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侧部构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46671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194063.0

    申请日:2020-03-18

    Inventor: 山口奈津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辆的外观设计性并同时降低车辆行驶时的空气阻力的车身侧部构造。本发明的车身侧部构造(C)的特征在于,具有:开闭自如地安装于车身后部侧面的盖部件(3);和与后部车门开口(5)相比设于后方的三角窗(1),通过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所述盖部件(3)的上边(31a)和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所述三角窗(1)的下边(13a)而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间隙。

    车身侧部构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46671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010194063.0

    申请日:2020-03-18

    Inventor: 山口奈津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辆的外观设计性并同时降低车辆行驶时的空气阻力的车身侧部构造。本发明的车身侧部构造(C)的特征在于,具有:开闭自如地安装于车身后部侧面的盖部件(3);和与后部车门开口(5)相比设于后方的三角窗(1),通过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所述盖部件(3)的上边(31a)和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所述三角窗(1)的下边(13a)而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间隙。

    车身侧部结构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51490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292825.7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间隔部件变形,从而能够抑制NV性下降的车身侧部结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新型的车身侧部结构具备:中柱,具有扇形状的根部;内板,构成中柱的一部分,在根部的前后的弯曲部附近形成一对填充口;及,间隔部件4,配置在下边梁加强板21的上侧,具有与填充口43a,43b相对的开口部41a,41b及一体化的主体部40;在间隔部件4与构成中柱的一部分的中柱加强板之间,形成有至少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填充空间30,间隔部件4具备向开口部41a,41b的下方延伸的第一肋46。

    千斤顶收纳结构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648041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20632570.8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千斤顶收纳结构,能够稳固地固定千斤顶。千斤顶收纳结构包括:千斤顶支架,配置于车体的后备箱中的外侧板与内侧板之间,其中千斤顶适于倾斜地收纳于所述千斤顶支架。所述千斤顶支架包括座部收纳部及头部收纳部,所述座部收纳部适于收纳所述千斤顶的座部,所述头部收纳部适于收纳所述千斤顶的头部,所述座部收纳部在所述车体的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头部收纳部的上方。当所述千斤顶收纳于所述千斤顶支架时,所述座部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头部的上方。

    车辆侧部构造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729143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650851.6

    申请日:2021-03-31

    Inventor: 山口奈津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侧部构造,可仅在车宽方向进行进行端部和夹持构件之间的拆装,操作性变得更好,并且也可大幅减少零件在拆卸过程中受损或遗失等可能性,从而提升组装效率和品质。所述车辆侧部构造包括:轮拱保护构件,安装在车辆的外部侧面板以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覆盖所述外部侧面板的一部分,且具备遵循后轮的轮廓而形成的本体部以及从所述本体部的前端朝向所述车宽方向的内侧弯折而延伸的端部,所述端部设置有裂缝部;以及夹持构件,安装在所述裂缝部;且通过将所述夹持构件安装在所述裂缝部,所述轮拱保护构件的所述端部紧固在所述外部侧面板的下表面且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所述端部被夹持在所述外部侧面板的所述下表面和所述夹持构件之间。

    燃料供给口结构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616231U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23257562.3

    申请日:2022-1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供给口结构,可避免来自轮胎的水及泥土附着在后部内板的内周与燃料适配器之间,以防止生锈。燃料供给口结构包括:后部内板,具有第一开口;燃料适配器,具有第二开口且设置为从车辆的外侧重叠于所述后部内板的所述第一开口,其中所述燃料适配器的下表面固定于所述后部内板的上表面,所述后部内板的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径小于所述燃料适配器的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径;以及弹性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的内侧,其中所述后部内板的内周接触所述弹性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