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9406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166242.0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桂林市哲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杨航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GPS时隙超声波测距的管轨式滑道车防碰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防碰撞系统控制器和与防碰撞系统控制器连接的超声波接收器、控制面板、速度传感器、电子刹车、超声波发射器、电源转换模块、无刷电机控制器和卫星校时模块,其中,所述无刷电机控制器外接无刷电机,电源转换模块外接48V电池组,48V电池组分别与轨道48V电源和无刷电机连接,所述系统置于管轨式滑道车上,而且超声波接收器位于管轨式滑道车的前部,超声波发射器位于管轨式滑道车的后部。这种系统成本低、实用性好,能准确检测出滑道上前后车的距离和速度,避免碰撞事件的发生,能提高管轨式滑道车的运营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64355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22444.8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桂林市哲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机动车外廓尺寸自动测量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长度测量机构为由多组红外线对射柱组成红外幕墙的红外线长度测量机构,以非等距方式分别排列在测量通道左、右两侧,并分别与嵌入式微控制器连接,通过嵌入式微控制器实时采集并记录红外对射信号,分析计算出长度数据;所述高度测量装置为超声波高度测量装置,呈线阵式排列在测量通道龙门架上端,与嵌入式微控制器连接,超声波高度测量装置由小角度超声波组件构成,通过嵌入式微控制器,高速分时进行采样,持续到被测车车辆车身全部通过线阵式超声波的采集范围,计算出被测车辆的最大高度值;本发明系统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减少人为测量的干扰,克服了由测量结果易受人为因素干扰及测量费时费力等多种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209630602U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20279149.6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桂林市哲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杨航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GPS时隙超声波测距的管轨式滑道车防碰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防碰撞系统控制器和与防碰撞系统控制器连接的超声波接收器、控制面板、速度传感器、电子刹车、超声波发射器、电源转换模块、无刷电机控制器和卫星校时模块,其中,所述无刷电机控制器外接无刷电机,电源转换模块外接48V电池组,48V电池组分别与轨道48V电源和无刷电机连接,所述系统置于管轨式滑道车上,而且超声波接收器位于管轨式滑道车的前部,超声波发射器位于管轨式滑道车的后部。这种系统成本低、实用性好,能准确检测出滑道上前后车的距离和速度,避免碰撞事件的发生,能提高管轨式滑道车的运营效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487132U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20355277.4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桂林市哲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李文勇
IPC: G09F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子解说手持机,包括机体和设在机体内的控制模块,机体上设有电源接口、按键、LED指示灯、外放模块和音频输出接口;控制模块包括嵌入式主控板、电源模块、数据存储器模块、景点识别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嵌入式主控板分别与按键、LED指示灯、外放模块、音频输出接口、电源模块、数据存储器模块、景点识别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无线通信模块还与上位机连接;电源模块与电源接口连接,通过电源接口外接电源供电,景点识别模块可自动识别景点并由嵌入式主控板控制外放模块实现自动播报功能。本实用新型可对景点自动识别、亮灯并播报音乐及解说词。
-
公开(公告)号:CN206321215U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621341197.6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桂林市哲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机动车外廓尺寸自动测量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长度测量机构为由多组红外线对射柱组成红外幕墙的红外线长度测量机构,以非等距方式分别排列在测量通道左、右两侧,并分别与嵌入式微控制器连接,通过嵌入式微控制器实时采集并记录红外对射信号,分析计算出长度数据;所述高度测量装置为超声波高度测量装置,呈线阵式排列在测量通道龙门架上端,与嵌入式微控制器连接,通过嵌入式微控制器,高速分时进行采样,持续到被测车辆车身全部通过线阵式超声波的采集范围,计算出被测车辆的最大高度值。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减少了人为测量的干扰,克服了由测量结果易受人为因素干扰及测量费时费力等多种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208400311U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21009573.0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桂林市哲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8G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的手持式城市交通管理设施采集装置,包括交通管理设施信息采集部分和上位机,交通管理设施信息采集部分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传递至上位机,由上位机对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存储并图形化展示;该装置轻便小巧,便于携带,整合北斗定位技术和交通管理设施识别分类技术,并按相应的数据格式存储,能与GIS交通设施管理平台无缝衔接,对推进交通管理设施智能化、信息化管理起着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5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85134.2
申请日:2024-09-13
Inventor: 赵红专 , 唐一杰 , 汪懿晨 , 毛建宇 , 田芮珏 , 魏金占 , 王涛 , 李文勇 , 周旦 , 陈文武 , 徐奇 , 章一才 , 王海舰 , 何水龙 , 付文涛 , 张若杰 , 钟思 , 徐智 , 李润润 , 张余明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安全势场的智能网联汽车跟驰优化与协同换道方法,包括:车辆获取目标车道信息和本车道信息,实现车流安全跟驰控制;车辆首先产生换道的意图,车辆计算并识别所有可能的换道间隙与评估换道所需的安全间隙并判断是否存在安全的换道间隙,若存在,则在安全间隙中选择最优的换道间隙,车辆开始执行换道操作;若不存在,则计算可选换道间隙的前置换道协同车辆数量,选择需要最少协同加速车辆数m的换道间隙,建立基于交通流实际情况的m阀值条件;本发明强调安全和协同,基于传统安全势场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安全势场换道模型,改进了传统换道控制方式,进一步实现安全、高效的跟驰与车道变换。
-
公开(公告)号:CN11584171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211645783.X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2X技术的驾驶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通过获取V2X设备采集的驾驶数据,并根据驾驶数据的车辆安全数据、车辆加速度数据和车辆油耗数据进行指标计算,从而获得安全指标、舒适指标和环保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得安全权重、舒适权重和环保权重,从而进行加权计算,根据加权计算获得驾驶数据的评估结果,并在评估结果小于预设值时生成异常提醒信号。相比于现有技术从车辆驾驶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本发明基于车辆安全数据、车辆加速度数据和车辆油耗数据,从安全、舒适和环保三个维度进行驾驶行为的评估,提高了商用车驾驶行为的评估准确性,有利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车辆控制,提高车辆驾驶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743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07598.9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场停机位分配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涉及飞机停机位分配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N‑SCP策略构建推出控制模型;通过时间窗仿真工具对推出控制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离港航班排队长度阈值以及推出时间;根据离港航班排队长度阈值以及推出时间构建停机位分配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对停机位分配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机场停机位分配结果。本发明构建了推出控制模型和停机位分配模型,并利用时间窗的仿真分析结果来联合优化推出控制与停机位分配过程,提高模型在时间维度上的精确性和适应性,为机场运营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使得停机位分配模型能够全面、精确地反映机场运营的实时状况和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8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1192314.2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区域数据点栅格化区块大小确定方法及系统,通过创建基础数据信息,利用区块划分方式、区块位置识别、数据点所属区块识别、区块点数计算、区域内含点区块数计算等方法构建初始数据集;再采用所提出非递减剔除迭代法清洗初始数据集,从而可以采用9阶多项式拟合生成含点区块数量与区块边长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最后利用其曲线切线斜率变化函数求解确定最优的区块边长确定了最优区块大小。弥补现有空间栅格化技术在随意主观的确定区块划分大小的不足,填补了在寻找最优区块大小上费时费力的缺陷,为空间栅格化技术的区块大小确定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有利于经空间栅格化技术处理后的栅格划分效果更好的适应区域和数据点的空间分布特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