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8437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223593.8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N5/02 , G06N5/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本体规则描述的阀体结构尺寸参数智能设计的方法,利用本体规则描述的阀体结构尺寸参数智能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解决的是现有的阀体结构尺寸参数设计难以智能化的问题。根据阀体结构尺寸参数设计领域知识框架,构建装配体模型及相应的推理规则,从而通过JESS推理引擎对阀体结构尺寸参数进行自动推理,根据阀门不同的应用范围、不同的工作条件等,去设计确定阀体结构的尺寸参数。本发明利用阀体结构尺寸参数设计领域知识的层次关系,从而结构化阀体结构尺寸参数设计信息,使得参数设计的层次关系更加清晰,更好的被计算机理解,为完成阀体结构尺寸参数设计的智能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56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239129.8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轴类零件工序设计及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本体的轴类零件端面工序尺寸参数智能设计方法。本发明包含以下步骤:(1)构建轴类零件端面工序尺寸参数生成本体;(2)构建轴类零件端面工序尺寸参数生成的SWRL推理规则库;(3)分析零件结构,构建断言公式集APS;(4)提取零件端面,构建断言公式集AES;(5)提取零件总设计特征信息,构建断言公式集APDI;(6)添加零件毛坯特征信息,构建断言公式集ABI;(7)提取零件端面设计特征信息,构建断言公式集AEDI;(8)根据构建的本体模型和断言公式集构建实例化本体知识库;(9)根据SWRL推理规则库,利用Jess推理引擎对实例化本体知识库进行推理,生成轴类零件端面工序尺寸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63273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110022814.5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N5/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本体规则描述的扭转减振器参数设计的方法,利用本体规则描述的扭转减振器参数智能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解决的是现有的扭转减振器参数选择难以智能化的问题。根据扭转减振器参数设计领域知识框架,构建装配体模型及相应的判断规则,从而通过JESS推理引擎对扭转减振器参数进行自动推理,根据扭转减振器不同的应用范围、不同的工作条件等,去设计确定扭转减振器的参数。本发明利用扭转减振器参数设计领域知识的层次关系,从而结构化扭转减振器参数信息,使得参数设计的层次关系更加清晰,更好的被计算机理解,为完成扭转减振器参数设计的智能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09792435U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20520872.9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小管径的U型换热铜管与翅片液压胀接的装置,包括U型换热铜管,还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管套和第二管套,第一管套与第二管套上设有垂直穿过第一管套和第二管套的一组螺杆,U型换热铜管两端端头分别穿过第一管套设有的带凹槽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U型换热铜管穿过第一通孔的端部套接设有冲液孔的螺栓,U型换热铜管穿过第一通孔的端部与螺栓之间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U型换热铜管穿过第二通孔的端部套接密封螺母,U型换热铜管穿过第二通孔的端部与密封螺母之间设有第二O型密封圈,第二管套与U型换热铜管顶端部之间设有柔性垫块。该装置结构简单,适用性好,提高胀接效率及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换热效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