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9913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210655381.1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极化转换超表面智能化逆向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使用极化度角和类极化度角表征机制表征极化转换超表面,得到连续性表征;基于连续性表征构建数据集模型;基于所述数据集模型完成深度学习网络训练,并以此进行极化转换超表面逆向设计,从而得到超表面设计方案。本发明通过使用极化度角和类极化度角表征极化转换超表面实现极化转换超表面功能表征机制,解决了传统表征方式存在宽带相位差不连续以及轴比表征方式中表征变量存在无穷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9913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55381.1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极化转换超表面智能化逆向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使用极化度角和类极化度角表征机制表征极化转换超表面,得到连续性表征;基于连续性表征构建数据集模型;基于所述数据集模型完成深度学习网络训练,并以此进行极化转换超表面逆向设计,从而得到超表面设计方案。本发明通过使用极化度角和类极化度角表征极化转换超表面实现极化转换超表面功能表征机制,解决了传统表征方式存在宽带相位差不连续以及轴比表征方式中表征变量存在无穷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8345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28355.3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螺旋馈电结构的超宽带圆极化超表面贴片天线,包括上层介质基板、下层介质基板、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上层介质基板、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下层介质基板和所述第三金属层从上至下依次堆叠。第一金属层设计超表面贴片结构,第二金属层蚀刻十字型缝隙,第三金属层设计螺旋状的微带馈电结构。为了实现高效率辐射性能,上层介质基板与下层介质基本均设置为一定厚度,从而能量能够在介质基板中高效率辐射出去。将超表面与微带天线结合,在实现低剖面的同时,提高了天线的辐射效率并且实现超宽带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89155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51816.8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61489部队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R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节渐变同轴式元件高压快脉冲响应测试夹具,其整体为封闭的同轴金属屏蔽体,主要包括左端部分、右端部分和中间部分三部分渐变结构的同轴夹具;所述的左、右两端为结构相同的渐变锥体结构,对称设置在中间部分的两侧;所述的中间部分整体为圆柱形同轴夹具,其包括左段同轴、右段同轴和中段同轴,左段同轴和右段同轴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在中段同轴部分的两侧。所述夹具中间部分的内导体外表面和外导体内壁上相对设置有测试器件焊点。同时对夹具中间部分由等径导体向渐变锥体处进行内外径轴向错位补偿,减少了因半径突变造成的高频信号传输性能下降。本发明创新性强,结构简单,各部分尺寸相对固定,可灵活拆卸,方便进行标准化制作和批量加工,具有较好的推广和使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2482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0347174.X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H01Q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TO的超宽带高效吸波器,包括第一PET膜、第一ITO电阻膜、第二PET膜、第二ITO电阻膜,第一ITO电阻膜设置于第一PET膜的顶部,第二ITO电阻膜设置于第二PET膜的底部,第一PET膜和第二PET膜之间具有空气介质层。本发明利用ITO‑PET设计出超宽带高效率的吸波器,并且实现透光性能,若将空气介质层替换成其他材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石英玻璃等,将扩大该吸波器的应用领域,在未来隐身武器的透明观察窗和透明射频识别装置方面的实际应用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22173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710505085.2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黑磷的超宽带极化可重构圆极化器,由在同一水平面内周期性排列的M×N个单元结构组成,所述的单元结构包括依次堆叠的保护层、黑磷层、中间介质层、全反射面层;所述的黑磷层由n层黑磷片层组成,黑磷片层与片层之间由隔离介质层隔开,所述的保护层用于防止黑磷与空气或水接触,起到保护作用。该极化器开启了基于黑磷的圆极化器的设计,黑磷超材料的各向异性,使得线‑圆极化转换成为可能;而黑磷的面内各向异性也可能对线‑圆极化转换产生影响;同时,黑磷的单层原子的厚度有利于实现圆极化器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37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57293.1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的毫米波段超宽带贴片天线,通过以所述上层介质基板和所述下层介质基板为基本载体,贴合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三金属层,并在所述下层介质基板上设置所述SIW谐振腔,且在所述SIW谐振腔的上表面开设耦合缝隙,所述SIW腔体的下表面具有背地共面波导馈电,以过渡带连接所述SIW谐振腔和所述背地共面波导完成天线设计,具有缝隙天线低剖面、易集成和易加工的优点,更实现了低损耗、高效率、高功率容量、较高增益和超宽的工作频带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贴片天线在毫米波段采用传统平面传输线作为馈电时出现的频带窄,损耗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7700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74740.0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Q15/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5/2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射型超宽带太赫兹极化可重构圆极化器,由在同一水平面内周期性排列的M×N个单元结构组成;所述的单元结构包括依次堆放的金属地板层、中间介质层和双开口谐振方环结构层;所述的金属双开口谐振方环结构层是由两个成中心对称的L形金属条组成各向异性的双开口方环结构。该极化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在太赫兹波段超宽带范围内高效地将线极化波转换为圆极化波,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在宽入射角范围内仍具有良好的线‑圆极化转换性能、具有极化可重构的特点。此外,通过调整结构参数,该极化器还能用于其它频段,在天线设计、隐身技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02557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61365.6
申请日:2016-05-26
IPC: H01Q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7/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局部非周期结构的石墨烯超宽带吸波器,包括金属板层,在金属板层上面至少设置一层吸波层,吸波层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介质层、硅层、绝缘介质层和石墨烯层,硅层、绝缘介质层和石墨烯层构成偏压层,其中石墨烯层与硅层分别接外加偏置电压的正负电极,石墨烯层由若干个石墨烯基本单元在二维方向上以陈列形式组成。本发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广泛地用于微波波段、低THz波段。由于其具有简易性的结构,容易在加工工艺中实现。通过调节石墨烯层的阻抗值及非周期结构应用,使吸波器获得超宽带吸波且呈现对极化不敏感的特性。引入多层非周期石墨烯结构,再对每一层加载适当偏置电压,进而使吸波器获得比基于单层的、周期的结构更宽的吸波带宽。
-
公开(公告)号:CN104092013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345067.9
申请日:2014-07-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石墨烯的频率可重构天线,包括天线本体,所述天线本体包括馈电端口、上部的石墨烯层、中部的非导电介质层和下部的导电介质层;其中非导电介质层与石墨烯层的相交面形成上界面,非导电介质层与导电介质层的相交面形成下界面。馈电端口设置在石墨烯层的一端,且上下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从馈电端口的正下方处向另一侧渐变;或馈电端口设置在石墨烯的中间,上下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从中间的馈电端口的正下方处,向两侧对称渐变。本发明可通过调节外加偏置电压来连续调控天线工作频率,克服了以往频率可重构天线对频率的调控上不能连续调谐的缺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