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组合物、成型体及薄膜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038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80048576.2

    申请日:2023-06-22

    Inventor: 石黑文康

    Abstract: 树脂组合物包含溶剂可溶性的聚酰亚胺与溶剂可溶性的聚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包含二羧酸成分与二醇成分,满足(A)与(B)中的至少一者:(A)包含2个羟基之间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二醇作为二醇成分;(B)包含脂肪族二羧酸作为二羧酸成分。聚酰亚胺满足(1)与(2)中的至少一者:(1)二胺成分与四羧酸二酐成分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芴骨架;(2)二胺成分具有氟烷基,四羧酸二酐成分具有酯键。

    树脂组合物、成形体和薄膜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157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80074879.7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树脂组合物包含聚酰亚胺和丙烯酸系树脂。聚酰亚胺含有含氟的芳香族四羧酸二酐和不含氟的芳香族四羧酸二酐作为四羧酸二酐成分,且含有氟烷基取代联苯胺作为二胺成分。相对于聚酰亚胺的四羧酸二酐成分总量,含氟的芳香族四羧酸二酐的量优选为30~90摩尔%,不含氟的芳香族四羧酸二酐的量优选为10~70摩尔%。相对于聚酰亚胺的二胺成分总量,氟烷基取代联苯胺的量优选为25摩尔%以上。

    硬涂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器

    公开(公告)号:CN116981963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80020859.1

    申请日:2022-03-11

    Abstract: 硬涂膜(10)在透明树脂薄膜(1)上依次具备硬涂层(3)和耐擦伤层(5)。耐擦伤层包含全氟化合物。硬涂层为包含聚有机硅氧烷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固化物层,所述聚有机硅氧烷化合物为下述通式(1)所示的硅烷化合物的缩合物。通式(1)中,R1为碳原子数1~16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R2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烷基;x为2或3的整数;Y为缩水甘油基氧基或脂环式环氧基。Y‑R1‑(Si(OR2)xR33‑x)…(1)。

    硬涂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器

    公开(公告)号:CN117529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80044028.8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硬涂薄膜(10)在透明薄膜(1)上依次具备硬涂层(3)和面涂层(5),面涂层位于最表面。硬涂层的厚度为0.5~100μm,面涂层的厚度为2~20μm。硬涂层为硬涂组合物的固化物,硬涂组合物含有聚有机硅氧烷化合物和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聚有机硅氧烷化合物包含脂环式环氧基。面涂层为面涂组合物的固化物,面涂组合物的固化物包含1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面涂组合物优选还含有氟化合物,氟化合物在1分子中包含含有自由基聚合性双键的官能团和氟原子。

    树脂组合物、成型体和薄膜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88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80087467.7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树脂组合物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和丙烯酸系树脂。聚酰胺酰亚胺具有源自二胺的结构、源自四羧酸二酐的结构和源自二羧酸的结构,且包含源自氟烷基取代联苯胺的结构作为源自二胺的结构。聚酰胺酰亚胺中,相对于源自四羧酸二酐的结构及源自二羧酸的结构的总计,源自二羧酸的结构的比率可为5~80摩尔%。树脂组合物适于薄膜等成型体的制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