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单元的油回收机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94590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199926.8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单元的油回收机构,能够利用已有的部件将在壳体内扬起的油高效地回收到油箱中。驱动单元(U)构成为在底部存储油的壳体(1)的内部收纳有以下部分:驱动源(M);旋转轴(2),其通过驱动源(M)而被旋转驱动;驻车机构(PRK),其利用接受来自控制部(19)的指令而进行动作的致动器(15)使驻车杆(13)摆动而使驻车杆(13)有选择地与驻车齿轮(11)卡合,从而锁定旋转轴(2)的旋转;以及油箱(8),其向壳体(1)内开口,驱动单元(U)的油回收机构构成为:将驻车齿轮(11)结合安装在旋转轴(2)上,并且使该驻车齿轮(11)扬起的油接触驻车杆(13)并将该油引导至油箱(8)而回收至该油箱(8)。

    驱动单元的油回收机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9459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199926.8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单元的油回收机构,能够利用已有的部件将在壳体内扬起的油高效地回收到油箱中。驱动单元(U)构成为在底部存储油的壳体(1)的内部收纳有以下部分:驱动源(M);旋转轴(2),其通过驱动源(M)而被旋转驱动;驻车机构(PRK),其利用接受来自控制部(19)的指令而进行动作的致动器(15)使驻车杆(13)摆动而使驻车杆(13)有选择地与驻车齿轮(11)卡合,从而锁定旋转轴(2)的旋转;以及油箱(8),其向壳体(1)内开口,驱动单元(U)的油回收机构构成为:将驻车齿轮(11)结合安装在旋转轴(2)上,并且使该驻车齿轮(11)扬起的油接触驻车杆(13)并将该油引导至油箱(8)而回收至该油箱(8)。

    动力传递装置
    3.
    发明公开
    动力传递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356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054209.6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从差速器壳体拆下将差速器小齿轮轴固定于差速器壳体的固定销的动力传递装置。差速器壳体以在差速器壳体的旋转轴方向上与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排列的状态与行星架一体地形成,差速器壳体具有供将差速器小齿轮轴固定于差速器壳体的固定销穿过的固定销贯穿孔(321d)。固定销贯穿孔以与差速器壳体的旋转轴平行且与供差速器小齿轮轴穿过的差速器小齿轮轴贯穿孔(321c)正交的方式设置,进一步地,固定销贯穿孔设置于在从旋转轴方向观察差速器壳体时与行星架的小齿轮轴贯穿孔重叠的位置,固定销贯穿孔的一端与该小齿轮轴贯穿孔连通,固定销贯穿孔的另一端与差速器壳体的同行星架相反一侧的外部连通。

    电动机用减速机及车辆用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0944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1475401.9

    申请日:2021-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虽为比较简单的结构但可有效地抑制NVH恶化的电动机用减速机、及包括其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电动机用减速机(2)包括马达(M)、减速机构(T)、以及差速机构(D)。减速机构(T)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这两个行星齿轮机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PG1)的齿轮架(C1)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2)的齿轮架(C2)通过连结部(30)能够旋转地连结。连接部(30)具有径向轴承(32)以及固定在所述径向轴承(32)的外圈(32c)上的环状的弹性体(34),齿轮架(C1)固定在内圈(32a),且齿轮架(C2)固定在弹性体(34)。

    动力传递机构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564340U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22524491.2

    申请日:2022-09-23

    Inventor: 石直克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两个齿轮;第一内周槽和第二内周槽;轴构件;第一外周槽和第二外周槽;重叠部;第一扭矩传递构件;第二扭矩传递构件;支撑构件;限制部;及防脱落部;其中,在两个齿轮之间作为中心时,第一外周槽、第一内周槽、第二外周槽和第二内周槽的延伸方向,分别与轴向构成角度θ1、φ1、θ2和φ2,且从轴向的一方向观察,齿轮的顺时针方向设为正,角度θ1、φ1、θ2和φ2满足:θ1‑φ1>0、且θ1‑φ2>0式(1)或者,θ1‑φ1<0、且θ2‑φ2<0式(2)。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递机构能够实现更紧凑的结构,同时能够进行相位调整和使所产生的传递扭矩均匀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