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4112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0908619.8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车身前部结构。在一种包括仪表盘面板(10)、附接至所述仪表盘面板的前侧的减震器壳体(18)、以及附接至所述仪表盘面板的部件安装部分加强板(24)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仪表盘面板加强板(40、48、50)在所述仪表盘面板的用于车身结构构件的附接部分与所述仪表盘面板的用于所述部件安装部分加强板的附接部分之间延伸,并附接至所述仪表盘面板。所述仪表盘面板加强板在不附接至所述车身结构构件的情况下邻近于所述仪表盘面板的用于所述车身结构构件的所述附接部分或与其重叠,并且具有附接至或邻近于所述部件安装部分加强板的部分(40B)。

    车身前部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4112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0908619.8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车身前部结构。在一种包括仪表盘面板(10)、附接至所述仪表盘面板的前侧的减震器壳体(18)、以及附接至所述仪表盘面板的部件安装部分加强板(24)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仪表盘面板加强板(40、48、50)在所述仪表盘面板的用于车身结构构件的附接部分与所述仪表盘面板的用于所述部件安装部分加强板的附接部分之间延伸,并附接至所述仪表盘面板。所述仪表盘面板加强板在不附接至所述车身结构构件的情况下邻近于所述仪表盘面板的用于所述车身结构构件的所述附接部分或与其重叠,并且具有附接至或邻近于所述部件安装部分加强板的部分(40B)。

    车辆的下部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2075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0811374.4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提供能够在避免前部侧方框架的截面的大型化的同时利用前部侧方框架部分来可靠地承接来自前方的冲击载荷的车辆的下部结构。车辆的下部结构具备前部侧方框架(10)、车身强度构件、地板(12)及电源单元。前部侧方框架(10)的至少后部区域(10r)形成为向上方开口的截面形状。电源单元配置于地板(12)的下方。地板(12)具备:一对加强板部(12A),它们与各前部侧方框架(10)的后部区域(10r)接合,且覆盖后部区域(10r)的上方;以及地板主体部(12B),其构成加强板部(12A)以外的部分。加强板部(12A)形成为比地板主体部(12B)高强度。

    车身的端部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1287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880095962.6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车身的端部结构具备左右的侧部框架构件和保险杠防撞梁。侧部框架构件在车身的前部或后部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保险杠防撞梁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且跨左右的侧部框架构件而被支承。保险杠防撞梁具有:与左右的侧部框架构件结合的防撞梁主体部;以及至少在防撞梁主体部的车宽方向中央区域比防撞梁主体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得长的扩张部。

    车辆的下部结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2075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1910811374.4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提供能够在避免前部侧方框架的截面的大型化的同时利用前部侧方框架部分来可靠地承接来自前方的冲击载荷的车辆的下部结构。车辆的下部结构具备前部侧方框架(10)、车身强度构件、地板(12)及电源单元。前部侧方框架(10)的至少后部区域(10r)形成为向上方开口的截面形状。电源单元配置于地板(12)的下方。地板(12)具备:一对加强板部(12A),它们与各前部侧方框架(10)的后部区域(10r)接合,且覆盖后部区域(10r)的上方;以及地板主体部(12B),其构成加强板部(12A)以外的部分。加强板部(12A)形成为比地板主体部(12B)高强度。

    车身的端部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1287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880095962.6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车身的端部结构具备左右的侧部框架构件和保险杠防撞梁。侧部框架构件在车身的前部或后部大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保险杠防撞梁大致沿车宽方向延伸,且跨左右的侧部框架构件而被支承。保险杠防撞梁具有:与左右的侧部框架构件结合的防撞梁主体部;以及至少在防撞梁主体部的车宽方向中央区域比防撞梁主体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得长的扩张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