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002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80591.1
申请日:2024-01-19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垂直式矩阵型重力储能系统的并网启动方法和系统,该方法设计了软启动机组并网启动策略,即在并网启动前,软启动机组中的机械储能装置以预设功率作为输出功率进行功率输出。同时并网启动时,永磁同步机通过晶闸管软启动电路并入电网,在电网拖动下永磁同步机的启动功率变化至软启动功率,同时转速变化至同步转速,软启动机组中的晶闸管软启动电路短接并退出运行,再根据实际的电网需求功率调整输出功率且以永磁同步机直接并网的方式进行并网,该设计不仅缩短了软启动机组的永磁同步机启动时间,还采用软启动的方式使得软启动机组通过晶闸管软起动电路并入电网,并网过程平滑。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48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25108.X
申请日:2023-03-10
申请人: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风场内一次调频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在避免转速恢复引起系统频率二次跌落的同时,避免了传统风场内有功分配控制策略下不同工况风机间繁琐的时序安排。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风场内一次调频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短时功率超发控制,量化风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容量,建立计及风电参与调频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步骤2,基于系统频率响应模型,评估系统频率扰动量并预测系统频率最低点,确定风场参与一次调频容量步骤3,考虑风场内各风电机组出力波动特性,建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风场内调频协调控制模型,基于该模型对风电场内一次调频功率进行实时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399165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241218.2
申请日:2021-10-25
申请人: 武汉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8 , H02J3/46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3213
摘要: 本发明属于属于分布式光储聚合调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K‑means++算法的光储聚合调峰方法,首先对于影响分布式光储调峰的聚合特征量进行提取与分析,针对不同特征量的优先级,将聚合过程分为分区、分层两步,利用K‑means++算法得到具有相似特征量的光储聚合群体及其对应的聚合模型。在综合考虑电力系统调峰成本与波动成本的同时,利用光储聚合群建立电力系统的调峰模型。兼顾调度经济性与光储波动性,将光储集群的调度结果下发至分布式光储系统个体。该方法搭建分布式光储聚合调峰模型,将大量分布式光储通过相似调峰特征量完成聚合,减小变量维数和求解难度,使其更易于参与电力系统的调峰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33311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61196.6
申请日:2022-08-31
申请人: 武汉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ADMM的配电网‑微电网群协同分布式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配电网‑微电网群中源荷储主体的利益不同进行虚拟区域划分,构建分布式优化总体框架;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总优化调度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分解,构建考虑多方利益主体的配电网‑微电网群的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对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针对配电网‑微电网群集中式调度方式存在的计算量大、通讯困难、利益主体难以协同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的配网子区域与微电网群可控资源子区域分布式优化调度方法,能够保持较好的经济性,同时具有可行性与综合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62913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417739.7
申请日:2022-04-20
申请人: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调频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储能容量优化的风‑储联合系统调频控制方法,以风‑储联合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考虑经济性的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利用PSO算法对储能容量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确定风电场所需最佳储能容量配置方案。根据配置方案,设计风‑储联合系统动态频率响应模糊控制器,制定基于模糊逻辑的风电和储能协同控制策略,充分利用风机有功备用裕度以及储能设备有限容量,实现风电和储能动态协同运行参与系统频率调节。该方法系统总成本最小,经济性好;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对风‑储联合系统进行动态频率控制,无需对被控过程进行定量的数学建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55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954154.X
申请日:2020-09-11
申请人: 武汉大学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针对多回特高压直流馈入交流电网场景,提出了一种多回特高压直流馈入的交流系统的直流功率互济方法。本发明通过送端及受端交流系统的戴维南等值参数和准稳态数学模型得到的送端和受端交流侧等值PQ节点参数,构建送端和受端交流系统的约束模型;在多约束条件下,优化求解各回直流线路馈入有功功率最大值,并根据当前直流运行状态及直流线路的送端交流系统等值惯量,对直流线路的可调容量进行修正,据此计算直流线路的频率电流参考下垂系数,并对直流线路的直流电流参考值进行调整。本发明充分发挥多馈入直流间功率互济的作用,增强功率支撑能力以提升受端交流系统的稳定水平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40407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534591.6
申请日:2020-06-12
申请人: 武汉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负荷参与的多区域电力系统频率控制方法,属于多区域电力系统频率控制领域,根据系统频率稳定控制目标构造系统状态变量,并建立多区域系统状态空间方程;根据控制目标和状态空间方程,采用滑模控制思路,设计各区域系统的滑动面代数函数,以减少柔性负荷响应偏差对频率稳定控制的影响;针对柔性负荷响应不确定性问题,设计多区域电力系统柔性负荷的分布式二阶滑模控制策略,使柔性负荷不仅能为本地扰动提供频率稳定支撑,还能避免邻域扰动对本地系统运行状态的影响。本发明所提控制方法能发挥柔性负荷参与系统频率控制的潜力,提高多区域电力系统频率稳定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46721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264604.2
申请日:2020-04-07
申请人: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电压灵敏度的配电网调压控制方法。对分布式光伏密集接入下的直流受端近区电网,采样直流闭锁后各节点的电压直至趋于稳态,得到多组节点电压向量并分组;根据分组计算各节点的暂态电压裕度,通过与裕度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电压薄弱点;依次扰动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计算各无功补偿设备的平均暂态电压灵敏度并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得到无功补偿设备调节顺序;根据调节顺序,结合无功补偿设备的约束条件依次调节各无功补偿设备,直至各电压薄弱节点的暂态电压稳定裕度均大于裕度阈值。本发明协调各无功补偿设备参与特高压直流受端近区电网调压,从而提高电压薄弱点暂态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10075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11919.6
申请日:2020-01-07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组合分类器的雷击输电线路故障概率分析方法,首先对含雷区等级、海拔高度、地面倾角、高程差和局部高程差的雷击运行数据进行离散化和标准化处理;利用这些雷击运行数据建立了支持向量机训练所需的数据集;接着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这些雷击运行记录的子集进行了学习,并根据每个子集所得到的训练模型的分类结果分别计算分类准确率(Accuracy)、查全率(Recall)和查准率(Precision),从中选取综合性能最好的模型对整个样本集进行分类预测;最后,建立基于多支持向量机组合分类器的输电线路雷击风险评估模型,综合多个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输出结果对输电线路杆塔的雷击故障概率进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80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00651.2
申请日:2023-11-08
申请人: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附加谐波电流信号的主动配电网线路保护方法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IIDG并网点正序电压分量和负序电压分量,并判断IIDG是否启动变限幅控制;若IIDG启动变限幅控制,向系统注入变限幅谐波电流,然后获取三相正序测量电压,以便确定主动保护是否启动;确定变限幅谐波电流与三相正序测量电压的相对相位关系,并根据相对相位关系确定故障方向,以及向本级线路对端保护设备发送相应的逻辑判断信号;确定变限幅谐波电流与三相正序测量电压的幅值关系,并结合逻辑判断信号确定保护附加测量值,以便判断故障是否位于保护区内,并控制执行相应保护动作。本发明可提高保护灵敏度,并可避免注入信号强度受到影响而使故障特征不明显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