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72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24771.4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6V10/764 , G01V9/00 , G06T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积盆地铀矿勘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积地层古河道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研究区边界及研究目的层,提取研究目的层钻孔编录数据;步骤二:计算研究目的层等效渗透系数及等效导水系数;步骤三:统计计算研究目的层等效渗透系数及等效导水系数的背景值及异常值;步骤四:制作等效渗透系数及等效导水系数的等值线图;步骤五:绘制古河道分布图,识别沉积地层古河道边界及铀矿体发育有利部位。本发明方法能够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快速识别沉积地层古河道,提高找矿效率,大幅度降低勘探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04755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1275719.2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确定铀矿分布区域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钻孔数据、赋矿层位和成矿期;根据钻孔数据恢复赋矿层位的成矿期构造;根据成矿期构造的厚度在目标区域中圈定隆起区、斜坡区和凹陷区;获取隆起区的地震数据,以根据地震数据反演隆起区的发育史;根据隆起区的发育史在隆起区中圈定控矿隆起区;在控矿隆起区周围的斜坡区中确定铀矿分布区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铀矿分布区域的方法准确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658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41204.5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6F16/29 , G06F16/2458 , G06F16/215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积盆地铀矿勘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积盆地古水动力条件的恢复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研究区构造演化过程及铀成矿期次;步骤2:钻孔数据提取;步骤3:图件绘制;步骤4:恢复古水动力条件。本发明基于构造演化与铀成矿年龄关系的研究,通过钻孔数据库,编制最后一期铀成矿作用时期的古地形图、古地质图、岩性分布图等。
-
公开(公告)号:CN11439909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111623019.8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16/21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地质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下水铀异常的砂岩型铀矿三维找矿预测方法,适用于在三维环境下对砂岩型铀矿深部及外围成矿预测研究。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资料收集和整理;步骤2、资料预处理;步骤3、构建矿床地质体和预测因子三维模型;步骤4、确定三维成矿预测计算原理;步骤5、矿床预测要素权重值计算;步骤6、后验概率值对比分析;步骤7、成矿预测靶区圈定。本发明为确定找矿目标和找矿方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力争实现新的找矿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11404755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75719.2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确定铀矿分布区域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钻孔数据、赋矿层位和成矿期;根据钻孔数据恢复赋矿层位的成矿期构造;根据成矿期构造的厚度在目标区域中圈定隆起区、斜坡区和凹陷区;获取隆起区的地震数据,以根据地震数据反演隆起区的发育史;根据隆起区的发育史在隆起区中圈定控矿隆起区;在控矿隆起区周围的斜坡区中确定铀矿分布区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铀矿分布区域的方法准确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72534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588321.2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地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三维地质体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对比分析勘探线剖面图与钻孔数据的地质要素界线高程划分是否一致;步骤S2:对上述步骤S1中所述的划分不一致的,测量分界线的标高,换算为孔深数据后对钻孔进行修改;步骤S3:提取步骤S1中的勘探线剖面图的建模要素信息;步骤S4:对上述步骤S3中提取的勘探线剖面图进行三维转换;步骤S5:对上述步骤S3中建模要素信息,圈定矿体及砂体模型;步骤S6:创建钻孔数据库及三维地质体模型。该方法能够实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要素与矿体更加直观、灵活、多角度、可视化的展示,获得以往二维可视化难以获取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369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95706.3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红杂色建造中灰色砂体后生成因的判别方法,该判别方法包括:根据研究区目标层段的建造环境特征,判断目标层段的灰色砂体是否产于红杂色建造中;若灰色砂体产于红杂色建造中,则判断灰色砂体是否符合后生成因灰色砂体判别的宏观判别条件;判断灰色砂体是否符合后生成因灰色砂体判别的中微观判别条件;若灰色砂体同时符合后生成因灰色砂体判别的宏观判别条件和中微观判别条件,则确定灰色砂体的成因为后生成因。本申请通过针对红杂色建造中灰色砂体设定符合后生成因灰色砂体判别的宏观判别条件和中微观判别条件,从而准确判定后生成因的灰色砂体,进而服务于“渗出型”砂岩铀矿勘查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39909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23019.8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16/21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地质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下水铀异常的砂岩型铀矿三维找矿预测方法,适用于在三维环境下对砂岩型铀矿深部及外围成矿预测研究。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资料收集和整理;步骤2、资料预处理;步骤3、构建矿床地质体和预测因子三维模型;步骤4、确定三维成矿预测计算原理;步骤5、矿床预测要素权重值计算;步骤6、后验概率值对比分析;步骤7、成矿预测靶区圈定。本发明为确定找矿目标和找矿方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力争实现新的找矿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11729069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02552.9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6F18/213 , G01V9/00 , G06F17/18 , G06Q50/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干旱古气候下红色砂体成因的判别方法,该判别方法包括:厘定勘查区干旱古气候控制的具有河流相的红色砂体所在的目标层段;根据目标层段中河流相的沉积相类型,确定目标层段中河流相的微相的古水深;获取河流相中红色砂体的宏观特征;获取河流相中红色砂体的微观特征;根据河流相的微相的古水深以及红色砂体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判断红色砂体的成因是否为原生成因;若红色砂体的成因为原生成因,则确定采用渗出型砂岩型铀矿的勘查思路进行勘查。本申请通过综合古水深以及红色砂体的宏观和微观等特征对红色砂体成因进行判别,精准区分出红色砂体的成因为原生成因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95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43532.3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6F30/27 , E21B49/00 , G06F17/18 , G06F18/241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砂岩型铀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岩型铀矿钻孔岩心深度校正和岩性综合解释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筛选钻孔取心率较高的回次;步骤(2):岩心岩性数据与测井物探数据深度匹配,建立数据样本集;步骤(3):计算岩性对应的测井平均值,处理数据样本集;步骤(4):选择目标数据集和特征数据集,对特征数据集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5):对特征数据集进行降维处理;步骤(6):选择训练集和测试集;步骤(7):使用机器学习方法训练模型,选择优选模型;步骤(8):测井岩性综合解释;步骤(9):校正岩心深度,完成综合解释岩性剖面。本发明实现了对砂岩型铀矿钻孔岩性综合解释和采集岩心深度准确校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