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26531A
公开(公告)日:1999-08-25
申请号:CN99100865.0
申请日:1999-0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IPC: C04B2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4/26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水泥掺和物,它基本上发挥增稠剂的作用,同时又具有防材料离析的能力,其和易性优异,并且在保持这些功能不受影响的同时可降低加入量。该水泥掺和物的特征在于:它包括由聚合物(通过使主要成分为丙烯酸甲酯的单体混合物聚合而成)形成的水泥外加剂和水泥减水剂。
-
公开(公告)号:CN1675384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03819732.4
申请日:2003-08-21
Abstract: 含有粉铁矿石的炼铁用烧结原料的造粒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的造粒处理工序:将平均粒径小于等于200μm的微粒预先在溶剂或者部分烧结原料的中稀释后,添加到剩余的烧结原料中进行造粒处理;上述造粒处理工序是由下述(1)、(2)以及(3)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工序;(1)将上述微粒用水稀释,以稀释成粘度为0.005Pa·s~10Pa·s的浆料,然后将所述浆料添加到烧结原料中进行造粒处理的工序;(2)将上述微粒与以铁矿石为必须成分的烧结原料的干基量的13质量%份~60质量%份预先造粒处理,然后将上述造粒产物添加到剩余的烧结原料中进行造粒处理的工序;(3)将上述微粒与以干基量计为0.3质量%份~10质量%份的烧结原料预先混合处理,然后将上述混合物添加到剩余的烧结原料中进行造粒处理的工序。
-
-
公开(公告)号:CN1230563C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02800351.9
申请日:2002-02-20
IPC: C22B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7/02 , C22B1/2406 , C22B1/242 , C22B1/244 ,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并适用于制铁用原料的造粒处理、模拟粒化或颗粒化的制铁用原料的造粒处理方法。所述方法系在将含有制铁用原料(烧结原料或颗粒原料)的造粒处理用组合物以所定比例分散在水中时,经过所定时间后,使浮游在水中的微粒量与上述造粒处理用组合物配合,进行该造粒处理用组合物的造粒处理(模拟粒化或颗粒化),以使浮游在水中的微粒量为所述造粒处理用组合物的固体成分的2重量%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457369A
公开(公告)日:2003-11-19
申请号:CN02800351.9
申请日:2002-02-20
IPC: C22B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7/02 , C22B1/2406 , C22B1/242 , C22B1/244 ,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并适用于制铁用原料的造粒处理、模拟粒化或颗粒化的制铁用原料的造粒处理方法。所述方法系在将含有制铁用原料(烧结原料或颗粒原料)的造粒处理用组合物以所定比例分散在水中时,经过所定时间后,使浮游在水中的微粒量与上述造粒处理用组合物配合,进行该造粒处理用组合物的造粒处理(模拟粒化或颗粒化),以使浮游在水中的微粒量为所述造粒处理用组合物的固体成分的2重量%以上。
-
-
公开(公告)号:CN100385021C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03819732.4
申请日:2003-08-21
Abstract: 含有粉铁矿石的炼铁用烧结原料的造粒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的造粒处理工序:将平均粒径小于等于200μm的微粒预先在溶剂或者部分烧结原料的中稀释后,添加到剩余的烧结原料中进行造粒处理;上述造粒处理工序是由下述(1)、(2)以及(3)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工序;(1)将上述微粒用水稀释,以稀释成粘度为0.005Pa·s~10Pa·s的浆料,然后将所述浆料添加到烧结原料中进行造粒处理的工序;(2)将上述微粒与以铁矿石为必须成分的烧结原料的干基量的13质量%份~60质量%份预先造粒处理,然后将上述造粒产物添加到剩余的烧结原料中进行造粒处理的工序;(3)将上述微粒与以干基量计为0.3质量%份~10质量%份的烧结原料预先混合处理,然后将上述混合物添加到剩余的烧结原料中进行造粒处理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02917C
公开(公告)日:2003-03-12
申请号:CN99100865.0
申请日:1999-0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IPC: C04B2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4/26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水泥掺和物,它基本上发挥增稠剂的作用,同时又具有防材料离析的能力,其和易性优异,并且在保持这些功能不受影响的同时可降低加入量。该水泥掺和物的特征在于:它包括由聚合物(通过使主要成分为丙烯酸甲酯的单体混合物聚合而成)形成的水泥外加剂和水泥减水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