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52714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089709.9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本达也
IPC: F02M35/104
Abstract: 提供一种进气歧管,其能使共振器一体化而不增大外形。进气导入管(11)从上游侧延伸至进气歧管(10)的中央部后,朝上方弯曲为大致L字状,下游端与进气腔(12)的前表面连接。第3分歧管(15)和第4分歧管(16)的一部分卷绕在进气导入管(11)的外周,至少其下部与进气导入管(11)成为一体。共振器(17)设置在由进气导入管(11)、第1分歧管(13)、第2分歧管(14)以及进气腔(12)限定的空间(即,进气导入管(11)的竖立部的左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94472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11525113.8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本达也
IPC: F02M35/104 , F02M35/12 , F02M3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气歧管(10),在构成该进气歧管(10)的进气导入管(18)的下游端连接有进气腔(20),且以与所述进气导入管(18)的弯曲部(28)相邻的方式设置有谐振器(24)。该谐振器(24)的共振室(42)经由共振用通路(44)与进气腔(20)连通。另外,共振室(42)的成为其重力方向的下方的底部(46)朝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向下方倾斜,该共振室(42)形成有与进气导入管(18)的弯曲部(28)连通的连通路径(48)。并且,滞留在谐振器(24)内的冷凝水从底部(46)通过连通路径(48)流向进气导入管(18),并流入到向弯曲部(28)的下方突出的凸部(30)内。在此之后,冷凝水通过用于导入窜漏气体的气体导入管(36)被向内燃机(14)侧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99808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780093647.5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10
Abstract: 在气缸盖(3)的进气侧的侧面(1b)设置有进气歧管(5)。该进气歧管(5)与进气系统(6)连接。进气系统(6)主要具有:第1空气滤清器(12),其设置于发动机主体(1)的上表面侧(1c);进气开口部件(13),其具有进气口(13a);进气通路(14),其将通过进气开口部件(13)进入的空气经由第1空气滤清器(12)导向进气歧管(5);作为进气部件之一的谐振器(16),其在作为进气侧的相反侧的排气侧与第1空气滤清器(12)相邻设置;以及进气歧管(5),其与气缸盖(3)的进气侧的侧面(1b)连接,构成发动机侧面进气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421055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410412057.2
申请日:2014-08-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京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EGR装置,其能够抑制在节气门打开时产生的进气噪音。在节气门(28)的下游侧设有向进气通路(38)内导入EGR气体的EGR导入管(56)。EGR导入管(56)具有:从进气通路(38)的内壁面(32a)侧向进气通路(38)内立起的立起部;和在向进气流方向的下游弯曲后开口的弯曲部(70b),在EGR导入管(56)的弯曲部(70b)的外壁侧设有对进入空气进行整流的整流部件(58)。
-
公开(公告)号:CN107701343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710674263.4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本达也
IPC: F02M35/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发动机。在用于车辆的内燃发动机中,有利地防止燃料输送管(37)遭受正面碰撞的载荷。位于进气歧管(31)的上部中的进气腔室构件(42)经由位于所述进气腔室构件的横向间隔开的部分处的第一支撑构件(50)和第二支撑构件(51)由发动机主体(11)支撑。所述进气歧管的下部经由所述进气歧管的分支管(43)的下游端连接至所述发动机的气缸盖。所述燃料输送管在所述发动机主体的进气侧和所述分支管之间横向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7701343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674263.4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本达也
IPC: F02M35/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发动机。在用于车辆的内燃发动机中,有利地防止燃料输送管(37)遭受正面碰撞的载荷。位于进气歧管(31)的上部中的进气腔室构件(42)经由位于所述进气腔室构件的横向间隔开的部分处的第一支撑构件(50)和第二支撑构件(51)由发动机主体(11)支撑。所述进气歧管的下部经由所述进气歧管的分支管(43)的下游端连接至所述发动机的气缸盖。所述燃料输送管在所述发动机主体的进气侧和所述分支管之间横向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442105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412057.2
申请日:2014-08-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京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EGR装置,其能够抑制在节气门打开时产生的进气噪音。在节气门(28)的下游侧设有向进气通路(38)内导入EGR气体的EGR导入管(56)。EGR导入管(56)具有:从进气通路(38)的内壁面(32a)侧向进气通路(38)内立起的立起部;和在向进气流方向的下游弯曲后开口的弯曲部(70b),在EGR导入管(56)的弯曲部(70b)的外壁侧设有对进入空气进行整流的整流部件(58)。
-
公开(公告)号:CN103452714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089709.9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本达也
IPC: F02M35/104
Abstract: 提供一种进气歧管,其能使共振器一体化而不增大外形。进气导入管(11)从上游侧延伸至进气歧管(10)的中央部后,朝上方弯曲为大致L字状,下游端与进气腔(12)的前表面连接。第3分歧管(15)和第4分歧管(16)的一部分卷绕在进气导入管(11)的外周,至少其下部与进气导入管(11)成为一体。共振器(17)设置在由进气导入管(11)、第1分歧管(13)、第2分歧管(14)以及进气腔(12)限定的空间(即,进气导入管(11)的竖立部的左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944724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811525113.8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本达也
IPC: F02M35/104 , F02M35/12 , F02M3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气歧管(10),在构成该进气歧管(10)的进气导入管(18)的下游端连接有进气腔(20),且以与所述进气导入管(18)的弯曲部(28)相邻的方式设置有谐振器(24)。该谐振器(24)的共振室(42)经由共振用通路(44)与进气腔(20)连通。另外,共振室(42)的成为其重力方向的下方的底部(46)朝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向下方倾斜,该共振室(42)形成有与进气导入管(18)的弯曲部(28)连通的连通路径(48)。并且,滞留在谐振器(24)内的冷凝水从底部(46)通过连通路径(48)流向进气导入管(18),并流入到向弯曲部(28)的下方突出的凸部(30)内。在此之后,冷凝水通过用于导入窜漏气体的气体导入管(36)被向内燃机(14)侧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99808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80093647.5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10
Abstract: 在气缸盖(3)的进气侧的侧面(1b)设置有进气歧管(5)。该进气歧管(5)与进气系统(6)连接。进气系统(6)主要具有:第1空气滤清器(12),其设置于发动机主体(1)的上表面侧(1c);进气开口部件(13),其具有进气口(13a);进气通路(14),其将通过进气开口部件(13)进入的空气经由第1空气滤清器(12)导向进气歧管(5);作为进气部件之一的谐振器(16),其在作为进气侧的相反侧的排气侧与第1空气滤清器(12)相邻设置;以及进气歧管(5),其与气缸盖(3)的进气侧的侧面(1b)连接,构成发动机侧面进气部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