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CoB纳米粒子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24721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0438482.1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CoB纳米粒子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将多孔碳材料加入含氮化合物,通过水热法、活化法和高温热处理方法,得到不规则球状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然后经过原位还原的方法将CoB负载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上,得到负载CoB纳米粒子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不规则球状氮掺杂多孔碳材料表面和孔道内均匀负载CoB纳米粒子,最终呈规则球状,其比表面积为1359‑2524 m2g‑1,孔径分布为1.60‑2.40 nm。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2)CoB纳米粒子的负载。作为硼氢化钠水解放氢催化剂,放氢速率达到1200‑2500 ml/min/g,循环性能良好,放氢量保持在50‑60%。因此,本发明制备简单并且具有更优良的催化性能,在氢能的应用以及燃料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碳负载二氧化钛掺杂氢化铝锂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08317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74925.4

    申请日:2020-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碳负载二氧化钛掺杂氢化铝锂储氢材料,由氢化铝锂和原位生成的碳负载二氧化钛TiO2@C混合机械球磨制得。所述碳负载二氧化钛TiO2@C的微观形貌为直径1μm的三维花状,由钛酸丁酯在丙三醇和乙醇混合溶液中加热反应生成的沉淀煅烧后制得;碳负载二氧化钛TiO2@C的添加量占总质量的2‑8 wt%。其制备方法包括:1)原位生成的碳负载二氧化钛制备;2)碳负载二氧化钛掺杂氢化铝锂储氢材料的制备。作为储氢领域的应用,催化剂掺杂量为2‑6 wt%时,体系放氢温度降至57‑69℃,放氢量达到7.12‑7.36 wt%。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原位生成的碳负载二氧化钛有效地降低氢化铝锂的放氢温度,具有高的最终放氢量;2、具有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反应可控和易于大规模制备。

    一种二维碳化钛掺杂氢化铝钠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3640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881054.6

    申请日:2019-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碳化钛掺杂氢化铝钠储氢材料,由氢化铝钠和二维碳化钛Ti2C混合机械球磨制得;所述的二维碳化钛Ti2C呈现二维片状堆叠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1)二维Ti2C制备;2)二维碳化钛掺杂氢化铝钠储氢材料的制备。作为储氢领域的应用,催化剂掺杂量为1 wt%时,体系放氢温度降至45℃,放氢量达到6.0 wt%;当催化剂掺杂量为9 wt%时,体系放氢温度降至92℃,放氢量达到5.4 wt%。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有效地改善氢化铝钠的放氢性能,在温和条件下具有更高的储氢容量和放氢速率。初始放氢温度降至45℃,放氢量达到6.0 wt%;2、Ti2C作为催化剂与氢化铝钠储氢材料更为匹配;3、具有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反应可控等优点。

    一种聚乙二醇接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440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38319.5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二醇接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BAER)、聚乙二醇(PE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原料,先将MDI和PEG制备成PEG-MDI双嵌段共聚物,再将PEG-MDI双嵌段共聚物接枝到BAER中得到PEG-MDI-BAER三嵌段共聚物,经固化成型后得到聚乙二醇接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制备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PEG-MDI双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步骤2,PEG-MDI-BAER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步骤3,聚乙二醇接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热稳定性高的恶唑烷酮五元杂环;2、实现固固相变;3、使得韧性增强。

    一种二维碳化钛掺杂氢化铝钠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3640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10881054.6

    申请日:2019-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碳化钛掺杂氢化铝钠储氢材料,由氢化铝钠和二维碳化钛Ti2C混合机械球磨制得;所述的二维碳化钛Ti2C呈现二维片状堆叠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1)二维Ti2C制备;2)二维碳化钛掺杂氢化铝钠储氢材料的制备。作为储氢领域的应用,催化剂掺杂量为1 wt%时,体系放氢温度降至45℃,放氢量达到6.0 wt%;当催化剂掺杂量为9 wt%时,体系放氢温度降至92℃,放氢量达到5.4 wt%。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有效地改善氢化铝钠的放氢性能,在温和条件下具有更高的储氢容量和放氢速率。初始放氢温度降至45℃,放氢量达到6.0 wt%;2、Ti2C作为催化剂与氢化铝钠储氢材料更为匹配;3、具有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反应可控等优点。

