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6240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011253447.1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部铀矿化放射性及深穿透地球化学组合识别方法,包括:确定公里网坐标值;测定待测土壤的活性铀含量、Po‑210比活度和天然热释光剂量;将公里网坐标值与测定的相应的待测土壤的活性铀含量、Po‑210比活度和天然热释光剂量进行整理,形成二维空间散点数据;将待测土壤的活性铀含量、Po‑210比活度和天然热释光剂量进行降噪处理,获得降噪后的变量数值;将降噪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正规化压缩处理,并进行计算处理形成网格化数据#imgabs0#然后进行分形滤波处理,分形处理后网格化栅格数据值大于等于1的数据范围即为深部铀矿化有利远景区。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受地表背景值的干扰,深部铀矿找矿效果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2677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89376.X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地球物理电磁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对指定工区指定测点的磁性源时域电磁数据进行频域转换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指定工区,确定指定工区的典型电阻率值;S2:采集指定工区的指定测点的时域电磁数据,确定时间道向量以及感应电动势向量;S3:根据典型电阻率值,确定指定工区的随机电阻率向量;S4:根据随机电阻率值向量以及时间道向量,确定计算感应电动势向量;S5:根据计算感应电动势向量与感应电动势向量,确定适应度;S6:根据适应度以及适应度阈值,确定最优电阻率向量;S7:根据最优电阻率向量,计算磁性源频率域电磁响应。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提高频域转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770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61541.8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nventor: 李子颖 , 刘武生 , 秦明宽 , 蔡煜琦 , 郭庆银 , 贺锋 , 钟军 , 李西得 , 孙晔 , 张云龙 , 李伟涛 , 王果 , 李盛富 , 蔡建芳 , 王贵 , 姜山 , 张杰林 , 何升 , 吴曲波 , 张字龙 , 刘持恒 , 邱林飞 , 刘祜 , 纪宏伟 , 郭强 , 朱鹏飞 , 刘鑫扬 , 张玉燕 , 黄志新 , 郭建 , 韩美芝 , 何中波 , 林锦荣 , 贾立城 , 王君贤 , 衣龙升 , 田明明 , 骆效能 , 彭波 , 修晓茜 , 郝瑞祥 , 王文全 , 余长发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借助地质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来分析地质体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渗出型砂岩铀矿识别方法,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渗出型砂岩铀矿识别方法能够系统地对渗出成矿作用形成的渗出型砂岩铀矿进行识别,从而指导沉积盆地的红杂色砂岩建造中的铀矿预测和找矿评价,避免错矿和漏矿,开辟新的找矿层位和空间,突破新的铀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2764123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612062.X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勘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山岩型铀矿三维空间定位预测方法,步骤1、获取工作区物化探数据;步骤2、圈定放射性异常、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和高磁异常;步骤3、对圈定的物化探异常区与已知矿体面进行相交分析;步骤4:数据归一化处理,获得综合信息分值;步骤5:圈定综合信息分值异常区;步骤6:获得电阻率低阻区和陡变区,根据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圈定低阻异常区和电阻率陡变区;步骤7:进行铀成矿空间三维定位预测。本发明方法以物化探异常为依据,综合深部铀矿化信息和成矿环境实现了火山岩型铀矿成矿三维空间定位预测,为深部火山型铀矿勘查和资源量预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51513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63820.9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勘探深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深部自然伽马能谱探测的小口径探管,具体包括:探管头、三角堆焊模块、承压外管、上部吸热模块、真空腔内壁、探测器、下部吸热模块、抽真空模块和承压尾管;解决了深部自然伽马能谱探测时耐高温高压问题,使我国铀矿勘探领域小口径自然伽马能谱探测深度由1500米突破至3000米深度,是我国铀矿勘探攻深找盲,扩大铀资源储量,提高深部探测能力的重要技术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106507969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710082490.4
申请日:2007-10-19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1/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阵列检波器进行勘探的方法。一种勘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选定工作范围;B.在选定的工作范围内按照正方形的矩阵形式(n行×n列)排列检波器,并将检波器填埋,n大于等于6;填埋时道间距为2米;C.在矩阵周围排列炸药;D.依次引爆炸药,利用地震仪记录检波器矩阵的数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检波器矩阵进行测量,不但能适应平原地区的勘探而且可以适应山区的勘探,2.利用检波器矩阵可以直接对断层本身进行测量,测量准确性较高,且测量效率也较高,3.炸药数量明显比直线测量时少很多,对环境的破坏性小。
-
公开(公告)号:CN11813134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90106.0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地层勘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勘测区进行地层分层的方法,包括步骤:S10,根据勘测区采集的电磁观测点数据,确定勘测区的地层的电阻率,根据勘测区的电阻率测井资料或地质钻井岩性编录资料,确定勘测区的地层的初步分层及每个层的上界面以及下界面;S20,将地层划分成多个单元块,根据S10中确定的地层的电阻率,对地层中的单元块根据电阻率值的不同填充不同的颜色,形成电阻率马赛克剖面图;S30,根据初步分层及电阻率马赛克剖面图,确定电阻率马赛克剖面图的上下界面的电阻率的值;S40,根据上下界面的电阻率的值,确定电阻率马赛克剖面图的分层,即为勘测区的地层分层。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提升地层分层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92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41212.1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3/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构造勘查及铀矿资源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磁勘探数据的断层性质判断方法,包括:采集电磁信号;对采集的电磁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标准电磁数据;对标准电磁数据进行反演处理,获得剖面方向电阻率离散值;对电阻率离散值进行插值,获得剖面方向加密网格电阻率值;对加密网格电阻率值进行高斯低通滤波,获得滤波后网格节点电阻率值、电阻率等值线;对电阻率等值线进行修正,利用岩性分界面确定岩层厚度;根据修正后的电阻率等值线各网格点坐标,求取网格点坐标构成的离散序列的拟合曲线数据;设置深度窗口,计算深度窗口数据。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断裂解译精度,实现地下地质构造条件等铀矿成矿环境的准确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41563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011317294.2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隐伏火山岩型铀矿三维勘查的综合物化探方法,属于铀资源勘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综合物化探方法中,土壤氡气瞬时测量可快速获取工作区浅表矿化信息,土壤选择性提取可有效探测深部成矿信息,重力陡变带是断裂构造发育的有利部位,电阻率低值区是深部蚀变或矿化的有利空间。本发明将工作区深部与浅部的有利成矿信息相结合,通过重力陡变带确定成矿有利构造条件,通过电阻率低值区确定垂向成矿有利空间,融合区域上的成矿有利信息和垂向上的成矿有利环境,实现对隐伏火山岩型铀矿的空间定位预测,可为工程勘查的钻孔位置布设、钻探深度确定提供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30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54815.7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1V3/3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液型铀成矿环境探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并根据各地质单元的岩石密度和磁化率确定密度‑磁化率交会图;根据热液型铀矿勘查区确定长方体网格的几何参数;根据长方体网格确定初始模型;根据重力三维反演的初始模型和重力数据、磁力三维反演的初始模型和磁力数据以及长方体网格,采用共轭梯度法,分别确定密度迭代模型和磁化率迭代模型;根据密度迭代模型、重力数据、长方体网格、磁化率迭代模型、磁力数据、以及互相引进结构信息,采用共轭梯度法分别确定密度更新模型和磁化率更新模型;根据密度更新模型和磁化率更新模型的迭代结果以及密度‑磁化率交会图推断热液型铀成矿环境三维结构。本发明能够降低铀成矿环境解释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