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种金属接合体及异种金属接合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45047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80060995.9

    申请日:2014-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9 B23K1/0056 B23K26/323 B23K2103/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形成有卷边对接接头的具有高接合强度的异种金属接合体。在本发明中,该异种金属接合体具备:具有曲面部(15)的第一金属构件(11)、熔点比第一金属构件(11)高且与第一金属构件(11)接合而形成有卷边对接接头的第二金属构件(12)、和通过对配置于第一金属构件(11)与第二金属构件(12)的接合部的填充金属及第一金属构件(11)进行激光照射而形成的接合金属部(13);形成在第二金属构件(12)与接合金属部(13)的界面的金属间化合物(14)的最大厚度为3μm以下,在第一金属构件(11)的形成卷边对接接头的曲面部(15),从形成接合金属部(13)的一侧起沿着厚度方向依次形成熔融部(16)和非熔融部(17)。

    异种金属接合体及异种金属接合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45047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480060995.9

    申请日:2014-1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形成有卷边对接接头的具有高接合强度的异种金属接合体。在本发明中,该异种金属接合体具备:具有曲面部(15)的第一金属构件(11)、熔点比第一金属构件(11)高且与第一金属构件(11)接合而形成有卷边对接接头的第二金属构件(12)、和通过对配置于第一金属构件(11)与第二金属构件(12)的接合部的填充金属及第一金属构件(11)进行激光照射而形成的接合金属部(13);形成在第二金属构件(12)与接合金属部(13)的界面的金属间化合物(14)的最大厚度为3μm以下,在第一金属构件(11)的形成卷边对接接头的曲面部(15),从形成接合金属部(13)的一侧起沿着厚度方向依次形成熔融部(16)和非熔融部(17)。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