不同击距圆位置关系的处理,因此适用于复杂多回塔型的绕击计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