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9296C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510000564.6

    申请日:2005-0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04 F16D13/54 F16D41/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能减小部件数目、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且相对于所能传递的力矩减小该装置尺寸。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离合器外壳(2)、离合器元件(4)、压板(5)和止动部分(5b),每个止动部分都装在离合器元件(4)内周面上的凹槽(4a)内以限制压板(5)的转动,输入到齿轮(1)的转动力通过驱动离合器片(6)和从动离合器片(7)之间的压力接触或松开而传递到轴(3)上或从其上断开,其特征在于止动部分(5b)和凹槽(4a)设有用于增大驱动和从动离合器片(6,7)之间压力接触力的压力接触辅助凸轮,或用于松开驱动和从动离合器片(6,7)之间连接的扭力回转限制凸轮。

    多盘离合器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17984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139724.4

    申请日:2007-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盘离合器装置,改善排油效果,防止离合器装置长期使用后阻力矩增大。该装置包括:与动力传动系的输入侧,即发动机侧相连的多个大致环形的离合器盘;与动力传动系的输出侧,即轮侧相连且与离合器盘交替层压布置的多个大致环形的离合器板;摩擦部件,刚性粘在离合器盘的面向离合器板的相邻表面的表面上,并与离合器板的表面压接触或松开;抵接部,由成形模具冲压形成为在摩擦部件的表面上径向延伸的突起并抵靠离合器板表面;和径向延伸的沟槽,形成抵接部的同时,由成形模具在相邻抵接部之间在摩擦部件的表面上形成沟槽,特征在于:摩擦部件具有沿周向等距布置的抵接部和与沟槽共面的宽凹部,各宽凹部的周向宽度大于沟槽的周向宽度。

    动力传递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48482A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200510000564.6

    申请日:2005-0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04 F16D13/54 F16D41/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能减小部件数目、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且相对于所能传递的力矩减小该装置尺寸。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离合器外壳(2)、离合器元件(4)、压板(5)和止动部分(5b),每个止动部分都装在离合器元件(4)内周面上的凹槽(4a)内以限制压板(5)的转动,输入到齿轮(1)的转动力通过驱动离合器片(6)和从动离合器片(7)之间的压力接触或松开而传递到轴(3)上或从其上断开,其特征在于止动部分(5b)和凹槽(4a)设有用于增大驱动和从动离合器片(6,7)之间压力接触力的压力接触辅助凸轮,或用于松开驱动和从动离合器片(6,7)之间连接的扭力回转限制凸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