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385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310756.X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2 , H01M10/05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固体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固体二次电池包括依序层叠有负极层、中间层、固体电解质层、及正极层的电极层叠体,所述制造方法具有:第1A工序,对负极层和中间层进行冲压接合,获得中间层‑负极层层叠体;第1B工序,对前述中间层‑负极层层叠体的前述中间层和固体电解质层进行冲压接合,获得固体电解质层‑中间层‑负极层层叠体;及,第1C工序,对前述固体电解质层‑中间层‑负极层层叠体的前述固体电解质层和正极层进行冲压接合,获得前述电极层叠体;并且,前述第1B工序的接合压力低于在前述第1A工序的冲压接合下的接合压力,前述第1C工序的接合压力高于在前述第1A工序的冲压接合下的接合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7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220557.X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474 , H01M50/477 , H01M50/497 , H01M50/491 , H01M50/489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的固体二次电池具备电极层叠体、及收容前述电极层叠体的外装体,前述电极层叠体具有正极层、负极层及配置于前述正极层与前述负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前述正极层具有正极集电体与正极活性物质层,前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及前述固体电解质层的外周被20℃时的体积电阻率为1×1012Ω·cm以上、且空隙率为40%以下的绝缘框围绕。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5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314628.2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2 , H01M10/056
Abstract: 本发明的固体二次电池具备电极层叠体、及收容前述电极层叠体的外装体,前述电极层叠体具有正极层、负极层、配置于前述正极层与前述负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及设置于前述负极层与前述固体电解质层之间的中间层,前述正极层包括正极集电体与正极活性物质层,在将前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俯视的面积设为Sp,将前述固体电解质层的俯视的面积设为Ss,将前述中间层的俯视的面积设为Sm,并将前述负极层的俯视的面积设为Sn时,满足Sp<Sn≦Sm≦Ss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58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214969.2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抑制层叠体的变形的非水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依次具有:层叠工序,将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层、及包含固体电解质的电解质层加以层叠而获得层叠体;凹凸形成工序,在从前述层叠体的面方向上的一方朝向另一方,沿前述层叠体的厚度方向施加压力的同时,形成从前述一方朝向前述另一方延伸的凹部及/或凸部;及,加压平坦化工序,在对前述层叠体施加向厚度方向的压力的同时,将前述凹部及/或前述凸部平坦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5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372494.X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4/13 , H01M4/36
Abstract: 本发明的固体二次电池具备电极层叠体、及收容前述电极层叠体的外装体,前述电极层叠体具有正极层、负极层、及配置于前述正极层与前述负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前述正极层包括正极集电体与正极活性物质层,前述固体电解质层具有与前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对向的正极对向区域、以及不与前述正极层对向的正极非对向区域,正极非对向区域的空隙率不足5%。
-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49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201673.7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全固态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全固态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具有正极层成形工序、第一压缩工序、电解质层层叠工序、第二压缩工序、中间层层叠工序、第三压缩工序、一体化工序以及第四压缩工序。第二压缩工序中的第二压力分别比第一压缩工序中的第一压力、第三压缩工序中的第三压力及第四压缩工序中的第四压力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