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389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94375.3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4/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容量且循环特性优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正极活性物质的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间的结晶结构变化小。例如在放电状态下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晶结构,并且在以4.6V左右的高电压充电的状态下具有拟尖晶石型结晶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起因于充放电的结晶结构及体积的变化比现有的正极活性物质少。
-
公开(公告)号:CN11060367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880029345.6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4/525 , H01M4/36 , H01M10/0566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的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利用喷雾干燥处理使用石墨烯化合物将固体电解质附着于锂化合物,将由加热处理使碳从石墨烯化合物挥发而成的正极活性物质作为正极使用,可以抑制在制造二次电池时接触于正极活性物质的电解液的分解且提高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6374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21803.X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4/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容量且循环特性优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正极活性物质的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间的结晶结构变化小。例如在放电状态下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晶结构,并且在以4.6V左右的高电压充电的状态下具有拟尖晶石型结晶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起因于充放电的结晶结构及体积的变化比现有的正极活性物质少。
-
公开(公告)号:CN11011491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80074360.8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2/16 , H01B1/06 , H01M10/056 , H01M10/058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使用包含固体电解质的固体电池中防止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短路的层。作为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使用包含石墨烯化合物的层。包含石墨烯化合物的层能够使锂离子穿过。预先对包含石墨烯化合物的层添加锂离子。具体而言,使用修饰剂,并使用使扩大层间距离的醚、酯等官能团化学修饰的石墨烯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133991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80016644.2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0585 , H01G11/26 , H01G11/28 , H01G11/58 , H01M4/13 , H01M10/0568
Abstract: 提供一种容量高的蓄电装置、能量密度高的蓄电装置、可靠性高的蓄电装置以及使用寿命长的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包括正极、隔离体、负极和电解液。电解液包含碱金属盐和离子液体。隔离体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正极的至少一部分与负极重叠。负极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正极的端部之间的区域内。
-
公开(公告)号:CN1184587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60785.9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C01B32/194 , H01M10/056 , H01M10/0525 , H01M10/052 , C01B32/198
Abstract: 本公开的发明名称是“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一种在使用包含固体电解质的固体电池中防止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短路的层。作为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使用包含石墨烯化合物的层。包含石墨烯化合物的层能够使锂离子穿过。预先对包含石墨烯化合物的层添加锂离子。具体而言,使用修饰剂,并使用使扩大层间距离的醚、酯等官能团化学修饰的石墨烯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11744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842651.X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0566 , H01M10/0525 , H01M4/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容量且循环特性优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正极活性物质的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间的结晶结构变化小。例如在放电状态下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晶结构,并且在以4.6V左右的高电压充电的状态下具有拟尖晶石型结晶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起因于充放电的结晶结构及体积的变化比现有的正极活性物质少。
-
公开(公告)号:CN11709633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989229.1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容量且循环特性优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正极活性物质的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间的结晶结构变化小。例如在放电状态下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晶结构,并且在以4.6V左右的高电压充电的状态下具有拟尖晶石型结晶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起因于充放电的结晶结构及体积的变化比现有的正极活性物质少。
-
公开(公告)号:CN110574193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80024809.4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提供一种大容量且循环特性优良的正极活性物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间的结晶结构变化小。例如在放电状态下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晶结构,并且在以4.6V左右的高电压充电的状态下具有拟尖晶石型结晶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起因于充放电的结晶结构及体积的变化比现有的正极活性物质少。
-
公开(公告)号:CN107004908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53100.3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10/0569 , H01G11/06 , H01G11/26 , H01G11/62 , H01M4/13 , H01M6/16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量高的蓄电装置。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量密度高的蓄电装置。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蓄电装置。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蓄电装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包括:隔离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电解液,其中,隔离体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第一电极包括活性物质层和集流体,第一电极包括夹持集流体的一对膜,活性物质层具有与集流体接触的区域,活性物质层具有与一对膜中的至少一个接触的区域,并且,电解液包含碱金属盐和离子液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