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272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284533.7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提供一种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包括:得到在沿马达周向排列的多个齿上分别形成线圈的环状电机部件;将仅在马达轴向一侧的端部粘贴有发泡绝缘片的槽极插入在马达周向上相邻的一对线圈间的极插入工序;将电机部件放入比发泡绝缘片发泡的温度低的第一加热炉加热的加热工序;使清漆从电机部件的马达轴向另一侧向各线圈滴下的第一滴下工序;将电机部件再次放入第一加热炉使清漆固化的第一固化工序;将上一工序后的电机部件放入温度比第一加热炉高的第二加热炉使发泡绝缘片发泡的工序;使清漆从上一工序后的电机部件的马达轴向另一侧向各槽极的配置位置滴下的第二滴下工序;将上一工序后的电机部件再次放入第二加热炉使清漆固化的第二固化工序。

    旋转电机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69103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0477542.8

    申请日:2021-04-29

    Inventor: 田中修平

    Abstract: 提供水平配置时在定子的下部和上部使冷却效率均匀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1)具备:以沿着水平方向的轴线(C)为中心的环状的定子铁心(15),其具有多个插槽(23);导电构件(16),其插入到插槽(23)中;覆盖构件,其覆盖导电构件(16)的比定子铁心(15)向轴线(C)的轴向上的外侧突出的搭接部;以及多个冷却通路(17),它们设置于插槽(23)内,用于使冷却介质沿着轴向流通。冷却通路(17)具有:第一冷却通路(31);以及第二冷却通路(32),其位于比第一冷却通路(31)靠上方的位置,所述第二冷却通路(32)的从轴向观察时的截面积比第一冷却通路(31)的从轴向观察时的截面积大。

    差动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6784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0008077.6

    申请日:2019-01-04

    Inventor: 田中修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装置(10),其具有:与第1齿轮(13L)啮合的第1、第2小齿轮(15L、21L)、与第2齿轮(13R)啮合的第3小齿轮(17R)、与第3小齿轮(17R)啮合的第4、第5小齿轮(15R、21R)、第1转矩传递机构(23),其将与外壳相同旋转方向的第1小齿轮(15L)的旋转传递到第4小齿轮(15R),另一方面,将与外壳相反旋转方向的第1小齿轮(15L)的旋转不传递到第4小齿轮(15R)、以及第2转矩传递机构(24),其将与外壳相反旋转方向的第5小齿轮(21R)的旋转传递到第2小齿轮(21L),另一方面,将与外壳相同旋转方向的第5小齿轮(21R)的旋转不传递到第2小齿轮(21L)。

    车辆用动力传达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7400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188178.6

    申请日:2019-03-13

    Inventor: 田中修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达装置,所述车辆用动力传达装置在必要的情况下使停车齿轮旋转来对各部进行润滑,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停止停车齿轮的旋转来将润滑油的搅拌阻力抑制得小,由此可提高动力传达效率。所述车辆用动力传达装置是将从电动机(驱动源)(2)中输出的动力经由行星齿轮机构(PG1)、行星齿轮机构(PG2)与差动装置(D)而传达至左右的车轴(4L)、车轴(4R)中,并将停车齿轮(12)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PG2)的托架(c2)上的车辆用动力传达装置(1),将所述停车齿轮(12)可相对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托架(c2)上,并且设置使所述停车齿轮(12)相对于所述托架(c2)进行接触与分离的牙嵌式离合器(接触与分离机构)(14)。

    车辆的驱动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1481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1591056.3

    申请日:2018-12-20

    Inventor: 田中修平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为蓄电装置经完全充电的状态,也可对驱动轮赋予相应的减速力的车辆的驱动装置。车辆的驱动装置(1)包括作为驱动源的电机(M)、连接于电机(M)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连接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及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连到驱动轮(W1)、驱动轮(W2)的差动机构(D),且还包括将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齿圈(R2)与固定侧的构件(10)可脱离地连结的制动器(BR)、及可锁定差动机构(D)的锁定机构(PL)。

    驱动单元的油回收机构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9459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199926.8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单元的油回收机构,能够利用已有的部件将在壳体内扬起的油高效地回收到油箱中。驱动单元(U)构成为在底部存储油的壳体(1)的内部收纳有以下部分:驱动源(M);旋转轴(2),其通过驱动源(M)而被旋转驱动;驻车机构(PRK),其利用接受来自控制部(19)的指令而进行动作的致动器(15)使驻车杆(13)摆动而使驻车杆(13)有选择地与驻车齿轮(11)卡合,从而锁定旋转轴(2)的旋转;以及油箱(8),其向壳体(1)内开口,驱动单元(U)的油回收机构构成为:将驻车齿轮(11)结合安装在旋转轴(2)上,并且使该驻车齿轮(11)扬起的油接触驻车杆(13)并将该油引导至油箱(8)而回收至该油箱(8)。

    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240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149305.9

    申请日:2021-02-03

    Inventor: 田中修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通过简化润滑路径能够实现减速器(动力传递装置)的结构简化和小型化。减速器(T)在轴向上并列设置第1行星齿轮机构(PG1)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PG2),利用第1行星齿轮机构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来对输入轴的旋转进行减速并传递给输出轴,作为减速器的润滑结构而构成为,在第1行星齿轮机构的第1小齿轮轴(8)上形成一端朝向第2行星齿轮机构开口的轴向的第1油路,在第2行星齿轮机构的第2小齿轮轴上形成一端朝向第1行星齿轮机构开口的轴向的第2油路,将供给到第1油路的润滑油传递至第2油路,利用在第1油路和第2油路中流动的润滑油来分别润滑第1行星齿轮机构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