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99598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0980128514.2
申请日:2009-07-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145 , F16H55/0853 , F16H2057/0087 , Y10T29/49462 , Y10T29/49467 , Y10T29/49476 , Y10T74/19665 , Y10T74/1987
Abstract: 改善了准双曲面齿轮的自由度。基于准双曲面齿轮的轴交角(∑)、偏置距(E)、以及传动比(io)来计算齿轮轴线(Ⅱ)和小齿轮轴线(Ⅰ)的相对转动中的瞬时轴线(S)、公垂线(vc)、瞬时轴线(S)与公垂线(vc)之间的交点(Cs)、以及瞬时轴线(S)相对于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倾斜角(Γs)。基于这些变量,确定基础坐标系(C1、C2和Cs),并使用这些坐标系来计算规格。对于螺旋角、节锥角、以及齿轮和小齿轮的分度圆半径,设定用于齿轮和小齿轮的这些值中的一个并计算设计基准点(Pw)。基于该设计基准点和齿轮的接触法线,计算规格。齿轮或小齿轮的节锥角能自由选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099598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980128514.2
申请日:2009-07-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145 , F16H55/0853 , F16H2057/0087 , Y10T29/49462 , Y10T29/49467 , Y10T29/49476 , Y10T74/19665 , Y10T74/1987
Abstract: 改善了准双曲面齿轮的自由度。基于准双曲面齿轮的轴交角(∑)、偏置距(E)、以及传动比(io)来计算齿轮轴线(Ⅱ)和小齿轮轴线(Ⅰ)的相对转动中的瞬时轴线(S)、公垂线(vc)、瞬时轴线(S)与公垂线(vc)之间的交点(Cs)、以及瞬时轴线(S)相对于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倾斜角(Γs)。基于这些变量,确定基础坐标系(C1、C2和Cs),并使用这些坐标系来计算规格。对于螺旋角、节锥角、以及齿轮和小齿轮的分度圆半径,设定用于齿轮和小齿轮的这些值中的一个并计算设计基准点(Pw)。基于该设计基准点和齿轮的接触法线,计算规格。齿轮或小齿轮的节锥角能自由选定。
-
公开(公告)号:CN1678219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03820896.2
申请日:2003-09-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 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7058 , B60N2/58 , B60N2/7011 , B60N2/7041 , B60N2/7064 , B60N2/7094
Abstract: 在车辆用座椅(10)中,在座椅框架(12)的座部用框架(14)上设置有缓冲垫部件(18)以形成座椅缓冲垫(20)。作为缓冲垫部件(18)的表层部的上部缓冲垫部件(三维立体织物)(86),张紧地设置于座部用框架(14)上,并层叠于作为缓冲垫部件(18)的下层部的布弹簧部件(18)上。在向座椅缓冲垫(20)落座时,若通过基于落座者的体重的推压力推压布弹簧部件(68)使其向下方弯曲,则在该布弹簧部件(68)的落座者的坐骨结节所推压的部位上,作用作为该推压方向的力的牵引螺旋弹簧(80)的拉伸力,缓冲垫部件(18)的张力方向成为三维。
-
公开(公告)号:CN103003593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180035406.8
申请日:2011-06-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IPC: F16H1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3/08 , F16H13/06 , F16H57/0006
Abstract: 关于小辊(23)、(63)的个数N1、N2、冕状辊(22)的内径与太阳辊(21)的外径之比ρ1、冕状辊(62)的内径与太阳辊(61)的外径之比ρ2,N1=3及(ρ1+1)×(ρ2+1)≥24+16×20.5成立,若N2=3,则ρ1≥0.102×(ρ1+1)×(ρ2+1)+1.196及ρ1≤min[0.204×(ρ1+1)×(ρ2+1)+3.123,7+4×30.5]成立,若N2=4,则ρ1≥(2-20.5)×(ρ1+1)×(ρ2+1)/4-1及ρ1≤min[0.185×(ρ1+1)×(ρ2+1)+1.320,7+4×30.5]成立。
-
公开(公告)号:CN10300359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80035406.8
申请日:2011-06-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IPC: F16H1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3/08 , F16H13/06 , F16H57/0006
Abstract: 关于小辊(23)、(63)的个数N1、N2、冕状辊(22)的内径与太阳辊(21)的外径之比ρ1、冕状辊(62)的内径与太阳辊(61)的外径之比ρ2,N1=3及(ρ1+1)×(ρ2+1)≥24+16×20.5成立,若N2=3,则ρ1≥0.102×(ρ1+1)×(ρ2+1)+1.196及ρ1≤min[0.204×(ρ1+1)×(ρ2+1)+3.123,7+4×30.5]成立,若N2=4,则ρ1≥(2-20.5)×(ρ1+1)×(ρ2+1)/4-1及ρ1≤min[0.185×(ρ1+1)×(ρ2+1)+1.320,7+4×30.5]成立。
-
公开(公告)号:CN100569145C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03820896.2
申请日:2003-09-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 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7058 , B60N2/58 , B60N2/7011 , B60N2/7041 , B60N2/7064 , B60N2/7094
Abstract: 在车辆用座椅(10)中,在座椅框架(12)的座部用框架(14)上设置有缓冲垫部件(18)以形成座椅缓冲垫(20)。作为缓冲垫部件(18)的表层部的上部缓冲垫部件(三维立体织物)(86),张紧地设置于座部用框架(14)上,并层叠于作为缓冲垫部件(18)的下层部的布弹簧部件(18)上。在向座椅缓冲垫(20)落座时,若通过基于落座者的体重的推压力推压布弹簧部件(68)使其向下方弯曲,则在该布弹簧部件(68)的落座者的坐骨结节所推压的部位上,作用作为该推压方向的力的牵引螺旋弹簧(80)的拉伸力,缓冲垫部件(18)的张力方向成为三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