    一种钛酸镍掺杂氢化铝锂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1779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911263650.4

    申请日:2019-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钛酸镍掺杂氢化铝锂储氢材料,由氢化铝锂和钛酸镍NiTiO3混合机械球磨制得,所述钛酸镍NiTiO3由氯化镍和钛酸丁酯在乙二醇中反应生成的沉淀煅烧后制得,所述钛酸镍NiTiO3为长1‑4μm、宽0.5‑2μm大小的棒状形貌,钛酸镍NiTiO3的添加量占总质量的2‑8wt%。其制备方法包括:1)棒状钛酸镍制备;2)钛酸镍掺杂氢化铝锂储氢材料的制备。作为储氢领域的应用,催化剂掺杂量为2wt%时,体系放氢温度降至95℃,放氢量达到7.0wt%;当催化剂掺杂量为6wt%时,体系放氢温度降至73℃,放氢量达到7.2wt%。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有效地改善氢化铝锂的放氢性能,添加少量催化剂后储氢材料还具有高的放氢量;2、具有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反应可控等优点。

    一种钛酸镍掺杂氢化铝锂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1779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263650.4

    申请日:2019-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钛酸镍掺杂氢化铝锂储氢材料,由氢化铝锂和钛酸镍NiTiO3混合机械球磨制得,所述钛酸镍NiTiO3由氯化镍和钛酸丁酯在乙二醇中反应生成的沉淀煅烧后制得,所述钛酸镍NiTiO3为长1-4μm、宽0.5-2μm大小的棒状形貌,钛酸镍NiTiO3的添加量占总质量的2-8 wt%。其制备方法包括:1)棒状钛酸镍制备;2)钛酸镍掺杂氢化铝锂储氢材料的制备。作为储氢领域的应用,催化剂掺杂量为2 wt%时,体系放氢温度降至95℃,放氢量达到7.0 wt%;当催化剂掺杂量为6 wt%时,体系放氢温度降至73℃,放氢量达到7.2 wt%。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有效地改善氢化铝锂的放氢性能,添加少量催化剂后储氢材料还具有高的放氢量;2、具有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反应可控等优点。

    一种负载CoB纳米粒子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24721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38482.1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CoB纳米粒子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将多孔碳材料加入含氮化合物,通过水热法、活化法和高温热处理方法,得到不规则球状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然后经过原位还原的方法将CoB负载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上,得到负载CoB纳米粒子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不规则球状氮掺杂多孔碳材料表面和孔道内均匀负载CoB纳米粒子,最终呈规则球状,其比表面积为1359-2524 m2g-1,孔径分布为1.60-2.40 nm。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2)CoB纳米粒子的负载。作为硼氢化钠水解放氢催化剂,放氢速率达到1200-2500 ml/min/g,循环性能良好,放氢量保持在50-60%。因此,本发明制备简单并且具有更优良的催化性能,在氢能的应用以及燃料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双亲方解石型碳酸钙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65043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036194.3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亲方解石型碳酸钙,由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双嵌段共聚物(F127)作为软膜板剂,将钙源氯化钙加入碳酸钠溶液中,所得碳酸钙晶体均为正六边形,边长在2.5μm-3μm,各个碳酸钙晶体之间分散均匀,规整度良好的既亲油又亲水的双亲方解石型碳酸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液的配制;2,模板剂的加入;3,双亲方解石型碳酸钙的制备。作为电子封装材料的应用,与环氧树脂(E44)和固化剂充分混合、固化后,得到热扩散系数为0.0024-0.0080的导热增强的电子封装材料。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碳酸钙晶体都是方解石型,分散均匀,大小规整,在2.5μm-3μm,具有双亲性;原位聚合法,制备工艺简单;模板剂价格低,生产成本低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