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度流域网格分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71048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711177159.0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尺度流域网格分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基于河道关系,将干支流交汇处划分为节点,在节点的基础上,将流域河道按干支流关系划分为若干河段,按照上下游关系,先对干流进行编号,遇到节点,转到对支流进行编号,再回到对干流进行编号,获得对计算范围内的流域水系完整编码的河段体系;步骤2.根据河段特征,实际计算网格精度需求以及计算机器硬件条件,确定每一河段的分块规则网格数量和大小,对每一河段进行自动重新分块,得到合适的规则网格数量大小的分块;步骤3.根据流域水系的特点,将干支流河段以及节点按照空间位置关系,分为多种类型,按照各种类型分别设置对应的边界交换规则,来实现分块网格的边界自动交换。

    服务于主体功能区的城镇发展水平综合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651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39447.7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于主体功能区的城镇发展水平综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服务于主体功能区的城镇发展水平综合评估的四级指标体系;步骤2.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收集第四级指标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形成原始数据矩阵,构建城镇发展水平综合评估的基础数据库;步骤3.确定所有评估指标的阈值;步骤4.利用阈值对评估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数据标准化之后新的数据矩阵;步骤5.计算各评估指标的权重;步骤6.计算各评估单元的城镇发展指数;步骤7.依据城镇发展指数计算结果,评估全国县域层面城镇发展水平。本方法充分考虑了社会、经济、空间因子对城镇发展的影响,确保了基础数据的可得性和实效性。

    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的精细化网格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8032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010504027.X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nventor: 张万顺 张潇 彭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的精细化网格评价方法,通过坐标散点数据的准备,依据可获取的计算机硬件资源,划分并行计算方案,准备分块控制文件,生成精细化的分块网格坐标点文件,以及分块信息文件和分块控制文件。经空间分配、反距离插值、四点插值和最邻近插值等方法,将标准与处理文件转化为基础(3级)指标。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修改并行计算流程中的计算公式,即可进行该指标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将各分块结果合并,转化成可视化结果,供校核检验。经以上步骤内容,即可实现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的精细化网格评价。

    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的精细化网格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803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504027.X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nventor: 张万顺 张潇 彭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的精细化网格评价方法,通过坐标散点数据的准备,依据可获取的计算机硬件资源,划分并行计算方案,准备分块控制文件,生成精细化的分块网格坐标点文件,以及分块信息文件和分块控制文件。经空间分配、反距离插值、四点插值和最邻近插值等方法,将标准与处理文件转化为基础(3级)指标。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修改并行计算流程中的计算公式,即可进行该指标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将各分块结果合并,转化成可视化结果,供校核检验。经以上步骤内容,即可实现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的精细化网格评价。

    大尺度流域网格分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71048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1177159.0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尺度流域网格分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基于河道关系,将干支流交汇处划分为节点,在节点的基础上,将流域河道按干支流关系划分为若干河段,按照上下游关系,先对干流进行编号,遇到节点,转到对支流进行编号,再回到对干流进行编号,获得对计算范围内的流域水系完整编码的河段体系;步骤2.根据河段特征,实际计算网格精度需求以及计算机器硬件条件,确定每一河段的分块规则网格数量和大小,对每一河段进行自动重新分块,得到合适的规则网格数量大小的分块;步骤3.根据流域水系的特点,将干支流河段以及节点按照空间位置关系,分为多种类型,按照各种类型分别设置对应的边界交换规则,来实现分块网格的边界自动交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