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8469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0188851.3

    申请日:2021-0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电感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电感器部件具备:环状的芯体;和线圈,包含多个销构件,并通过将相邻的销构件连接而卷绕于上述芯体,相邻的第一销构件及第二销构件具有上述第一销构件的端部的端面和上述第二销构件的端部的周面相互焊接而成的焊接部,从与包含上述第一销构件的端部的中心线及上述第二销构件的端部的中心线的第一平面正交的方向观察,上述焊接部不设置于上述第二销构件的外侧缘。

    电感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8469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0188730.9

    申请日:2021-0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电感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电感器部件具备:环状的芯体;和线圈,包含多个销构件,并通过将相邻的销构件连接而卷绕于上述芯体,相邻的第一销构件及第二销构件具有上述第一销构件的端部的端面和上述第二销构件的端部的周面相互焊接而成的焊接部,从沿着上述第二销构件的端部的中心线的方向观察,上述第一销构件的除上述焊接部之外的部分的宽度小于上述第二销构件的除上述焊接部之外的部分的宽度。

    陶瓷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31377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711306007.6

    申请日:2017-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一种陶瓷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其在陶瓷坯体表面的任意部分容易地形成镀覆电极。一种陶瓷电子部件(1),其具备:含有金属氧化物的陶瓷坯体(10);形成于上述陶瓷坯体的表层部的、使上述金属氧化物的一部分熔融、凝固而成的重整层(14);以及,形成于上述重整层上的由镀覆金属形成的电极(21)。在上述重整层(14)偏析有构成上述金属氧化物的金属元素的至少一种。通过金属元素的偏析,镀覆金属变得容易析出。

    绕线型线圈部件以及绕线型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33810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710951701.7

    申请日:2017-1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兼顾安装面积减少和固定力提高的绕线型线圈部件以及该绕线型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绕线型线圈部件(1)具备:芯体(50),其具有卷芯部(53)和凸缘部(52);线(57),其卷绕于上述卷芯部(53);以及外部电极(55),其供上述线(57)的端部(57a)电连接,上述凸缘部(52)的表面具有侧面(52a)以及底面(52b),上述外部电极(55)具有:与上述侧面(52a)接触的金属薄膜部(55a)、以及与上述底面(52b)接触并由金属复合膜构成的厚膜电极部(55b)。

    共模扼流圈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8593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80020224.0

    申请日:2017-03-09

    Abstract: 共模扼流圈具有:环状的芯部;和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它们相互对置地卷绕于上述芯部。从芯部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芯部的形状是正方形或者包括长轴和短轴的长形形状。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各自为单层绕线。芯部的与周向正交的横截面的面积沿着芯部的周向恒定。芯部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四边形。

    多线绕组方法、多线绕组装置以及绕组型线圈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0646325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25676.9

    申请日:2015-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9/00 H01F19/06 H01F41/04 H01F4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绕组方法首先将多根线材的起始部从铁芯的一端侧凸缘部的外侧向内侧引导,将各线材的起始部配置在一端侧凸缘部的电极上并进行连接,将多根线材相对于铁芯轴向向横向引导,将多根线材一同卷绕于卷芯部。接下来,将线材钩挂件插入铁芯的另一端侧凸缘部的槽部,将多根线材的终止部从另一端侧凸缘部的内侧向外侧引导,并且将多根线材中的除1根之外的其他至少1根的终止部钩挂于线材钩挂件的前端部,并保持线材张力不变地弯折该线材。之后,将多根线材的终止部配置在对应的另一端侧凸缘部的电极上并进行连接。通过将线材终止部沿横向弯折,能够减少该线材与电位不同的电极产生短路风险。

    共模扼流圈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29537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780040305.3

    申请日:2007-1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模扼流圈,通过将线圈的结构形成为能防止抗干扰性试验时的发送IC或接收IC的误操作的结构,谋求抗干扰性特性的改善。该共模扼流圈具有:磁芯(2),外部电极(3-1~3-4),一对绕组(4-1、4-2),顶板(5)。磁芯(2)由绕芯部(20)与其两端的一对凸缘部(21、22)构成,外部电极(3-1~3-4)形成在凸缘部(21、22)的下部。而且,一对绕组(4-1、4-2)缠绕在磁芯(2)的绕芯部(20)上,其端部(4-1a、4-2a)接合在外部电极(3-1、3-2)上,并且端部(4-1b、4-2b)接合在外部电极(3-3、3-4)上。另外,顶板(5)的下表面(5b)和周围侧面(5c)被金属膜(6)覆盖,并通过粘合剂(7)接合在凸缘部(21、22)的上面。最好在粘合剂(7)中混入磁粉。

    共模扼流圈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29537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780040305.3

    申请日:2007-1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模扼流圈,通过将线圈的结构形成为能防止抗干扰性试验时的发送IC或接收IC的误操作的结构,谋求抗干扰性特性的改善。该共模扼流圈具有:磁芯(2),外部电极(3-1~3-4),一对绕组(4-1、4-2),顶板(5)。磁芯(2)由绕芯部(20)与其两端的一对凸缘部(21、22)构成,外部电极(3-1~3-4)形成在凸缘部(21、22)的下部。而且,一对绕组(4-1、4-2)缠绕在磁芯(2)的绕芯部(20)上,其端部(4-1a、4-2a)接合在外部电极(3-1、3-2)上,并且端部(4-1b、4-2b)接合在外部电极(3-3、3-4)上。另外,顶板(5)的下表面(5b)和周围侧面(5c)被金属膜(6)覆盖,并通过粘合剂(7)接合在凸缘部(21、22)的上面。最好在粘合剂(7)中混入磁粉。

    绕线型线圈部件以及绕线型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61390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010080676.1

    申请日:2017-1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兼顾安装面积减少和固定力提高的绕线型线圈部件以及该绕线型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绕线型线圈部件(1)具备:芯体(50),其具有卷芯部(53)和凸缘部(52);线(57),其卷绕于上述卷芯部(53);以及外部电极(55),其供上述线(57)的端部(57a)电连接,上述凸缘部(52)的表面具有侧面(52a)以及底面(52b),上述外部电极(55)具有:与上述侧面(52a)接触并沿上述侧面延伸的金属薄膜部(55a)、以及与上述底面(52b)接触并由金属复合膜构成的厚膜电极部(55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