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83623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0890549.0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抑制从悬架向车身传递的振动的车身构造。包括:设置在车身底板(1)下方的左右一对悬架装置(10);将悬架装置安装于车身底板(1)的悬架安装部;供给使车辆驱动的电力的电力供给装置(100);支承电力供给装置(100)的固定车架(110);以及将固定车架(110)安装于车身底板(1)的车架安装部(R2),将车架安装部(R2)配置在相对于悬架安装部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383259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0864551.0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重量增加的同时保护车辆用电池的车身构造。本发明的车身构造包括:凹部(1a),其形成在车辆的货厢的后部底板(1);驱动用电力供给装置(10),其供给使车辆驱动的电力;以及辅机用电力供给装置(20),其向搭载于车辆的辅机供给电力,辅机用电力供给装置(20)通过固定于在凹部(1a)中形成的底座部而构成为辅机用电力供给装置构造体,驱动用电力供给装置(10)在凹部(1a)内与辅机用电力供给装置(20)在车宽方向上排列配置,并且,辅机用电力供给装置构造体的后端部与驱动用电力供给装置(10)的后端部(10a)相比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
-
公开(公告)号:CN10927850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0796898.6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其能够降低作用在动力用二次电池上的碰撞负荷。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1)具有:下侧门套部件(21、门套),其沿着后部座位侧出入口(Ve1、车辆开口部)的下缘,并且被配置在地板(Ve2)的下方;以及电池壳体(30),其与下侧门套部件(21、门套)在车宽方向上相邻,并且被配置在地板(Ve2)的下方,对于这种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1),将电池壳体(30)的至少一部分重合在下侧门套部件(21、门套)的下方,并与下侧门套部件(21、门套)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1905511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193057.X
申请日:2010-05-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2737 , B29C2045/2754
Abstract: 提供能够减少材料浪费的注射成型装置。注射成型装置(1)具备:模具(10),其具有与腔体(10A)连通的热喷嘴(20);以及热流道板(30),其形成有与该热喷嘴相连接的热流道(31),从热流道(31)通过热喷嘴(20)向模具(10)的腔体(10A)内填充熔融树脂。模具(10)中设有与腔体(10A)连通的连通路(11),热喷嘴(20)具备插入模具(10)的连通路(11)中的筒状的喷嘴主体(21)、和形成于该喷嘴主体(21)的一端侧并露出于连通路(11)外部的凸缘部(22),在连通路与喷嘴主体之间夹装有加热该喷嘴主体的带式加热器(23),在连通路和凸缘部之间夹装有加热该凸缘部的环式加热器(24)。
-
公开(公告)号:CN109383623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810890549.0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抑制从悬架向车身传递的振动的车身构造。包括:设置在车身底板(1)下方的左右一对悬架装置(10);将悬架装置安装于车身底板(1)的悬架安装部;供给使车辆驱动的电力的电力供给装置(100);支承电力供给装置(100)的固定车架(110);以及将固定车架(110)安装于车身底板(1)的车架安装部(R2),将车架安装部(R2)配置在相对于悬架安装部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48330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078721.X
申请日:2020-02-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J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车门结构和车辆。滑动车门结构(10)包括转动部(32)、一对第1辊(34A、34B)、一对第2辊(36A、36B)、第1辊支承部(38)和第2辊支承部(40),其中,转动部(32)能够相对于车门(16)转动;一对第1辊(34A、34B)夹着第1导轨(29A);一对第2辊(36A、36B)夹着第2导轨(29B);第1辊支承部(38)以能使一对第1辊旋转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支承,并且第1辊支承部(38)能相对于转动部自如转动;第2辊支承部(40)以能使一对第2辊旋转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支承,并且第2辊支承部(40)能相对于转动部自如转动。据此,能够节省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15518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109743.5
申请日:2019-02-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在该车身结构中,包括一对侧梁(2)和经由相应的支架(56)连结到侧梁的电池壳(51),每个侧梁均包括:外板(21);内板(22),该内板和外板共同限定封闭的截面结构;第一加强件(25),该第一加强件在外板和内板之间限定的空间中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连结到外板和内板的下边缘的下边缘;以及第二加强件(26),该第二加强件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具有面向内侧方向的开放侧的通道构件,该第二加强件具有附接到第一加强件的外侧的上边缘和下边缘。
-
公开(公告)号:CN10927850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810796898.6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其能够降低作用在动力用二次电池上的碰撞负荷。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1)具有:下侧门套部件(21、门套),其沿着后部座位侧出入口(Ve1、车辆开口部)的下缘,并且被配置在地板(Ve2)的下方;以及电池壳体(30),其与下侧门套部件(21、门套)在车宽方向上相邻,并且被配置在地板(Ve2)的下方,对于这种滑门车的车体下部构造门套部件(21、门套)的下方,并与下侧门套部件(21、门套)连结。(1),将电池壳体(30)的至少一部分重合在下侧
-
公开(公告)号:CN10908070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10601143.6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下部构造,能够使由罩构件覆盖的车载部件向下位移以吸收冲击载荷。车身下部构造(10)包括燃料箱(21)、碳罐(23)和罩构件(66)。燃料箱(21)设置在地板(12)的下方。碳罐(23)配置在燃料箱(21)的车宽方向上。罩构件(66)包括罩主体(81)和罩位移容许构件(82)。由罩主体(81)从下方覆盖碳罐(23)。罩位移容许构件(82)构成为通过使罩主体(81)向下位移而容许碳罐(23)向下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9070948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80026844.5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身下部结构具备右下边梁(14)、右底板框架(17)、右横梁(68)及消音器。在右底板框架(17)的车宽方向内侧设有燃料箱。右横梁(68)架设在右底板框架(17)及右下边梁(14)上并向车宽方向延伸。另外,在由右下边梁(14)、右底板框架(17)及右横梁(68)包围的区域设有消音器。右横梁(68)具有上方变形引导部(77)。上方变形引导部(77)形成为通过输入到右下边梁(14)的冲击载荷(F2)而能够向上方变形。
-
-
-
-
-
-
-
-
-