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3211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1147706.X

    申请日:2019-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能够将绳索等固定物良好地固定于挂物部。在固定于车架(10)的后部的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中,扶手杆(50)具备:把手部(51),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把手延长部(60),其从把手部(51)的前端向下方延伸;前侧固定部(61),其与把手延长部(60)的下端连接,并安装于车架(10);以及连结部(62),其连结把手延长部(60)与前侧固定部(61),扶手杆(50)具备由开口部(65)形成的挂物部(70),由把手延长部(60)、前侧固定部(61)及连结部(62)划分出开口部(65)。

    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3211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1147706.X

    申请日:2019-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能够将绳索等固定物良好地固定于挂物部。在固定于车架(10)的后部的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中,扶手杆(50)具备:把手部(51),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把手延长部(60),其从把手部(51)的前端向下方延伸;前侧固定部(61),其与把手延长部(60)的下端连接,并安装于车架(10);以及连结部(62),其连结把手延长部(60)与前侧固定部(61),扶手杆(50)具备由开口部(65)形成的挂物部(70),由把手延长部(60)、前侧固定部(61)及连结部(62)划分出开口部(65)。

    骑乘式车辆的后部结构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38000U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20465488.6

    申请日:2013-08-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02 B62J6/18 B62J15/00 B62K11/04 B62K19/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乘坐人员的脚着地性并且能够确保收容部件的收容空间的骑乘式车辆的后部结构。机动二轮车的后挡泥板(10)具有被配置在后部构架(70)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底壁(13)和从此底壁(13)向上方延伸的左右侧壁(15L、15R),由底壁(13)和左右侧壁(15L、15R)形成收容部件的收容空间(89),并且在底壁(13)与左右侧壁(15L、15R)之间分别形成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使得左右侧壁(15L、15R)相对于底壁(13)分别能折曲的左右第一折曲部(21L、21R)。左右侧壁(15L、15R)沿后部构架(70)的内侧随着往上方去而向内方倾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