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57433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690838.9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器和移动体。混合器(44)被搭载于航空器(10)。混合器(44)的圆筒部(74)的后端部(78)通过导叶(90)被分割成多个分割筒部(80)。在多个分割筒部(80)中,在圆筒部(74)的外壁(86)上形成有凹口喷嘴(109)。多个引导孔(106)从圆筒部(74)的外壁(86)到导叶(90)的后端面(94)而形成。据此,能够改善内燃机的输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9099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336818.X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器。航空器(10)具有旋翼(18)及旋翼(20)、PCU(42)、逆变器(50)、直流配线和交流配线,其中,所述旋翼(18)及所述旋翼(20)由电动马达(48)驱动;所述PCU将从发电机(40)输出的交流电功率转换为直流电功率;所述逆变器将从PCU(42)供给的直流电功率转换为交流电功率,并将其向电动马达(48)输出;所述直流配线连接PCU(42)和逆变器(50);所述交流配线连接逆变器(50)和电动马达(48),在与发电机(40)和燃气涡轮(38)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配置交流配线。据此,能够确保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230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373254.1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器。在航空器(10)的机身(12)中设置有冷却单元(43),所述冷却单元(43)具有第1散热器(44a、48a)及第2散热器(46a、50a)和第1冷却风扇(44b、48b)及第2冷却风扇(46b、50b),第1冷却风扇(44b、48b)及第2冷却风扇(46b、50b)向第1散热器及第2散热器供给机身的外部的空气,并且向机身的内部吸入空气。航空器具有用于排出被吸入机身的内部的空气的排出口(68),冷却单元被配置于比发动机靠所述机身的前方的位置,排出口位于比发动机靠机身的后方的位置。据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抑制设置于航空器的内部的零部件的过热。
-
公开(公告)号:CN1187285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376500.9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及移动体。移动体(12)的气体混合装置(10)具有用于从燃气涡轮发动机(24)排出废气的排气流路(32)。在排气流路(32)上设置有筒部(50)、连通路径(54)和多个引导部(52),其中,连通路径(54)使筒部的内部与燃气涡轮发动机相互连通;多个引导部(52)从筒部朝向径向内侧延伸并且用于将冷却气体引导至筒部的径向的中央部分。多个引导部在筒部的周向上隔开间隔配置,多个引导部的延伸端部彼此分离。据此,能够良好地混合废气和冷却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872309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372326.0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4D3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器。航空器(10)具有机身(12)、发动机(32)、排气口(54)和巡航旋翼(22),其中,发动机被设置于机身;排气口被设置于机身的后端部且用于将发动机的废气向外部排出;巡航旋翼位于比排气口靠机身的后方的位置且用于使机身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推力。从废气的排出方向观察,排气口和巡航旋翼彼此不重叠。据此,能够提供良好的航空器。
-
公开(公告)号:CN11866571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321724.X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器冷却系统(60)及航空器(10)。航空器冷却系统(60)具有旋翼(30)、发热部(66)、支承部(悬臂(18))、构造物(第2整流罩(46))和换热器(表面换热器(50)),其中,所述旋翼(30)能够产生铅垂方向的推力;所述发热部(66)被配置在旋翼的下方;所述支承部支承发热部;所述构造物从支承部向旋翼突出;所述换热器被设置于构造物,被发热部加热的制冷剂被导入换热器所具备的流入口(整流罩流入口(50i)),被换热器冷却的制冷剂被从换热器所具备的流出口(整流罩流出口(50o))供给到发热部。据此,能良好地冷却发热部。
-
公开(公告)号:CN1163314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304742.4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4C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器,课题为利用旋翼产生的气流高效地冷却旋翼的电气元件。本发明的航空器(100)具备:机身(12);前翼(14)和后翼(16),从机身向侧方延伸设置并在巡航时产生升力;吊杆(18),被前翼和后翼从机身分离地支承,沿前后方向延伸;至少1个VTOL旋翼(20),支承在吊杆上,具有在起降时产生铅垂方向的推力的1个以上的叶片(23);以及冷却系统(60),在吊杆内具有容纳在设于吊杆的进口(70a)和出口(70b)之间的2个散热器(61L、61H),使用2个散热器中的位于进口侧的散热器和位于出口侧的散热器,分别冷却至少1个VTOL旋翼所具有的电气元件中的管理温度低的元件和管理温度高的元件,例如马达(21)和逆变器(22)。
-
公开(公告)号:CN115140313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345703.2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福地有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却系统(60)。该冷却系统(60)具有旋翼(VTOL旋翼(20)、巡航旋翼(22))、组件组(24)和冷却回路(62),其中,所述旋翼产生航空器(10)的升力和推力中的至少一方;所述组件组(24)由使旋翼旋转的多个电气组件构成;所述冷却回路(62)对组件组(24)进行冷却,所述冷却系统(60)具有与多个旋翼对应的多个所述组件组(24),多个组件组(24)由同一冷却回路(62)冷却。据此,设置于航空器的冷却系统变得简单又轻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