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6408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10095131.5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3P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滚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板材连接技术领域。所述滚压装置包括底座、板料传输装置、凹模、升降机构、压边圈、驱动装置和滚压机构。其中板料传输装置装设于底座上,凹模装设于底座上并与板料传输装置中的传动轴平行,升降机构固设于底座上,压边圈与升降机构连接且位于凹模的边缘的上方,驱动装置装设于底座上远离升降机构的一端,滚压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且位于凹模的上方。本发明通过利用滚压机构的运动方式和简化凹模结构,实现叠层复合板或大型平板的多点同时、连续的连接,且有效提高了连接点的强度和连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0171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2010039787.8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管流体压力胀接的密封与扩口一体化结构,包括顺序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板、固定模座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固定模座和第二挡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锥形孔和第二通孔,固定模座的锥形孔壁设有一组呈燕尾状的凹槽,固定模座的锥形孔内设有可活动的中空的锥形管夹,锥形管夹由一组夹块组成,锥形管夹内腔设有轴向带充压孔的充压头。这种结构简单实用,在无须密封圈的情况下实现换热管管端处的硬密封,并将换热管的流体压力胀接与管端扩口两道工序整合一体化,解决了目前流体胀接换热管过程中换热管产生弯曲、密封圈损耗高以及密封可靠性不佳问题,提高了换热器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7254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581309.2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1D26/045 , B21D39/08 , B21D5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45 , B21D39/08 , B21D5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的液压胀管装置,包括换热管,还包括支撑块,支撑块的中部设有十字凹槽,换热管置于支撑块的十字凹槽内,换热管一端由里到外依次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内螺纹管套和螺钉,另一端由里到外依次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内螺纹管套和螺栓,螺钉与换热管之间设有第一O形密封圈,螺栓与换热管之间设有第二O形密封圈,第一内螺纹管套和第二内螺纹管套放在支撑块的十字凹槽内,螺栓朝外的一端穿出支撑块。这种装置可对翅片进行更有效的固定,并通过使用换热管外部密封方式对带内螺纹管材进行良好的密封,提高热交换效率、成品率,还可以降低换热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42429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70958.3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33 , B21D26/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薄壁管材的液体冲击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这种方法是将轴压头置入容腔中,由管材两端的O型密封圈密封作用,使管材内部具有初始液压力,轴压头得到高速撞击,挤压容腔内的液体,管材上端部获得一个轴压力的同时管材内部获得急剧增大的液压力,管材内部液压力达到预定的最大液压力P后,通孔处的溢流阀溢流;通过控制轴压头的行程调节轴向进给量S,调节安装在通孔处的溢流阀的溢流压力值控制管材成形中的最大液压力P;在轴向进给量S和最大液压力P的协同作用下,管材快速成形、充满模腔。本发明具有无需外部复杂的高压供给系统和专用液压成形设备、成形方法简便、对使用环境要求不高、废品率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59893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547042.2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F2/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瞬心线不连续的人工膝关节,包括股骨上连接杆件,胫骨组件;胫骨组件中有一穿过其中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与胫骨组件的下端铰接,伸缩杆的上端与股骨上连接杆件铰接,股骨上连接杆件的下端平面与胫骨组件的上端平面相互接触;股骨上连接杆件的一个侧面是与其下端平面相贯或相切的曲面,股骨上连接杆件在伸缩杆与股骨上连接杆件的铰接点处向一侧开有一延伸至曲面的槽轨,槽轨宽度大于伸缩杆的最大直径。本发明与自然人体膝关节的瞬心轨迹十分接近,在屈伸及站立过程中具有较好的静态稳定性及动态稳定性,仿生效果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940059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86906.X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它主要由上下敞开的柜体、柜体内设置的支撑板、通过支撑板间隔、平行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多根方形换热管和设置在柜体外部与换热管连通的导热管组成。这种结构的余热回收装置安装方便,占地面积小,热回收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332480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073612.8
申请日:2008-06-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1D2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的内高压成形方法,它是将薄壁金属管坯或杯状薄壁金属毛坯置于成形设备的液压胀形模腔中,通过设置在液压胀形模腔外部的活塞的运动挤压缸体中的液体来获得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有通孔的压头自动注入到全封闭的管坯内,使管坯获得胀形所需的液压力;活塞接触到设置在缸体内的压头时,压头开始对管坯的端部施加轴向力;通过控制活塞的行程控制轴向力,通过调节安装在溢流口的溢流阀的溢流值控制管坯成形液压力的大小;在液压力和轴向力的共同作用下,管坯逐渐成形、充满模腔。本发明具有成形方法简便、成形过程可靠、对使用环境要求不高、应用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474110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113817.9
申请日:2009-01-1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F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医用充气式保温毯,包括供气系统、保温气囊及连接供气系统出气口和保温气囊进气口的输气管,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还设置有与供气系统连接的调节与控制模块,与调节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操作控制面板、检测及显示模块和报警装置,检测及显示模块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传感器为两个,一个设置在透气孔上,另一个放置在人体表面。本发明可根据当前人体温度与理想核心温度的差值,自动、实时、合理地调节与控制保温气囊透气孔的气体流速及温度,使人体温度迅速恢复到理想核心温度并保持不变。这种保温毯有手动、自动和监控功能,具有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温度调节速度较快、稳定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332480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073612.8
申请日:2008-06-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1D2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的内高压成形方法,它是将薄壁金属管坯或杯状薄壁金属毛坯置于成形设备的液压胀形模腔中,通过设置在液压胀形模腔外部的活塞的运动挤压缸体中的液体来获得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有通孔的压头自动注入到全封闭的管坯内,使管坯获得胀形所需的液压力;活塞接触到设置在缸体内的压头时,压头开始对管坯的端部施加轴向力;通过控制活塞的行程控制轴向力,通过调节安装在溢流口的溢流阀的溢流值控制管坯成形液压力的大小;在液压力和轴向力的共同作用下,管坯逐渐成形、充满模腔。本发明具有成形方法简便、成形过程可靠、对使用环境要求不高、应用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0171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010039787.8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管流体压力胀接的密封与扩口一体化结构,包括顺序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板、固定模座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固定模座和第二挡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锥形孔和第二通孔,固定模座的锥形孔壁设有一组呈燕尾状的凹槽,固定模座的锥形孔内设有可活动的中空的锥形管夹,锥形管夹由一组夹块组成,锥形管夹内腔设有轴向带充压孔的充压头。这种结构简单实用,在无须密封圈的情况下实现换热管管端处的硬密封,并将换热管的流体压力胀接与管端扩口两道工序整合一体化,解决了目前流体胀接换热管过程中换热管产生弯曲、密封圈损耗高以及密封可靠性不佳问题,提高了换热器的生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