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23657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10995985.4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光互连模块关键位置焊后对准偏移的方法,是通过将光互连模块底部夹持后放入温控箱内,对光互连模块施加温度载荷进行焊接,在冷却固化阶段连接迈克尔逊干涉仪,由分束器分开的两束He‑Ne激光被定镜和动镜分别反射回观察屏,从而引起干涉现象,当实验样件测量处发生位移时,会带动动镜一起移动,导致反射回来的两束激光的光程差不断变化,干涉波纹中心就有N个环消失或者涌出,再根据公式可计算光互连模块关键位置处X和Y方向的位移值。该方法可计算出光互连模块关键位置焊后偏移量值,为如何减小焊后初始对准偏移对于提高光互连模块的长期工作及提髙光互连模块耦合效率的关键性问题提供实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32365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0995985.4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光互连模块关键位置焊后对准偏移的方法,是通过将光互连模块底部夹持后放入温控箱内,对光互连模块施加温度载荷进行焊接,在冷却固化阶段连接迈克尔逊干涉仪,由分束器分开的两束He-Ne激光被定镜和动镜分别反射回观察屏,从而引起干涉现象,当实验样件测量处发生位移时,会带动动镜一起移动,导致反射回来的两束激光的光程差不断变化,干涉波纹中心就有N个环消失或者涌出,再根据公式可计算光互连模块关键位置处X和Y方向的位移值。该方法可计算出光互连模块关键位置焊后偏移量值,为如何减小焊后初始对准偏移对于提高光互连模块的长期工作及提髙光互连模块耦合效率的关键性问题提供实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37637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1810998239.0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光互连模块关键位置焊后耦合效率方法,先利用响应面法设计32组实验组合,根据这32组实验参数,建立相应的32组仿真模型,然后利用响应曲面法得到光互连模块关键位置焊后耦合效率与关键因素的函数关系式,对所获得的函数式进行方差分析,确定了回归方程的有效性;再利用遗传算法对回归方程进行优化,依次执行初始种群生成、交叉、变异和进化逆转操作,获得最有利于提升光互连模块关键位置焊后的耦合效率的最优组合,最后通过建立对应的光互连模块有限元分析模型得以验证;该方法具有优良鲁棒性能,计算较为简单,为后期参数优化设计带来极大方便,优化后的计算结果较为理想。
-
公开(公告)号:CN109376372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0998239.0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光互连模块关键位置焊后耦合效率方法,先利用响应面法设计32组实验组合,根据这32组实验参数,建立相应的32组仿真模型,然后利用响应曲面法得到光互连模块关键位置焊后耦合效率与关键因素的函数关系式,对所获得的函数式进行方差分析,确定了回归方程的有效性;再利用遗传算法对回归方程进行优化,依次执行初始种群生成、交叉、变异和进化逆转操作,获得最有利于提升光互连模块关键位置焊后的耦合效率的最优组合,最后通过建立对应的光互连模块有限元分析模型得以验证;该方法具有优良鲁棒性能,计算较为简单,为后期参数优化设计带来极大方便,优化后的计算结果较为理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